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综合体育教学模式

2013-04-29 08:30闫国强
散文百家·教育百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校本运动

闫国强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目前我国高校几种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在综合多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了“校本综合体育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评价分组为前提,多元评价为核心,开放流动的组织形式为特色,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一种改革尝试,是培养学生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体育教学新理念。

【关键词】普通高校;校本综合体育教学模式

1.校本综合教学模式运作方法

1.1评价分组

“校本综合体育模式”更加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通过身体素质和运功技术评价把学生分成四大组,不同组别的体育课,教学目标、课程任务和教学手段等都有很大差别,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1)爱心组是一些身体有残疾、障碍、疾病以及体质特别虚弱的学生,他们是体育教学中极易忽视的群体。爱心组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或者快乐型教学模式,开设特殊体育保健课,控制运动负荷,让这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并能体味到体育乐趣,增强自信。(2)初级组是身体素质、运动技术较差的学生,初级组采用快乐型教学模式或者三基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两到三项运动技能,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终生体育的习惯。(3)中级组是身体素质、运动技术中等的同学,他们大多有强烈的运动欲望,但是在中小学没有打好体育基础,运动技术,运动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这组学生可采用三基型教学模式或者俱乐部型教学模式,开设体育选项课,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锻炼的习惯。(4)高级组是身体素质较好并且有一定运动专项水平的同学,高级组采用俱乐部教学模式,开设专项提高课。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动专项的技术和战术水平,培养学生的运动专项能力,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同时为学校运动队培养人才。

1.2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实施多元评价体现人文关怀是“校本综合体育模式”的主要特色。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结果评价,主要包括体能评价和运动技能的评价而忽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探究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严重挫伤了许多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3]事实上,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家庭、经济状况、社会背景等方面原因,造成今天的个体差异,因此对学生进行体育评价时应该考虑他们原有差异,评价能够反映出学生在本阶段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进步情况和努力程度,注重过程评价,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平等的发展。

1.3开放、流动的组织体系

除了爱心组外,其它不同组别之间可在学期末重新进行评价调整,进步明显的同学可进入高一层组别,引进竞争意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鼓励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最多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好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比较,同组之间身体素质,运动水平差别不大,不会因为基本技术水平而产生自卑感,每人都可以在本组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而体现自我价值,并有机会升入高水平组,进行更高水平的学习,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2校本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

“校本综合体育模式”发挥了各个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同时又摆脱了单一教学模式的束缚,突出以人为本的宗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原则,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2. 1坚持了以人为本实行开放式教学

“校本综合模式”的运用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的主动性。校本综合教学模式,采用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组织和活动形式,不同的组别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单一体育教学模式的单调、乏味,充分发挥各个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点,教学确立了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体育教学目标,能使学生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得到满足,而且年级、班级、男女学生的界限的打破,既解决了学生在学习中“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交流平台,调动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同组别,有针对性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突出了体育促进健康的本质功能。

“校本综合体育模式”根据学生身体状况,技术水平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学生创造一个人文关爱的学习环境,遵循了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突出体育活动的本质功能,使体育课的教与学,运动技术学习与身体素质提高相统一、协调起来,同时,体育课又遵循了运动技术形成的规律,又突出了体育课的活动性质,适合社会、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学生课堂与课外的连接,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自我锻炼与健身的意识与习惯。

2.3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权利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决不是要削弱或贬低教师主导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知识、技能、运动经验对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以及对体育教学的准备等,都要先于学生和优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必须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保证体育教学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有序地进行。“校本综合模式”既考虑到不同学校的实际校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根据学生身体状况,技术水平,考虑学生兴趣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既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呆板,一味强调教师权威和注重“填鸭式“灌输教育,又避免了某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兴趣,追逐新的教学模式,没有把社会需要和学科内在性质和谐地同意起来,盲目排斥三基,一体化等传统教学模式,迷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体育课程设目标的混乱。”校本综合教学模式“根据学校体育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在体育教师的有效管理下,给学生以宽松的体育活动环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进行体育活动,让学生真正体验:“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

2.4充分利用了本校、本地区体育资源,拓展了学生体育活动的空间

各学校在体育传统,体育师资,体育设施场馆在数量、质量等各方面都有巨大差异,校本综合体育模式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本校体育教师特长,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充分提高了本校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利用率。

3结语

“校本综合体育教学模式”是以评价分组为前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为基础,以多元评价为手段的的综合性教学创新模式,不可否认它仍然存在局限性,但是它的提出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一种改革尝试,是培养学生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体育教学新理念。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永无止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体育工作者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苏赣.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2005 ,(1) :7-10

[2]肖尔盾.普通高校体育课实施“归级交叉分层次教学”的理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研,2007,(8) :28-29

[3]陆丽娟.论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策略及其运用未来[J].职场管理2008,(3) :101-102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校本运动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不正经运动范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