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霞
生本教育下的自主化课堂是我油田探索的教学模式,在探索中老师们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段式模式中已经初见雏型。老师的课堂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都在努力朝着“自主学习型”课堂转变,课堂上充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导学提纲的设计既能把握教学重难点,也有自学方法指导,课堂上学生学得多了、教师讲得少了,学习气氛更浓了,学生合作有法了。作为研究者,我发现在摸索阶段,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虽然在自学指导下自主自学,但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孩子的自学过程只是浮在表面,并没有真真正正学懂内在的东西。
一、自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够规范字如。出现“等、靠、催”,现象需要老师长期地耐心地培养和提高,否则自主学习型课堂无法实现。
2、教材没有重构,导学提纲的问题设计不够“精、准、实,”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3、教师没有意识深入到小组中,小组合作学习时,去了解学情不够,只是按照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一步一步走下去,只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
4、自主学习型课堂模式还要改进,必须以预习课为主体,加强学生自学环节的教学。
二、加强生本课堂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加强学法指导,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家庭作业中要有先学的预习作业(浅层预习);要有简单的方法指导。师课堂内施教,先让学生自学(深层预习),在感知、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再施教,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整学生作业时间与预习时间,强调当堂达标,减少作业时间,逐步增加预习时间。
2、优化导学提纲,重在促进自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
(1)优化备课,有的放矢
要吃透教材、确定好教法和学法,充分研究学情,确定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的导入至关重要,要通过精彩的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例如,学习《桃花源记》可以这样导入:“长期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我们,都希望到宁静、优美的乡间去过一过田园生活,但紧张的学习却使我们这一愿望一时难以实现。不过,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优美的散文,它描写了一个宁静、优美、祥和的人间仙境,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不仅会得到美的享受,也会使自己疲惫的心灵得以歇息。还等什么,让我们赶快登上武陵渔人的小舟,驶向那神秘的世外桃源。此时出示学习目标效果最佳。
针对不同层次的學生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课前浅层预习的效果怎样?能不能对本堂课的教学提供铺垫?这是上新课前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的一个教学环节。老师要精心设计内容,兼顾效果和兴趣。比如指名朗读课文,评选读书之星;比如开火车认读生词,自主选择生词说话;比如收集资料大比拼;比如统一听写生词,冲刺一百分;比如挑战课本,看谁会提问……教师有效地把竞争机制巧妙地迁移到检查预习这一教学环节中,既检查了预习结果,又激发了孩子的好胜心,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大脑,使学生投入积极、主动的学习中。
2)优化提纲,事半功倍,推广以下经验。
导学提纲要“精”,忌笼统泛滥,要语言精炼、题型精简、内容精悍。导学提纲要“准”,忌漫无边际,要重点定准、问题问准、方法指准。导学提纲要“实”,忌虚无缥缈,要问题实际、方法实用、操作实在。导学提纲要“趣”,忌单一乏味,要语言有趣、内容明确、方法多样
3、优化小组指导,梳理疑难杂症
(1)优化小组成员搭配。
教师课堂巡视辅导是以了解自己的学生为前提的。每个小组里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学生座位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广泛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有利于老师特别注意观察自学有困难的学生,以悄言细语的方式进行态度、方法、习惯和信息等的辅导;
(2)强化小组指导意识
教师必须深入到学生的自学过程中去,加强课内巡视,一方面要尽可能扩大学生自学情况的反馈面,主动捕捉并梳理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难杂症”,确保辅导工作的及时、有效。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做到通过组织学习,小组同学之间的互查和评比,全面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进行梳通整理,为实施下步教学作铺垫。
(3)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学生自学后暴露出来的颖难问题,教师除了及时点拨和辅导外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照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进行迅速、准确地分析,分清主次、难易,弄清是部分学生及至全体学生共同遇到的倾向性问题,还是个别学生遇到的个性问题。是个别性问题,则进行梳理、归类,在头脑中对备课时设计的教案作临时调整,以使其进一步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为下一步的教学作好充分准备。
三、深入研究和规范自主学习型课堂模式操作程序
第一阶段:预习交流 细化目标 (约3-5 分钟)
【目的】检查预习效果,提高学习针对性,用多媒体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步骤】首先,小组或全班交流课前预习内容,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其次,展示本节课任务目标完成后最终作品的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最后,提示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注意事项。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
【注意点】为给学生演示最终的作品(任务)效果,对于学生对于目标的明确、兴趣的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一环节设计的时间不宜太短。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明确自学内容,明确自学方法,明确自学后的结果。
第二阶段:提纲引路,自主预习 (约10—15分钟)
【目的】学生通过提纲引路,尝试操作,基本理解掌握教学内容,能达到课堂教学基本目标,并暴露出各自的疑难,为后面的交流做准备。
【步骤】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尝试着完成任务。教师来回巡视,给予指导帮助,及时发现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注意点】学生自己尝试操作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特别要注意帮助那些自己操作有困难的学生,确保全班学生自学过关。同时通过巡视、对话、察看等形式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并分析归类,作为后教的重点内容。
第三阶段:小组交流,点拨提高 (约10-15分钟)
【目的】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予以点拨、归纳、补充、更正,解决自己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完成认识和能力发展的飞跃。
【步骤】首先,说明学生做自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 其次,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情,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反馈,使其有成就感。第三,有的放矢的给学生点拨,解决学生困惑,并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技巧。
【注意点】首先,明确点拨的对象。巡视阶段,不流于形式,教师要自觉地紧扣导学提纲,深入到学生自学的氛围中去,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给自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使这部分学生迅速扫清障碍,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自学环节的学习中。其次,明确点拨的内容。点拨的内容应该是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最后,明确点拨的方式。不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毛病。同时一定注意不能包办代替,不能迫不及待的说出答案或方法,要有一定的耐心。
第四階段:当堂反馈,落实目标 (不少于5分钟)
【目的】通过检测,深化完成目标任务,进一步巩固掌握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步骤】首先,强化说明本节课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客观地对学生的自学结果作出一定的评价。其次,课堂训练,并针对共性问题或难点强化理解。最后,适当布置扩展任务或课后预习内容,明确任务要求。
【注意点】首先,这个环节教师必须对学生自学结果作出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有效地诱导和维持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其次,课堂反馈完成任务的时间依情况而定,如内容简单,可利用10分钟时间当堂训练检测并反馈总结,如若自学内容较多,教师可利用少部分时间简单反馈学生自学情况,并布置下节课展示内容。最后,通过巡视了解差生掌握的情况,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确保人人达标。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导学提纲及学习活动的设计,是自主课堂的首要问题,只要抓住他们,其他问题就会在事件中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