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广玉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应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但由于受国内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冲击和转型期我国社会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影响,部分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出现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中性化、媚俗化的 “公共知识分子”倾向,我们要认清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实质并自觉进行抵制,但对思政课教师的“公共关怀情结”要另当别论。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公共知识分子;中性化;媚俗化;公共关怀情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48 — 02
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1〕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肩负着锤炼高尚品质、陶冶高尚情操、健全健康人格、塑造美好心灵和和传授科学知识的历史使命。要完成这一重要使命,思政课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较高的素质。
一、思政课教师角色的应然取向
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根据社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思政课教师的角色是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其角色行为是教师按国家、社会要求的角色规范而实施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
如果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江泽民语),那么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面貌的思政课教师,就承担了更大的历史责任。列宁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坚持“灌输”的原则,而有能力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人必须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2〕。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和使命做出了更加明确的定位:2008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意见》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在实践中的偏离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思政课课教师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较牢固地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涌现出一批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己任的思政课教师。但由于受国内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我国社会在转型阶段出现的诸多消极现象的影响,在高校中确有部分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出现了“公共知识分子”倾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将思政课中性化和媚俗化。
中性化指的是把思政课去意识形态化。为了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以理论的深度和厚度来征服学生,这种教学思维向度值得肯定和发扬。〔3〕但有的思政课教师只是把思政课教学看作是一种纯业务性、纯学术性的工作,他们笃信西方价值澄清学派的理论,认为价值观是多元的,价值观是不可教的。认为知识分子是独立的,不应该为任何阶级或者党派摇旗呐喊,因而极力淡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教学内容中的中心地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主张突出人文教育、通识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内容,实质上是架空了思政课的本质要求。
媚俗化指的是以学生的某种需要为借口,一味迎合学生的做法。大学生思想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崇尚自由与个性,渴望公平与正义,但对许多社会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也不够理性。有的思政课教师不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反而以“意见领袖”自居,对时事热点、社会敏感问题常有惊人之语,表面上与学生产生了“共鸣”,博得了“满堂彩”,但在一些重大思想和政治原则问题上采取回避甚至放任的态度,其结果是使思政课迷失了方向,丢掉了根本。
将思政课中性化、媚俗化的做法淡化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偏离了思政课的正确方向和本质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近年来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在我国产生的较大影响,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认为公共知识分子“不偏不倚”的“客观”立场、“不依不饶”的“批判”精神和“不卑不亢”的“英雄”气概正是知识分子高风亮节的体现,进而以获取和认同这种思想观点为时尚。
三、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及其实质
“公共知识分子”作为一种“思潮”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社会。1987年,美国哲学家拉塞尔?雅各比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一书中,最早提出“公共知识分子”概念。之后,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布迪厄等进一步论述了公共知识分子的问题,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从事批评和维持批判的立场是知识分子生命的重大方面,知识分子一定要令人难堪,与社会处于对立,甚至造成不快。德国哲学家卡尔?曼海姆系统阐述了知识分子的特征和作用,认为知识分子应是超越本阶级的局限,不依附于任何阶级利益的“漂浮群体”,并以知识为依托,保持对历史和社会清醒的分析和判断的“漫漫长夜的守更人”,从而形成了西方公共知识分子思潮。
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西方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实质上是当时历史条件的产物,是对当时西方社会知识文化商品化、人文精神失落、传统道德式微,以及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丧失等异化现象的一种反抗。事实上,在公共知识分子思潮下,在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确实产生了一批干预社会生活和历史进程的优秀学术著作和知识产品。但是,90年代流入我国的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发生了“变种”,它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极力强调知识分子为超阶级的、代表社会良知的、理所当然的公共事务的介入者和公共利益的“守望人”。〔4〕这种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与党的知识分子观以及知识分子在我国社会中的现实角色显然是不符的。
实际上,“公共知识分子”标榜的“超阶级”、“完全独立”、“客观公正”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古今中外任何持批判立场抗衡当时社会的知识分子,都必须首先对当时社会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进而表明他们的政治主张和原则,批判什么、推崇什么,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自身的阶级立场。
四、正确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公共关怀情结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本质是离间知识分子与党的关系、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认清其欺骗性和危害性并自觉进行抵制。但也有部分思政课教师,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立场,但在以学术为志业的同时还致力于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寻以及对公共问题的思考和参与(姑且称之为“公共关怀情结”),这又该如何看待呢?
应该说,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就是有“公共关怀情结”的,从孔子的“士志于道”、曾参的“士不可以不弘毅”到范仲淹的“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东林党人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都在拨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弦。笔者认为,如果仅从“关心政治、参与社会、投身文化”(杜维明语)的角度讲,思政课教师的公共关怀情结不仅无可厚非,甚至值得赞赏,这本来就是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当思政课教师站在批判者立场履行批判职责时并非就意味着与政府相对立,批判社会并不等于批判政府。也就是说,并非只有与体制对立才能彰显一个人的公共关怀情结,有时与同政府对立的人对立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批判决心和公共关怀情结。正如金耀基先生所言,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批判不必一定要表现在反对现有“体制”上,在经过良心的反省之后,他也可以表现在对现有体制的维护上。有时为一个现有体制的维护也许需要比批判一个体制更多的良心智慧。因此,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现实社会中的批判性与辩护性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对社会生活的解释作用而非“遮蔽”作用,这就需要具备深刻的理论功底,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干扰,只有理论深刻,才能思想清醒,而只有思想清醒,才能政治坚定。〔5〕
思政课教师的信念、信仰问题尤为重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罚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6〕没有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一定要提高政治觉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光荣使命。
〔参 考 文 献〕
〔1〕 邓小平文选(1975—1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5.
〔2〕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8.
〔3〕 匡和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几种不良倾向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04).
〔4〕 广东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警惕”公共知识分子思潮”〔N〕.光明日报,2004-12-14.
〔5〕 陈锡喜.紧紧抓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环节〔J〕.思想理论教育,2008,(17).
〔6〕 乌申斯基.乌申斯基语录〔J〕.人民教育,1982,(09).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