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慈燕
区域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综合实力、实现区域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的精神,使全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奉化市教育局对如何推进区域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索。
一、行政整体推进,给校园文化建设以有力保障
区域整体规划与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区域内各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和谐性的架构是校园文化整体性建设的关键。奉化市教育局在“总体规划、分部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原则下,确立了“规范办学是根本、常态活动开展是保障、特色文化建设是目标”的建设思路,下发了《奉化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决定分三个阶段进行整体推进。
(一)校园文化建设年:环境文化建设先行,调研督导跟进
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最外在的表现和标志,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各镇(街道)、各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市教育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实施了校园“亮化”“美化”和“绿化”三项工程,从财力和物力上给予了学校大力支持。学校在环境建设上,开始注重整体规划性和人文性。从精心设置校园的一景一物做起,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通过创建绿色自然环境,加强学校内外的卫生保洁工作,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媒介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不断突出校园文化主题,提升教育内涵,创建和谐人文环境。
另外,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计划性强、文化内涵丰富、持续时间长的工作,必须加强调研和督导。除了在全市校长会议、德育会议等场合重点宣传强调之外,教育局各级领导加大了对基层学校的实地调研督导,希望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反馈意见。
(二)校园文化推进年:文化建设全方位推进,培育评估导航
“区域推进”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战略与行动,它更关注教育的整体性、自觉性、联动性与发展性,既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探寻,更是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实践。以文化建设为发展目标,可以使区域内学校高位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聚焦。
为了全方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局树立了一批样板学校,且连续两年举行了两次专题推进会。但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单凭学校的自发行为或几次号召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必须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强力推动,方能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应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工作主线。为此,教育局重点制订了《奉化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评估标准(试行稿)》,设计了组织规划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等五个一级指标和绿化美化、环境卫生、规章制度、制度环境、常规活动、读书活动、体艺活动、学生社团、特色工作等九个二级指标,以涵盖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面。教育局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希望以评促建,为基层学校提供一个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思路;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学校自评和考核组实地考察、综合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挖掘和打造出一批具有特色的优质示范学校。
(三)校园文化深化年:精神文化提炼为重,展示辐射共进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是理念文化,是学校教育本质、内涵、个性风貌的集中反映,是校园文化最深层的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要义。为了促使学校从整体上、理念上有效凝练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和教育特色,奉化市举行奉化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展板活动,并且汇编成《春华秋实:奉化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巡礼》一书,一方面促使学校总结提炼富有时代精神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另一方面通过精心设计校徽、校歌、校报、校刊、校风宣传牌等物质载体,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校园精神的熏陶和激励。另外,许多条件具备的学校,建立了校史陈列室和荣誉室,举办了校史展览等,以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校长系列化培训,给校园文化建设以正确把舵
学校的办学品位之所以存在差异,实质上是校园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跟校长的理想信念、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人格品德等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可以说,区域性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校长队伍的文化建设。
(一)发动阶段:观摩体验为主,以调研促发展
在校园文化建设发动阶段,我们主要借助校长会议、专题培训等活动,采用观摩体验的校长培训方式,使校长们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一个视觉上的冲击和感性的认识,并且通过观摩优秀学校的建设情况,激发其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兴趣和激情。我们先后组织德育校长外出取经,参观学习各地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与经验;在奉化教育网上,及时将各中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总结、介绍和宣传。
(二)推进阶段:理论引领为主,以评优促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靠感官的观摩体验是不够的,更需要理念的更新、模式的架构和理性的实践。为此,我们先后邀请了中央教科所陈如平教授等专家学者做《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发展》《学校管理微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等专题讲座,分别从校园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的理性分析、以学生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与模式等角度,对校长们进行了专业引领,不仅使校长们对校园文化建设有了理性思考,唤醒了校长以学生为本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更为校长们提供了一个个系统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模式和策略。
(三)深化阶段:现场解剖为主,以辐射促发展
易校蹲点是奉化市促进校长改变思维方式、认识学校资源、扩展学校发展思路、促进校长专业成长的有效培训模式,具有诊断性、情景性和参与性的特征。我们先后以“创新学校建设,打造文化场”为主题,选取部分学校进行了义务段校长易校蹲点活动。通过这种培训方式,一方面促使蹲点学校反思和提炼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并且对全市校长产生示范辐射作用。另一方面,使参加蹲点的校长们,通过看别人反思自己,并且担当诊断者的角色,为被蹲点学校提供建议。另外,校长论坛有助于校长进行理性的反思、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为此我们举行了义务段校长“特色创建与校园文化”主题论坛,并发放了《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德育工作校长论坛材料汇编》。
三、 三项工程共进,给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以强力支撑
(一)书香校园工程,营造校园文化底蕴
为了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奉化市教育局实施了“书香校园”工程,加强专项经费配置,投资200多万元,加强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建设,建设文化走廊,制作名人格言标语牌,在每个班级教室里都布置了读书标语和图书角,并通过设立“读书节”“读书日”“读书周”“读书月”,开展亲子读书、师生共读、主题阅读活动,评选表彰“书香学生”“书香教师”“书香年级”“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活动,努力创设“开门见书山,推窗闻书香”的文化环境,力争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寸土地都会传情、每一个角落都会散发出书香,让读书变成广大师生的一种享受、一种生活状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读书已经成为奉化市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风尚。近几年来,很多学校陆续建立了一系列的学习型教师团队,如奉化中学的“龙津研学堂”、实验小学的“红树林读书会”、班溪小学的“班门读书会”。其开展的一系列学术活动,变革着教师的理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也增强了学校浓浓的学术气息。
(二)科技校园工程,打造校园文化特色
为了整体推进科技校园建设,奉化市选择了以点带面、基地学校示范辐射的方式,通过省规划课题《特色科技校园建设的实践探索》,确立了锦溪小学科技校园、莼湖小学海洋科技、居敬小学智能科技、班溪小学农耕科技等几所学校为试点学校,并从主题的确定、资源的配备、课程的开发和活动的组织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和引导,以打造具有奉化地域特色的科技校园。
另外,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教育局还组织开展了全市多样性的科普宣传及科学实践活动,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全市中小学生风筝比赛、流动青少年科技馆进农村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活动、各校科技辅导员专题培训活动等,并以“科技节”为抓手,促进基层学校科技活动的正常有序系列化开展。
(三)学生社团建设工程,活跃校园文化形式
学生社团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活跃的因素。本着“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特色性”的原则,各中小学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及学生会在社团活动中的作用,组建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运动队、文学社、书画社、话剧社等社团,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设好社团文化这个学校第二课堂,全面提升和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如岳林中心小学,组建了“竹韵”民乐社、“奥运之梦”体育社、“星星”华数社、“小荷”文学社、“Follow me”英语社、少年科学院等十多个精品社团,开展了“岳林之魂”读书节、“岳林之星”艺术节、“岳林之秀”体育节、“岳林之光”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天天动、周周乐、月月秀、四季青、年年展”“五环一体”的系列化社团运作模式。
四、课题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
课题研究既可以体现工作即研究的精神,又可以促使学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系统和理性地来思考校园文化建设实践。
(一)龙头课题研究,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区域或者学校龙头课题,一般着眼高、涉及面广,具有全员联动、全方位改革的特征。因此,鉴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全方位性,许多学校选择了以龙头课题带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例如,舒家小学刚刚从完小升格为中心级学校,曾经被当地称为“师资差、生源差、环境差”的三差学校。后来,学校领导通过各类调研论证、与专家对话等方式,在分析学校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了“童雅校园文化”这一思路和构想,并且申报了浙江省规划课题《童雅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这样,学校通过环境建设、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和教学文化等方面的探索,逐渐打造了一个以童雅为主旋律的新型学校。
(二)系列课题研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龙头课题具有全局性、全方位性,并且核心理念需要很早就提炼出来,因此对许多学校来讲具有一定难度,而系列课题研究则提供了另一条思路。如溪口小学先后以《构建以“六小”为突破口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研究》《茶艺校本课程建设研究》和《基于体验的德育基地链建设研究》等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题,从不同维度促进了学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三)特色课题研究,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一般来讲,学校发展要经历从“一般学校”到“特色学校”再到“品牌学校”的渐进历程。一般学校抓规范,特色学校搞项目,品牌学校做文化,所以特色项目建设是一般学校过渡到品牌学校的桥梁。为此,许多学校以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展开了课题研究。例如,奉化布龙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民间艺术,奉化高级中学进行了省体艺卫规划课题《奉化布龙进课堂》的研究,从舞龙特色项目建设逐渐发展成了以舞龙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另外,西坞小学的篮球课题、锦屏小学的儒家文化课题、莼湖小学的海洋文化课题等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总之,区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削峰填谷”,更不是“一平二调”,而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练,从而促进以每一所学校良性发展为目标的整体县域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