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内比—外联”之比读

2013-04-29 00:44胡德方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3年6期
关键词:乡愁文本课文

比读就是比较阅读,即对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段或文章有对比地进行分析阅读。可以就作品内部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片断作局部比较,也可以选取某一个方面或某一角度有联系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读。

目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普遍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可是学生的阅读仍处于被动、低效的状态,作为语文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地提高阅读水平。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应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比读式教学就是一种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合乎当今新课改精神,体现新课改的理念,也正成为广大语文专家和教师在实践中广泛运用。

一.基本环节

(一)感知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感知”指的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感知”要从“感”开始,首要的条件是要让主体直接接触认识对象,调动主体的全部感官,立体地、全方位地接受对象的“原息”刺激。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不应该根据书本上的权威去给予,而应实际指证给感观与心智,得到它们的认可。”正因如此,比读式教学必须首先要求强化初读,充分感知课文语言文字材料。每教一篇课文,首先让学生自主、充分地读书。一边读,一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过电影”,让课文的书面符号化为言语信息,化为符号所代表的具体事物,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表层语义,即课文所表现的事物的外部表象,有一个“鸟瞰”式的、轮廓性的感知。例如笔者教学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时,首先让学生自主诵读,在诵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用一句话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也可以避免教师的单向灌输。

(二)内比

汉语言是“意会”的,“具象”的,习惯于以象传意。“言生于象,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可寻象以观意。”(《周易略例·明象》)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语文的感知最要紧的便是“披文入境”,进而便是“明象体情”。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从感知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贮存的相关信息模块,作为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准备和敲击妙悟火光的“打火石”。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字、词、句、段这些基本单位组成的。尤其是那些经典文学作品,其炼字之巧妙,用词之恰当,结构之清晰,表达之精确,常常到了无可置换的地步。为了加深学生对一篇课文中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可以在文本的内部作纵向的比较探究。其中包括遣词造句的比较探究、布局谋篇的比较探究、人物形象的比较探究、环境描写的比较探究等等。只要是学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全面深刻的还是片面肤浅的,都应尽量唤醒、激活,以使其充分发挥相似连接的内比作用。例如教学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时,笔者就设计了“意象之比、情感之比、语言之比”等环节,通过不同角度与形式的比读,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中,更深入地引领学生感受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美,更立体地欣赏与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练美、音韵美,更能体悟到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外联

同一题材,不同表达方式的文章可以联系起来比较阅读。题材相同的作品,由于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形式不同,所反映的思想就会各异,甚至还会创新意。把这类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分析,不仅可以使学生区别各种文体的写法,掌握各种体裁文章的表达形式,还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风格。同一作家的两篇或几篇文章也可以联系起来比较阅读。一个作家,在他创作的道路上,由于社会变动,个人境遇变化和与人民联系的疏密,认识程度和文字功夫的深浅等主客观原因,他的不同时期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色彩和基调。如果把这一作家不同时期的几篇作品加以比较阅读,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其作者的思想和风格,更深刻地理解每篇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意义。体裁相同、题材相似而作者不同的作品也可以联系起来比较阅读。同一类题材,由于作家在其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时候,不能不带有阶级的烙印,时代的烙印,个人遭遇的烙印,写出来的作品会各不相同。同样,教学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时,笔者还设计了“拓展之比”这一环节,通过引入于右任的《望大陆》、台湾其他诗人的“乡愁”诗以及含有“乡愁”的诗词句等内容进行比读,让学生明白无论你身居何处,只要有一种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就会心有灵犀,穿越古今,乡愁永远像一首澎湃的歌。

感知——内比——外联这三个层次按一定时序前后衔接,彼此相对独立又不互相包含重合,彼此联系紧密又呈现出层递性,让学生从比较中学会思考,从比较中学会学习,同时又培养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辨析思维能力。

二.教学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

列宁说:“任何比较都不会十全十美,……我们提醒读者注意一下这个大家知道的但是常常被人忘掉的真理。”比读式教学模式作为文章解读的一种方法,作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条途径,并非完美无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有自身的局限与不足,只有与其他文章解读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比较阅读材料的选择应该遵循可比性原则,比较阅读材料之间要有一定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点的设计要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知识的增长,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有意义和价值。如果文本之间的异同一目了然,或者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就不要比较,切忌为比较而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

(二)自主性原则

比读式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精读文本的基础上,以学生的自主思考为主,合作探究为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文本对话的体验者与感悟者。教师在采用比读式教学时,务必要事先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阅读积累、学习能力和认知规律来预设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与感悟,对学生慧眼慧心的发现,要及时鼓励。在具体的文本解读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指导性原则

教师是比读式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担负着阅读教学的指导重任,因而比读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一定要求。首先教师要深钻细研教材,切忌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宋代学者朱熹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比读式教学离不开质疑解疑,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必须联系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成长经历等因素探究造成异同现象的根本原因,即“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深钻细研教材,吃透教材。用慧眼敏锐地发现课文中看似不存在的比较点,或者为了解决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巧妙设置比较点,合理选择参照物进行比较。其次教师要善读乐思,切忌孤陋寡闻。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只有爱读书,多读书,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文化视野,才能精选参照文本、巧设比较点。教师在读书时要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并善于结合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养成将体悟和反思随时付诸文字的良好习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唯有如此,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才有可能做到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实施建议

(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有机结合

教师对比较阅读的特点要心知肚明。比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教师引导点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作基础,比较就无从谈起;同样,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点拨,学生的比较就容易陷入盲目之中。可见,比较阅读法是建筑在“学导式”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只有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应多方面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老师更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宏观与微观的比读发掘他们求知的内在潜力。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应以分析为前提,以比较为关键。对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可适当予以启示,作出简单的概括;对不易把握、难以理解的问题,则应结合课文重点分析或作补充说明,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逐层掌握课文内容,获得鲜明而深切的印象。只要分寸掌握得当,比较对应材料合适自然,就能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真正做到一举多得。

胡德方,教师,现居浙江永康。

猜你喜欢
乡愁文本课文
永远的乡愁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乡愁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九月的乡愁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背课文
回头一望是乡愁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