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作文教学的“活性因子”

2013-04-29 05:19孙正磊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网民作文心理

孙正磊

如今,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都有数以亿万计的网民享受着网络带来的开放、快捷、方便和乐趣,他们或发E-mail、聊天互通有无,或自建博客、微博(论坛),张贴“文帖”展示自我,或参与BBS进行讨论,或下载、上传资料共享资源。在虚拟环境里的这些活动中,网民呈现出各种思维意识活动,就是网络心理。分析网络心理对我们研究网络繁荣的内在原因、构建作文教学新策略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作为语文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作文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比较、研究网络心理,从中汲取有益的“活性因子”,注入作文教学的“主动脉”,使作文教学焕发蓬勃生机,使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一、网络心理透视

在网络平台强大功能和丰富内容的支撑下,网络平台呈现出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无差别性等特征,从而促成了网络心理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主要有:

自由心态。网络是一种虚拟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比较放松,心理无压抑感,容易发泄、排解心中的郁闷情绪,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各种思想、心情甚至习惯暴露出来。

平等心理。正因为网络平台的无差别性,导致网民产生一种优越感,他们通常不会考虑其他网民的地位、身份、年龄等,崇尚“人人平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民之间和谐的沟通交流。

冲动心理。在网上图文并茂的内容的刺激下,网民往往会产生兴奋、激动情绪,促成了网上的许多“疯狂”行为。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挖掘自己的幽默感、和其他网民“较劲”,他们往往盲从冲动,被“网”所困,不能自拔。

创新心理。网民更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和具有刺激性的挑战。受某种需要的驱动,一部分网民会开掘潜在的创新意识,在一次次“片断式”的活动中大胆地求新求变,勇于创造,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积极地倡导崭新的网络文化,采用独特的网络语言,设计网络软件,制作独具匠心的网络作品。在他们的成果中,不乏大量的富有创意的文学作品、广告语和动画。

猎奇心理。人类认识世界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进行的。网民更遵从这个规律,他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库中不断地汲取丰富的营养,随着积累的增多,他们逐渐不满足于现状,要求猎取更深层次的信息,他们利用网络搜索大量的相关信息,整理成“大全”式的一整套信息集合,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

趣味心理。网络传递信息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它采用图、文、声、像等多种渠道交错刺激网民的感觉器官,具有极大的趣味性,驱使他们在虚拟世界里不断探索,广征博览。

直白心理。这主要体现在网络语言的风格上,网民在网上聊天、讨论、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语言风格,不拐弯抹角,崇尚“单刀直入”,直截了当。通过网民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致使网络语言言简意赅,而且鲜明生动,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竞争心理。网民在许多网站之间点击徘徊,容易产生比较,形成评价;他们在网上活动时挖空心思,争做“第一个”,不做“第二个”;甚至黑客群体的反常行为也是竞争心理的一种表现。网民有一种共识:网络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竞争,网民自觉不自觉地被训练出争强好胜的积极心态,并在不断创新中满足自己的竞争心理。

二、网络心理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如此繁荣的原因之一是它对人的心理发生了作用。而作文教学却普遍存在着倒挂现象,先进行写作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再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悟性启迪和心理作用,这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与作文的枯萎。如何在新时期适应作文教学发展的需要,构建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网络心理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这具体表现在“外”与“内”两个方面:“外”通过写作形式的变化影响学生写作;“内”通过网络心理的呈现形态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写作心理和训练方法发生作用。用这个内外结合的规律来促进作文教学理念的创新,建立一整套现代作文教学训练体系。

1.张扬自由心态。我们应该重视排除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破除紧张、厌倦情绪,创设自由的写作环境,还学生轻松的心态。作文教学首先要“开放”,“开”学生的心境,“放”学生的手脚。我们需要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将作文课变为心理咨询室、聊天室,与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剖析写作心理,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时有紧张、厌倦情绪只是一种心理障碍,只要稍作调整便可排除,逐渐放松学生的身心,将重点放在审题上,调动自己的积累,提倡“口无遮拦”,在自选材料的基础上,任意组合,充分发挥想象力,整合成佳作。

2.建立平等心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确立师生、生生平等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暂时后进生,都一视同仁,写作面前“人人平等”;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活动,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写作知识的传授和思路的讨论。它与自由心态一起,对治疗写作心理疾病、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促成竞争心理。作文不单是学生心迹的自由表白,更是学生生活的反映。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作文能够反映当代学生的精神面貌,我们应该模仿网上的“跟帖”活动,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在作文教学中营造竞争氛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写作品质,刺激其“写作虚荣心”,促进良性竞争心理的养成,这不仅对驱动学生写作内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作文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培养猎奇心理。如果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且具有一定的积累,那么,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猎奇心理上,重视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主领悟写作的奥秘。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每一步的探索都给予肯定和點拨,保证学生在“猎奇”过程中有的放矢,持之以恒。总之,我们要使学生在勤奋写作中不断“刻意”追求写作的规律。

5.培育冲动心理。于漪曾说:“学习写作,技能技巧固然重要,但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写作的热情,写作的冲动感。”内因起了变化,形成思绪,写作才能“文如泉涌”。“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叶圣陶语)要使学生具备写作的热情与冲动,就必须广泛地接触现实社会,体验生活,感悟自然、人生、文学、艺术,关注科技,积累认知,充分调动学生深入生活的积极性,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事物,广泛搜罗信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写作热情。

6.激发趣味心理。挖掘学生趣味心理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我们应该紧密结合佳作赏析和阅读,使学生对祖国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知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在熏陶感染之际,激发其写作的兴趣;其次,在组织作文训练中,模仿网络中的话题讨论,并有机地将命题“趣化”或“简化”,使学生有兴趣或信心写作,不致因为厌烦某一方面而无话可说。如写自我介绍,可变换题目为:“唉,我这个人!”“我的喜怒哀乐”“神奇小子”等;又如话题作文“感悟生活”,体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们可以将此题分成一些范围较小的题目,如《品味苦咖啡》《生活的“重量”》等,就某一方面的感悟详加叙述。方法的运用使学生顿生灵感,起引导点拨作用。

7.倡导创新心理。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其中创新思维能力的挖掘,需充分利用学生的创新心理。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学生墨守成规或满足于原来的思路,积极培养学生的反对精神、质疑品质,引导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鼓励他们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力求有新的突破。即使这个突破是零碎的、片断式的,也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片断式”的写作训练来培养创新思维,这些训练应该包罗万象,能反映学生对现实社会的看法,提升认知水平,形成创新的原动力。

8.强化语言训练。我们应该加强写作语言的基础训练,但要抛开单纯意义上的基础训练,而应该通过固定的训练模式,如同网上的主题活动,在训练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首先,这些训练应该结合一系列主题训练活动(类似于网络聊天室),使学生在小范围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建立自己的语言表述方式。并强调文从字顺、表情达意准确生动等要求。其次,训练学生运用好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以适应文章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使学生面对各种情况都能从容应对,体现出当代学生的生动而不铺陈、凝练而不朦胧、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风格。

总之,我们应该将网络心理的精髓融入作文教学之中,把握其内在规律,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体系,改变固有模式,使学生真正找到“活水源头”,从根本上促进写作现状的改观,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网民作文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感受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