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治水

2013-04-29 00:44:03风侠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3年6期
关键词:盐井水患蜀地

风侠

李冰生于公元前302年,卒于公元前235年,战国时期秦国人。李冰为蜀郡太守的时间,没有明文记载,大约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间(公元前277至前250年)。

李冰的名字常常与都江堰联系在一起。都江堰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区西1000米处,岷江中游。战国时期的岷江,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县附近,进入一马平川,水势浩大,往往冲决堤岸,泛滥成灾;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加剧水患;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常造成东旱西涝。

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蜀国。面对岷江的连年水患,企图将蜀地建成重要农业生产基地的秦惠文王,决定彻底治理这股水患,以充实国家实力,图谋更大的霸业,而他相中的这个治水人选便是李冰。

确切地讲,都江堰工程的成功建造,不仅仅有赖于李冰,还有他的儿子二郎。李冰到蜀地赴任后,带着儿子一起对岷江沿途水情进行了周密的考察,反复研究,经过深入思考,最终决定在今天都江堰的位置修堤筑坝,以降伏百姓十分畏惧的水龙。不过,李冰修筑的这个都江堰与众不同,起码有三大创举:

一是治水化大为小,即先疏再堵,分而治之,以疏为主。以当时的条件,凭借简单的人力和物力以及极不发达的科技水平,治理茫茫岷江简直比登天还难。经苦思冥想,李冰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决定先把岷江那难以降伏的大水,分成若干小水,然后逐个治理。为此,他率领百姓把玉垒山凿开了一个20米宽的口子,叫它“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状如大石堆,被后人称作“离堆”。

李冰此举颇类似于现代水利工程中的导流明渠,如三峡工程截流前,就曾开挖了世界上最大的导流明渠。三峡工程导流明渠于1994年7月开始施工,土石方挖填总量达到290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260万立方米。而在此之前的世界上最大的导流明渠是印度乌开堆石坝工程的明渠,设计导流流量4.5万立方米/小时。该渠长1372米,渠底最大宽度235米,渠道水深18.25~21.00米。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导流明渠宽100~150米,长约2000米,最大导流流量3.5万立方米/小时。可以说,李冰当初凿山挖渠的做法,直到今天仍有相当启发意义。

二是筑坝聚小为大,即制作大批竹笼,装载更多石料,从而便于激流之中修筑围堰。岷江水流很急,人工投进去的石头很快便被大水冲走。在那个极为原始的年代,要想在奔涌的岷江中筑起牢固的围堰谈何容易。经过不断摸索与尝试,李冰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用竹子编成装载石头的笼子,然后将里面填满石头,加大重量,这样才可以抵挡岷江水流力量。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犍尾堰(都江堰唐代之名)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累而壅水。”李冰发明的竹笼装石头筑围堰的办法,至今仍能找到一些痕迹,今天,在我们水利工程截流时,也常用钢筋笼装载石料,其作用与当时的竹笼一样。

三是建立了先进的水文观测站。在此之前,岷江水位的起落,人们只是凭肉眼模糊判断,缺乏实际依据。李冰让工匠做了3个石头人,分别置于水中不同位置,以水淹没这3个石头人的位置,来判断岷江水位高低,逐渐摸清了岷江水位涨落的大致幅度,逐渐建立起初步的洪水预警机制。

李冰治理的都江堰,与过去大禹治水的最大区别就是,不再单纯讲究累堤筑坝,而是注重对水流的疏导。都江堰建成后,事实上也不仅仅起到了防洪作用,还兼有灌溉、航行两大功能。我国古代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颇为著名的还有芍陂、漳水渠、郑国渠等,但都先后废弃了。唯独李冰创建的都江堰经久不衰,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防洪灌溉和运输等多种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在那个封建鬼神迷信泛滥的时代,李冰并没有被愚昧所吓倒,他排除了当地百姓迷信的阻挠,坚决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水患。在修筑工程过程中,他还以自己的机智,成功地解决了秦王的亲戚华阳侯的嫉妒以及制造的一系列的谣言和中伤事件。

李冰修筑都江堰后,名声远扬,流传千古。1974年,在都江堰枢纽工程中发现了李冰的石像,其上题记:“故蜀郡李府郡讳冰”。这说明早在1800年前,李冰的业绩已为人民所传颂。今人对李冰的功绩也极为赞赏。1955年,郭沫若到灌县时,题词:“李冰掘离堆,凿盐井,不仅嘉惠蜀人,实为中国两千数百年前卓越之工程技术专家。”

都江堰的成功建造,最大的得益者当然是蜀地老百姓。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终于被彻底根治。唐代杜甫云:“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五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滥不近张仪楼。”也是从那时候,蜀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成后不但成功降伏了水龙,还充分发挥了灌溉功能,形成了水源充足的300多万亩良田,逐渐将过去水患不断的蜀地,开发成沃野千里的富庶之乡。自此,蜀地的农业生产得以迅猛发展,最终跻身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天府之国”的美名由此而来。也正是由于都江堰,四川逐渐发展成为我国西南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

除都江堰外,李冰在蜀郡还主持兴办了其他一些水利工程。如对发源于蒙山的沫水(又名青衣水),李冰组织百姓开凿河心中的山岩,整理水道,便利了航行。李冰还对管江、汶井江、洛水进行过疏导,又引绵水出紫岩山到资中一带灌溉稻田。治水之外,李冰还为成都当地修建了7座桥:“直西门郫江中冲治桥;西南石牛门曰市桥,下石犀所潜渊中也;城南曰江桥;南渡曰万里桥;西上曰夷里桥,上(亦)曰笮桥;桥从冲治桥而西出折曰长升桥;郫江上西有永平桥。”这7座桥是大干渠上的便民设施。不过,由于历史的久远,今天已经寻觅不到这些桥梁的踪迹了。

除了治水与修桥,李冰也是我国历史上创造凿井煮盐的最早记录者。四川属于内陆,又是盆地,与外界联系较少,而盐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自古以来,食盐既造就了一大批富商,也引发过不少战争。据《水经注》记载:“江水东以广都县,李冰识察水脉,穿凿盐井。”李冰任蜀郡太守期间,“穿广都(今成都双流)盐井诸陂地,蜀地于是盛有养生之饶”。在他到来之前,四川食盐的开采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多依赖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在广都龙泉山脉凿井得到了盐泉,后来陆续在总冈山脉北侧(蒲江盐井)、火井槽山谷(火井)和龙门山脉南侧(什邡盐井)等地都凿成了盐井,逐渐解决了当地食盐大量“进口”的历史,也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还因为蜀地盐业的发展满足了当地的需要,避免了因盐而起的许多战争。

猜你喜欢
盐井水患蜀地
The Four Coldest Places in the World
宝墩遗址:蜀地城市之源
艺术品鉴(2019年7期)2019-09-02 01:50:42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人大建设(2019年1期)2019-07-13 06:00:18
清末川边改土归流前期西藏东部盐井社会状况及周边环境考察
西藏研究(2016年5期)2016-06-15 12:56:24
黄河水患对开封经济影响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18期)2016-06-07 05:04:49
河南黄河水患研究综述
黑龙江史志(2014年1期)2014-11-11 18:32:09
追寻小平足迹: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地灵人杰蜀地少年
地灵人杰 蜀地少年
蜀地这边独好
中国火炬(2014年11期)2014-07-25 10:32:01
叩访盐井祠
大众考古(2014年2期)2014-06-26 08: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