僧肇道生《维摩诘经》注比较研究

2013-04-29 10:35李宜静
关键词:道生佛性比较

李宜静

摘 要: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以僧肇和道生对《维摩诘经·弟子品》的注解为例,探讨他们在这部经典中的解释模式、对待小乘态度和阐发义理上的差异。并力求从历史情境景和二者的理论背景上对此差异进行解释。

关键词:僧肇;道生;《维摩诘经》;比较;佛性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048-02

僧肇和道生同为罗什高足,其悟理深入,善于机辩深得时人仰慕,同列名于四圣之中①,《高僧传》记载时人评论曰:“通情则生融上首,精难则观肇第一”②。应该说,僧肇和道生对罗什所传的大乘般若空理都有很深的领悟,他们对《维摩诘经》的注解从根本上讲都契入了大乘佛教平等性空的不二法门。但是,由于二人的学问背景、注经时所对机缘不同,二人在对经典的解释上也有相当差异。其差异既存在于解经的模式、对声闻乘的态度中,也存在于对甚深佛理的领悟与阐发的微细区别上。以下本文将以僧肇与道生对《维摩诘经·弟子品》的注解为例,对他们解释上的差异进行比较。

总体来说,僧肇的解释风格是一以贯之的,他以对般若实相的观照作为起点,高屋建瓴,直接深入性空平等的不二法门;而道生的解释则针对经文的不同主题,有着不同的切入点与侧重,同时,在解释过程中道生也注重深入的次第。在对待声闻小乘的态度上,僧肇多对其悟理与修行的方法加以贬斥,充分体现了《维摩诘经》作为抑扬教褒大斥小的特色;而道生则对小乘佛教有着较为温和的态度,对于其悟理与修行有所肯定。以下本文将结合具体经文对两者的这些差异进行说明。

《弟子品》的开篇是维摩诘对舍利弗“宴坐”的辩诘,其主旨是批评小乘修定方法,阐发大乘“形神俱冥、静散双游、道俗同观”的不二法门。在对这一节的注解中,僧肇直接从觉悟的最高境界,般若实相上来阐发修行的不二法门;而道生则从修行实践入手,强调去除小乘以尘世为累,刻意求定的执着心。如经文中说:

“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③

僧肇的解释是直接从法身实相上入手,说明大乘修定的境界,如“夫法身之宴坐,形神俱灭,道绝常境,视听所不及,岂复现身于三界。”④而道生的解释则是从求定方法入手,先说明宴坐作为一种求定方法,其要求是“隐身”、“藏意”,这样才可以避免为六情所牵,而住于定中。但是,如果执着于“隐身藏意”,就会被这种执着心所乱,违背了宴坐的初衷。如果看到三界之中,隐与不隐,藏与不藏,本无差异,则可以达到“不于三界现身意”的“至定”。可以看出,此处道生解释的重点不在于“般若实相”,而在于去除小乘的执着心。这种解释模式也贯穿于下面的经文,如:

“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在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道品是为宴坐”⑤。

僧肇的解释是直接阐发大乘实相定的境界,如“大士入实相定,心智永灭而形充八极。顺机而作应会无方,举动静止不舍威仪,其为宴坐亦以极矣”⑥。并从万法性空,平等不二之理来解释“道法”与“凡夫”、“住内”与“住外”、“诸见”与“三十七道品”之间的别无二致。如“小乘障隔生死,故不能合光。大士美恶齐旨,道俗一观,故终日凡夫终日道法也”, “身为幻宅,曷为住内,万物斯虚,曷为在外……大士齐观,故内外无寄也”。“大士观诸见真性即是道品,故不近舍诸见,而远修道品也。”⑦

道生的解释仍是从修行实践上入手,并且注重其次第关系,他首先说明宴坐是为了求定,求定就要正身使不动,既已身正不动,接下就应“摄念”,摄念之法在于使心从对外物的攀缘上回到自身,这就是“住内”。“摄念”的目的在于正观,正观即是观“三十七道品”。对于这种修行,道生是持肯定态度的,但在对这些具体修行方法作了说明之后,道生又接着指出,如果执着于这些修行方法,就会被方法所累,而无法达到修行目的。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道生对道俗同观、是非齐一的不二法门在运用上似乎有所警惕。因为对于尚未深入领悟佛理的修行者而言,这种不二的解说很可能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使修行者放弃严谨修行而放任尘俗,所以,道生的解释总要先说明修行的必要与合理性,然后才指出对于这样的修行也不应执着,其实是暗示后者是前者的超越,而不是对前者的放弃。

此外,僧肇与道生在对待小乘的态度上也有所不同。僧肇从大乘佛教万法性空平等,不离世间而求解脱的根本精神出发,对执着于有法,分别心重,厌离心切的小乘修行者多加斥责,少有肯定;而对修大乘菩萨行的“大士”则充满赞誉之词。这充分体现出了《维摩诘经》有贬有褒、有抑有扬的“抑扬教”特色。如“小乘入灭尽定,则形犹枯木,无运用之能。大士入实相定,心智永灭而形充八极,顺机而作,应会无方。”⑧“小乘障隔生死,故不能合光。大士美恶齐旨道俗一观,故终日凡夫,终日道法也。”这种“大士”与“小乘”的高下对比,在文中多处可见。

相比之下,道生的态度要温和得多,从前文可以看出他对小乘的修行方法有较多的肯定,只是强调要去除修行中的分别执着心,并没有完全否定小乘的修行,其行文中也没有明显的贬斥之意。相对于僧肇对小乘修行者的贬斥,道生甚至采取了一种辩护的立场,如对舍利弗“不堪任诣彼问疾”的解释,“夫以妙乘粗,无往而不尽。而今所住,盖是近应群生,于舍利弗岂有不堪之时耶?不堪之意,良在于兹,今欲现之若实,要应有寄。维摩诘迹在辩捷,为一国所惮,往有致论之理。而舍利弗亦曾示屈于彼,以为不堪,孰谓虚哉?”⑨这就是说,舍利弗本身悟理并不逊于维摩诘,只是在这场教化众生的“演出”中,扮演了一个受“屈”的角色,以使整个场景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显扬维摩诘说理的殊胜。可以说舍利弗是维摩诘的合作者,而并非在悟理层次上低于他的受教者。

以上是对僧肇和道生对经文的解释模式和对小乘态度的比较。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作者认为,首先是由于僧肇和道生具有不同的听众意识。僧肇的解释带有一种自证精神,他与《维摩诘经》颇有渊源,其出家也是由于受《维摩诘经》深妙义理的吸引。《高僧传》中记载:“每以老庄为心要,尝读老子道德章,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栖神冥类之方,犹未尽善也。后见旧维摩经,欢喜顶受,披玩寻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⑩可见《维摩诘经》在僧肇的求道生涯,甚至整个生命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当罗什新译此经,并对之讲解之后,僧肇立刻为它作了注。虽然僧肇自己说:“余以暗短,时预听次,虽思乏参玄,然粗得文意,辄顺听闻,为之注解。略记成言,述而无作,庶将来参君子,异世同闻焉。”11 但实际上,僧肇是将自己对佛理、甚至生命的领悟都倾注到这部注中,与其说是对罗什讲解的记录,不如说是对自己内心证悟的总结。可以说,僧肇的注解,是为自己而作的,最多也是为期待“通心君子”异世同闻,因此他的注总是直接契入佛理,从实相的高度进行解说,而不必有迂回渐进的过程。

道生则不同,他的注解时时注意到听众的需求,考虑到听众的根器不同与悟理深浅,因此在解释上多从字面入手,在对义理的阐发上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次第。道生注《维摩诘经》是在僧肇之后,《出三藏记集》云:“关中沙门僧肇始注维摩,世咸玩味。及生更发深旨,显畅新异,讲学之匠,咸共宪章。”12 道生游学长安,与僧肇同学于罗什门下,后返回庐山,并带回僧肇的《般若无知论》示于慧远和尚和诸高僧大德。从此僧肇与作为南方义学代表的庐山开始通信往来,探讨般若空理。南方多以刘遗民作书信问答,僧肇在致刘遗民书时,就附上了《维摩注》。道生之作注,事在此后,虽然具体时间、机缘已不可考,但当时南北方正作义理上的相互探究,道生曾问学于关中,深悟般若空理,现又回到庐山,应当是担负起为庐山义学僧人讲解般若空理的任务的。由此推断,道生之作注,是有明确听众意识的,而“讲学之匠,咸共宪章”也正暗示了这一点。这就可以解释道生注的多从事相着手,及由浅入深的次第了。

除了这一原因外,还有一种可能的原因,就是二人问学背景的差异。僧肇在关中,北方信佛笃实,轻义理而重实修,多出禅师;而道生在南方,南方佛教偏尚玄学义理,僧人多与名士往来,酬唱吟咏,长于清谈而疏于实修。唐僧神清《北山录》云:

“宋人魏人,南北两都。宋风尚华,魏风犹淳。淳则寡不据道,华则多游于艺。(宋僧慧宝注曰,晋宋高僧艺解光时,弘阐教法,故曰华也。元魏高僧以禅观行业据道,故曰淳)夫何以知,观乎北则枝叶生于德教,南则枝叶辞行”13

正是由于这种南北佛教现实中的差异,对僧肇来讲,不会有高谈玄旨可能构成流弊的意识;而道生处于南方谈玄风盛的环境中,也许对于它流于清谈,缺乏实修的流弊有所警惕,所以在注解中对于修行多加肯定和强调。

在对待小乘的态度上,僧肇斥小褒大的倾向明显;而道生则采取一种温和甚至辩护的态度。对这一问题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道生的学问背景本来是大小兼宗的。他曾在庐山与慧远从提婆学一切有部思想达七年之久,后来听说罗什入关,乃自南而北从罗什学大乘般若思想,对于大小乘思想,道生都能融会贯通,《出三藏记集》十五《道生传》云:“隆安中,移入庐山精舍,幽栖七年,移求其志。常以为入道之要,慧解为本。故钻仰群经,斟酌杂论,万里随法,不惮险远。遂与始兴慧叡、东安慧严、道场慧观,同往长安,从罗什受学。……妙贯龙树大乘之源,兼宗提婆小道之要,博以异闻,约一一致。”14 所以对道生来说,并没有太重的对于大小乘的分别之心,因为他已经将它们都融会于自己的学问之中了。

注 释:

①四圣指道生、僧肇、道融、慧叡.

②13 汤用彤全集·第一卷[M].唐山: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243,368.

③④⑤⑥⑦⑧⑨11 僧肇等.注维摩诘所说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39.

⑩慧皎.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249.

12 14 僧佑.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572,571.

猜你喜欢
道生佛性比较
金城寺
佛性青年不拂性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道生说法,顽石也点头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代数中的从特殊到一般
《坛经》佛性顿悟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