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屋后有一片竹园。我们几个小伙伴,时常在竹园戏嬉玩耍。时而在铺满竹叶的地上打滚;时而开展爬竹子比赛;时而拨开地毯般的竹叶,在地里挖起竹笋。竹笋一年四季都有,春天是春笋,最容易挖;夏天、秋天是挖竹鞭笋;冬天则是挖冬笋了。冬笋是最难找的,时常花上大半天也挖不到一个笋芽儿。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讲起竹子:古代文人最爱竹,它有着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虚怀若谷,不作媚世之态之精神……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对竹子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也更喜爱起我的天堂——屋后的那片竹园。
往后,只要一有空,我就往竹园里跑,有时是带着几个小伙伴;有时是独自一人;有时要拉上母亲一起,名曰一起去挖竹笋。有时玩累了,闹够了,就呆呆地坐在金黄色的“地毯”上,凝望着竹子,想着老师赞美竹子的情神,不免疑惑起来——普普通通的竹子,哪来的那么多“精神”?面前的竹子,只不过有高有矮,有大有小;竹子的外表各不相同,有黄,有蓝,有青,有绿;竹子的叶子有长有短,颜色有异;竹笋也一样,长得有早有晚,有大有小……
带着满腹的狐疑,我跑到正在挖竹笋的母亲身边,先向母亲讲述了老师在学校对竹子的赞美劲儿,接着问:“竹子真的有那么多的可贵精神吗,我怎么就没发现呢?”
母亲被我问得一头雾水,疑惑了一下,接着说:“书本上的理儿我也不懂,你自己好好想,将来会明白的。不过,竹子的确与树呀,花呀,草呀不同,你只要把书念好,一定会懂的。”母亲的话虽然没有解答我的问题,但的确是一种鼓励,我开始认真地观察起花草树木来,而且读书也更认真了。
江南夏秋时节,台风暴雨多。一天夜里,台风暴雨随期而至。风雨过后,母亲邀我一起去竹园里看看,说是一定有许多竹鞭笋可挖。来到竹园,只见竹园满目疮痍,竹叶撒了一地,许多竹子东倒西歪,惨不忍睹……竹子的形象在我心中一落千丈;竹子的精神在我脑海里一扫而光。我开始认为老师是无稽之谈,是在骗人。
待母亲挖了一大把的竹鞭笋后,我还呆呆地站在那里胡思乱想。“来,儿子,我们去山上看看!”听到母亲的呼唤,我才回到现实,跟着母亲上了山。
来到山上,那些树木的形象更令我失望:大小树木不仅是东倒西歪,连那些我抱不过来的大树也都被拦腰折断,横七竖八树木,比起竹园来,那才叫真正的满目疮痍。竹园里的竹子是没有一根被拦腰折断的,只是弯了,斜了,至多也只是破了,裂了,没有一株倒在地上。
我为竹子感到幸运,不,我为竹子感到自豪;我真正认识到了竹子的坚强无畏、顶天立地。
打从这一次开始,我真正爱上了竹子,而且义无反顾。后来读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无可医。”更坚定了我爱竹的信念,每每遇到竹子,总是肃然起敬。
(原载《邱来根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