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健 何启如
摘要: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带来设计行业的多元化发展,通过提出设计专业在技工院校的“同质化”问题,思考技工院校设计类专业设置原则及差异化发展模式,开辟蓝海市场,避免同质竞争,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关键词:设计差异化发展模式
随着21世纪知识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由此所产生的职业(岗位)技术结构的变化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给创意产业和设计行业带来了强大的生命力,为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长期以来设计专业普遍存在偏重设计忽略实践、依赖模仿缺乏创新、能力单一层次较低等问题,从而导致大量技工院校开设同类、同质专业,单一技能人才培养过剩问题严重。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技工院校设计专业发展壮大和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应对竞争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就是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构建差异化的发展模式,开辟蓝海市场,避免同质竞争,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一、设计专业的设置思路
寻求差异化发展模式,需从专业设置着手。技工院校专业设置首先要遵循教育的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需求,符合学校规模及学校的办学实际的要求。
(一)紧跟时代 复合教育
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着力培养紧缺型、应用型和对接型人才是符合现代专业设置的思路之一。纵观目前的设计专业仍然多以单一技能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各设计专业之间互无交集。复合型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具有跨学科整合的特点,这种整合不是多学科知识和技能机械的简单相加,而是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之间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将多种艺术与技术相辅相成,找寻彼此的交叉性和互补性。
(二)灵活调整 培养特色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专业,是技工教育办学灵活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打造专业特色应该针对学校所处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的规划方向、人力资源的群体特点,按照差异化发展的思路,从资源条件、区域经济特征、人才需求、人才结构现状、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着手,树立“专业立校、专业强校”的观念,引导各专业实施错位发展,建立相应的特色专业。
(三)整合专业 重获新生
从避免专业设置同质化和课程设置重复化的角度看,整合原有专业力量,提高专业综合竞争力,已是势在必行。合理整合专业是一项减少教育资源投入,扩大就业范围,改变部分学校专业群建设布局不合理、与区域经济脱钩的现状,实现专业建设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设计专业的差异化发展模式
有了合理的专业设置仅仅是完成了专业建设的第一步,还需要专业建设上寻求差异化发展模式。所谓差异化模式就是专业建设要立足在内容特点上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或优势,使得本校的专业具有相比其他学校同类专业更多的内涵或价值。据此定义,我们在探索设计专业差异化发展模式时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专业求异
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技工院校依然存在着当初行业办学深深的烙印,这是历史的原因,也是发展的轨迹,更是学校的财富。在差异化培养设计专业人才的措施上,要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基于专业传统和当今时代特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寻找新的专业增长点或课程改革,在“求异存同”和“建立特色”的建设模式引导下实现差异化发展,培养的技能人才必将重新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和青睐。
(二)专业内涵求异
专业知识是专业的基本内涵,引入现代观念或者坚持传统观念满足现代需求是学科内涵发展的两条基本路径,沿着这样路径就能寻找到差异性。专业内涵建设的着力点是工学一体化,开展工学一体化课改,建立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洞悉工学一体化内涵,体现出“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专业内涵。
(三)创新能力求异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力量、巨大杠杆。正是由于人类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创造性的劳动,才能使人类社会不断实现自我的超越,才使许多民族后来居上,交替地处于领先的地位。[1]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设计专业创新作为加快专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加快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根本的发展源头。差异化发展的本质是创新,这其中包含了思维创新和教学创新。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差异化发展。解决此问题首先要从教师的创新能力入手,要求教师具有自身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教学能力。
1.思维能力创新
对于设计工作来说,创新思维是一切优秀设计产生的前提与基础,具有创新思维是衡量设计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创新思维是可以通过培养来形成的,也是必须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通过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在运用知识的实践过程中来完成的,是一个动态的成长过程,是需要一个具体的载体的。如进行跨界的产品设计、艺术鉴赏能力提升训练、设计方案评审等训练。同时,艺术合计创新的主动力在教师,一个创新型的教师一般应具备如下特点:有创造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敬业乐业;能与学生共同学习;评价以激发或促进学生创新为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2]
2.教学创新设计
我们建议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现有知识,通过导入企业课题或设计项目,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目标,综合运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
综上所述,寻求创新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积极发展区域优勢产业,开拓新的专业方向,创新和丰富教学内容,以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设计专业渗透到了技术和创意的方方面面,使设计能够借助技术的翅膀腾飞。这不仅有利于满足社会多样化的专业需求和审美需求,还推动技工院校专业配置更加合理、专业结构趋于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柴秋霞.论设计教育理念的创新:2007年03期《艺术教育》.
[2]李燕.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2011年第10期《群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