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曼娜
摘要:针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一现状,提出了机电教学创新的必要性、思路和方法,在专业培养方案上努力突出专业特色的重要性,对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创新,体现了机电教学的特色。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高职校教学创新专业特色
一、引言
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为主的多门学科强烈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被分配在生产第一线,所从事的工作不是研究、设计、开发、决策等,而是操作设备、制定工艺、筹划工装卡具、调整试车、查找故障和排除故障,在学校学的知识相当一部分用不上,而现场工作所必需的工作能力又不具备。
二、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开始增长,特别是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所掌握的知识结构,知识范围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上受到很大的制约,无论是人才的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的设置,还是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安排,都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模式。在当前的教学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学时太少。随着教学创新的深入,机电专业课程和其它的专业课一样,教学课时被明显的缩减,存在着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內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
2.教学模式单一。当前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是考虑了机和电两方面的问题,但明显有偏重机械方面的安排。这对于当前该专业所处于的“机、电、计算机”三分天下的实际格局极不适应,这同样也不对应于真正应用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实际情况。因此在机电一体化课程体系中加强对电气控制理论课程及计算机应用课程及相关软件的教学,加强对专业技能的训练,有极其重大的实际意义。
3.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近年来PLC技术的迅速的发展,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场合,基于PLC的实验系统无论其运行过程还是运行结果只能通过对控制对象的观察得以了解,因此PLC教学的实践环节更应强调对象模型的实例化与控制流程的动态演示。
4.生源整体素质下降。由于连年大幅扩招,生源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在接受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比过去的相对降低,许多基础课的学习不够扎实,给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也对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创新的思路
1.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教学内容。(1)关于“机电一体化”内涵的认识。(2)培养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培养,热爱本职岗位,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踏实苦干的精神,掌握基本文化科学知识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对现代机电一体化产品结构调整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员、技艺型操作维护人员。
2.先进教学手段的应用。当今在机电领域内,以计算机作为主要技术手段,处理各种数字信息与图形信息,辅助完成从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整个过程的综合性计算机处理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相应的软件推出日新月异。这些软件的推出并日益普及,使得较为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都转化成了人机交互的对话式操作。
四、建设特色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对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和对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用人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论证,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确立与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密切相关,在与企业的深度磨合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群从业人员和与职业岗位群有关的人员及专家进行调查,通过对在职业岗位上工作的学生的描述,经过分析、归纳、整理、综合,确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和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内容,通过对工作过程各阶段的各级工作任务的使用频率和难易程度进行分析,确定适用于不同层次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
五、总结
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体系将随着工业化,市场化的进程而加快创新步伐。从适应市场需求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创新的进程,将围绕在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过程的评估,教学方法的改进及教师素质的提高等诸多层面上全方位联动展开。虽然在其中不排除有较为复杂的问题及过渡的过程,但总可以通过努力地、不断地研究,去期望获得符合市场需求及新技术发展趋势的统一见解,并对整个现代机电一体教学的改进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超,刘爱云,王娜,叶婷.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计划创新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02-204.
[2]李巧萍.生本教育理念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2002(5):6-20.
[3]魏增菊.机电一体化教学创新[J].平原大学学报,2007,24(5):93-95.
[4]吴顺华.机电专业技能训练之模块化[J].职业技术教育,2002(3):25-27.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存高远、脚踏实地,为实现人类美好理想开源、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