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
摘 要:随着国企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曾依附于企业的职业技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变得日益严峻,如何适应形势的发展,其关键是改革不利于教学的因素,提高其产品即毕业生的质量,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优化教案;实验教学;课时分配;考试改革
电子技术课“难学”,几乎是所有学电专业学生的共同反映,其分析方法灵活,无一定之规,工作原理抽象,不易理解,但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用途又非常广泛。“难学”又造成了“难教”,往往是老师深入浅出、反复讲解,但学生依然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教学效果不佳。如何改变这种被动教学的局面,这是我讲授这门课一年多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本学年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从中体会到《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在此,我谈几点个人的想法,为我校课程改革的进行抛砖引玉。
1 结合技校生的特点,优化教案
目前,我们采用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全国职业技术学校电工专业通用教材(第四版),本教材在前几版的基础上保证了学生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加强了实践性教材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比较适合技工教育。但在某些细节处理及选题上尚有不足,如第三章振荡电路中用途非常广泛的RC相移式振荡电路没有提及,而直接讲解原理复杂的电桥式振荡电路,显得突兀,使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一些。
如何理清教学思路,首先要构筑一个明确合理的教学方案,其中主要是通过每节课的教案来体现,为此,每次备课时我都不拘泥于所用教材,而是采用多层次、多版本的教科书,根据学生基础差的实际情况,淡化公式的推导过程,突出最终结论,重在实践和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详略处理,一些陈旧、过时的技术或应用不多、实用价值不高的内容不讲或尽量少讲,增加一些应用广泛、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比如,我先后增加了三极管内部载流子工作情况分析、放大状态时三极管电压配置、二八十十六进制数制转换(包括小数位)、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等一些内容。实践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普遍反映,采用新方法后思路清晰了、做题也顺了。“只要功夫下的深,铁杵也能磨成针”虽然每次备课都需要大量的实间和精力,需要比较多种教材的优劣,写出全面的、适合的教案,但有好的教学效果,我感到很高兴。
2 发挥实验器材优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校招生实行免试入学,学生文化基础良莠不齐,有些学生甚至连初中都没有毕业,让他们学习又难又深的电子课谈何容易。老师费尽心力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课讲授,而学生往往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真正理解的不多,收获甚少。但这个年龄的孩子求知欲强,喜欢动手操作,对实验课兴趣浓厚。去年,学校建立了一个设备齐全、设施完善的电子实验室,为电子实验课的开设提供了条件,对于有些不易想像、不易理解的课题,我干脆放到实验室去讲,把元件发到学生手中,一下子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争相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然后当场做课堂演示,结合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进行讲解,简单直观,同学们兴趣浓厚,有了这些感性认识,学生自然印象深刻,课堂生动活泼,不再干巴巴的,再也没有学生睡觉的情况出现了。同时,加强两节课后的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学起来感觉有动力,觉得电子课挺有意思。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演示教学和课下学生实验教学相结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关于课时分配和考试改革
既然实践证明,电子课实验教学的效果要远好于课堂教学,那么就可以考虑对教学计划进行改革,适当增加实验课课时的比重,比如安排课时时可以一半理论教学一半实验教学,删掉复杂公式的推导,突出重点。另外,期末考试时可以考虑理论口答和实验操作相结合,两者各占一定比例,在刚开学时就告诉学生以提高其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这样的考试也可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会就会,不会也没有地方去抄,以避免理论考试时不会就等着抄袭作弊的情况。这样做符合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但这种教改也需要适当地进行一些投入,如:教学大纲要求必做的一些电路板、一些常用元器件的配置等。就我校目前情况看,模拟电子设施已较为完备,但数字电路方面尚有差距,不能满足实验课的要求。虽然,需要投入一些资金,但教学效果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也是必要的。另外,这种教改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既要有理论教学水平,又要有很强的实验操作技能。
以上是我对《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初步探索和思考,教学实践证明:把加强实验课教学做为《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刘海英.在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培养非电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J].科技信息,2006(12):329-329.
[2]苏红卫,马明.浅谈高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J].科技信息,2011(1):I0259-I0259,I0227.
[3]曹新梅.《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1(5):27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