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耀阳 向光富
[摘 要]职业倦怠成为教师行业的一大隐形杀手,威胁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综合以往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概括了工作特征、组织特征、个人特征是影响高校心理辅导老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预防高校心理辅导老师职业倦怠的对策,包括:组织,老师本人,学校三方面。
[关键词]心理辅导老师;职业倦怠;高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32 — 02
前言
职业倦怠( burnout ) 这一词最初由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 于1974 年提出,研究助人职业工作者因其长期从事“人际工作”而出现的对工作不热忱、对人漠不关心、以及对工作持负面态度的现象,常见于医护人员、警察、服务业人员等。国外研究发现,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职业倦怠的发生率较高,教师就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1〕。现在高校学生自杀率上升,心理问题的学生增多,对心理辅导老师的需求不断提高。建设一支健康合理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高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倦怠情绪影响辅导老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并且对学生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Ackerley等人发现,职业倦怠确实存在于心理咨询工作者当中,影响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工作和身心健康。〔2〕心理辅导老师的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1倦怠的定义与危害
Maslach 和Jackson 认为职业倦怠是发生于人际工作者的一组情感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综合症状。〔3〕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弗登伯格首次将这一观点应用到心理健康领域。职业倦怠是个体在工作中无法应付对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疲劳、情绪情感枯竭、缺乏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综合状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 〔4〕。
高校心理辅导老师职业倦怠的表现:(l)咨询中大量的情感和资源付出,出现情绪混乱和情感枯竭,对心理咨询出现麻木状态,没有任何兴趣;(2)对学生由温和仁爱的形象转变为冷漠无情的形象,对工作期望高,但实际行动几乎没有,好空想抱怨;(3)咨询过程的长期性和无立即的反馈性,咨询工作得不到重视,咨询活动开展的不正式,促使心理辅导老师在工作中得不到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消极应对工作,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境地〔5〕。
2高校心理辅导老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
2.1工作特征
(1)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要求高、任务重、时间长、危机性强。工作时间随机,学校一旦有学生临时出现心理问题急需要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老师就得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时间的不确定性,心理老师时刻需要准备着,易产生焦虑。工作强度大,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是10000:1以上,繁重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心理辅导老师的工作压力。高校心理咨询是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的助人工作。长期的情感和爱心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肯定回报,容易产生情感枯竭。工作危机性强,高校心理咨询的宗旨在于预防和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协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情感中的难题,预防校园重大危机事件的出现,并对校园危机事件进行干预处理。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咨询工作者就会遭到指责,所做的努力会遭到否定。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控制性差。每一届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心理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素质差异和人生阅历各异,这个心理咨询师带来较大的挑战性。咨询师需要根据学生心理变化发展特点不断地更新学习新知识。另外,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教师学历、职称、竞聘上岗使得老师安全感差,需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住工作。
2.2组织特征是指心理辅导老师在开展工作时所面对的大环境,包括组织(学校)环境、社会支持。心理辅导老师的组织环境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地位悬殊。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未作为课程形式来学习,而是以课后活动在进行。心理老师大多没有编制,也没有固定的课程,只是在业余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学生受益面小,接受的知识零碎。有的高校开设了心理课也仅是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很少涉及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从这一点可以说明当今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知识型教育的教师地位相差悬殊。心理老师没有正规的课程和没有相应的地位,心理落差很大,从而导致职业倦怠。
(2)投入收获不平衡。心理教师在既定的资源下开展工作,还得不到领导的认同和认可,可能因一两起校园危机事件否定他们平时的努力,甚至怀疑心理老师就是个摆设,对出现问题的学生的咨询起不到重大作用。这就使得心理老师开展的工作受不到重视、没有经费的局面。由此而产生的地位悬殊感,失落感,进而对自己工作产生倦怠情绪。
(3)社会支持不足。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督导制度并不完善。由于国内心理咨询专业方面的专家数量和质量上都很欠缺,高校不少的心理咨询工作者缺乏正规的督导,心理老师不能及时地得到督导的帮助。甚至许多高校并没有建立督导制度,心理老师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帮助,也难以成长和提高。另外,心理老师在遇到重大事件没有督导帮助,很容易处于工作焦躁,情感枯竭的状态。
2.3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主要包括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作为调节变量,对老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心理教师能够针对目前的环境,积极应对,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开展相应的工作,并坚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来满足工作变化的需求。充实感和挑战感很少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3预防高校心理辅导老师职业倦怠对策
高校心理辅导老师关系到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好坏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高低。关注心理辅导老师的职业倦怠,不仅有利于建设一支高效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也有利于推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所以无论老师本人还是相关组织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心理辅导老师的倦怠。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3.1工作方面
高校应从根本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和其重要性,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心理辅导老师的地位。工作得到重视,辅导老师的积极性也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得到增强,有助于预防职业倦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学生对心理辅导的正确认识,避免学生对心理辅导的错误认识,使学生正确看待心理辅导,避免对心理辅导老师的过高要求,为心理辅导老师减轻了外在压力,有效避免倦怠情绪。学校和学生的正确理解和支持,为心理辅导老师工作顺利展开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这种理解和支持很大程度上为心理辅导老师提供了社会支持系统,使得老师在面临压力时能更好地应对,提高了其对职业倦怠的预防能力。增加高校心理辅导人员的人数,减轻心理辅导老师的工作量,很大程度上能减轻老师的工作压力,有效防止职业倦怠。
3.2组织方面
在引进心理辅导老师的时候,学校应尽可能地引进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保证老师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需要建设对心理辅导老师的评估考核机制,对心理老师的真实水平进行评估,预测其需要什么样的提升。同时对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适当的考核,这样才能激励心理辅导老师不断地成长。学校需要聘用固定的督导或顾问,协助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般督导制度建立有外聘顾问的方式,或是心理老师寻求自己导师资源的帮助。这个需要根据本校心理老师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建设合理的心理教师培训制度。考虑到心理咨询工作的特殊性,心理个案变化复杂性,心理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学校应该预算部分的经费,供心理辅导老师参加国内外组织的心理咨询大会,增长该校心理辅导老师的见识,与国内外的先进的咨询技术接轨。学校领导应该考察心理辅导老师的培训需求,安排相应的培训。这方面国内有的高校专门拨给心理健康部门一笔经费,让心理健康老师自行决定学习什么,参加什么会议,极大激励心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减少职业倦怠的产生。
3.3心理辅导老师自身
(1)补充专业知识,提升工作控制感。心理辅导老师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加强日常的自我训练,提高本身专业技能与水平,让自己有能力去应对工作上遇到的难题,提高对问题把握的能力。同时,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应对,充分利用工作中的各种资源来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控制感。心理辅导老师要不断给自己补充“能量”,给予的同时不忘吸收。要善于从社会支持和学校支持中获取能量。
(2)及的自我觉察。心理辅导老师作为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推动者,更应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心理辅导老师要善于放空自我,审视自己的情绪行为状态,避免带到工作中给学生造成伤害。同时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避免将负面情绪带入工作中,坚决杜绝将自己的职业不满和牢骚的情绪投射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情绪的替代者。当心理健康老师无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深深移情到学生的问题中时,要有寻求督导的意识,帮助自己走出咨询的困境。同时咨询师也要认识到心理咨询也有其局限性,可能对部分学生有益,对另一部分学生无益。心理辅导老师不要因为无法解决某个学生的困扰而陷入极端的抑郁,自我贬低,自责。需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只要尽力去帮助学生。
(3)对职业倦怠做好心理准备。心理咨询因来访者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一个工作。不确定性总会带来一定的焦虑。心理辅导老师要重视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减少工作焦虑感和无能感的产生。同时也要认识到职业倦怠是个自然现象,心理辅导老师可以通过不断地自觉与自省,并加强日常的自我学习训练,以克服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实质上老师内在需求未得到满足所产生的疲乏状态。高校在建设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时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生需求,尽可能建设合理的管理体制和开展相应的活动,这样能够极大改善心理老师的职业倦怠情况。给予心理老师足够的关爱,足够的资源,使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自然感到幸福满足。
〔参 考 文 献〕
〔1〕林文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36-139
〔2〕邢金萍.教师职业倦怠的背后—教师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60-163.
〔3〕XU YAN,WANG FANG,JIANG JIANG. The actuality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 on job burnout〔J〕.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6,(5):7一11.
〔4〕MASLACHC,SCHAUFELIW B,LEITER M P.Job burnout〔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1,52:397~422.
〔5〕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56-60.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