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探讨

2013-04-29 22:11余凌艺
大观周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金融脱媒影子银行金融监管

余凌艺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子银行体系在中国跨越式发展的现状,结合我国经济结构和金融市场环境探讨中国式影子银行问题的成因,及其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基于利率管制、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等多角度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影子银行 利率管制 金融监管 金融脱媒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影子银行”成为金融学的新生概念,而今天它也成为中国金融市场广泛关注的话题。关于影子银行的定义,美国将它界定为“一种将银行贷款证券化,再通过证券市场获得资金或进行信贷无限扩张的融资方式”。而在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至今未给出明确定义,一般认为“只要涉及借贷关系和银行表外交易的业务都属于影子银行”。

一、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现状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我国金融市场融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银行业间接融资的主导地位逐步削弱,银行业融资规模占融资总量的比重下降。近年来,金融脱媒现象和表外业务的大量出现,中国的影子银行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其规模与速度令人咋舌。影子银行的规模究竟有多大,迄今难以定论。但据市场估计,截至2012年末中国影子银行存量约为20万亿元,资产规模占银行业总资产16%,与GDP的比例为40%。目前,中国的影子银行,最常见的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产品,一类是民间融资。客观上讲,影子银行的确给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监管角度而言,目前我国对影子银行这类非金融机构在监管的规范性、透明度上远远低于正规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仍然游离在监管者视线之外。

二、中国影子银行兴起成因及影响

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何以“风声水起”,这与中国特定金融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存款利率长期受管制

我国金融市场一直实行較为严格的利率管制,在当下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银行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值,而随着个人财富的累积,大多数银行储户为防止资产缩水,倾向于选择其他的投资工具和产品,比如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由此催生了更多的银行理财产品。

2.中小企业无钱可贷

在我国,中小型企业占领着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2012年中小型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60%。然而,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却严重受到资金限制,融资难成发展瓶颈。这主要由于传统银行往往不愿向中小型企业放贷,而青睐于资金雄厚的大型企业。正是在这种情形下,资金多投向中小企业的影子银行成为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

3.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规避监管

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大部分来源于贷款,为了保持利润增长,商业银行需要突破监管机构对贷款额度、存贷比的限制。因此要增加贷款规模就需大量揽储,在存款利率难以吸引投资者的情况下,较高利率银行理财产品成为吸收存款的最好方式。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防止不良贷款上升,需要突破监管机构对房地产开发商及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的限制,继续为其提供贷款,而通过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等,商业银行就能形成“出表”贷款的能力。

尽管目前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小得多,但其对中国金融市场带来的潜在不良影响不容忽视。一旦出现某一重大风险事件,就有可能带来巨大的市场破坏力。

1.信用风险加大

中国“影子银行”提供的许多业务常常依赖于私人关系,资金业务可能牵涉多方主体,一旦出现某一环节的个人违约现象,相关放贷人及同一资金链上的利益人都将遭受一定的损失,产生连锁反应。大面积的违约甚至可能导致局部金融风险,影响到社会稳定。而随着这些机构资产规模的扩张,这种私人性质将带来更大的隐患。

2.引起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

“影子银行”业务的高利率性,可能导致资金空转,脱离实体经济运行。即使从影子银行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也有可能再次放贷,从中获取利息收益。金融不能服务于实体经济,“以钱炒钱”的虚拟经济将为实体经济“空心化”埋下隐患。

3.削弱货币政策效果

影子银行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社会融资规模,创造出更多的流动性,扩大了社会供给量,使得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这一中间目标的难度增大。同时,影子银行业务的高利率水平容易对官方利率产生影响,不利于货币工具发挥效力。

三、中国影子银行对策

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不断深化的产物,在恰当引导下的一定规模是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据我国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其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但不至于“一刀切”,而应理性分析,采取积极的策略,趋利避害。

1.加强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

影子银行长期处于监管空白地带,随着其规模的扩张,加强对其的监管刻不容缓。监管部门应该明确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行政监管关系,对银行表外业务进行审慎监管,对涉及高息揽储的理财产品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应区别不同类型影子银行,进行针对性管理,加强信息披露要求,使影子银行监管阳光化,透明化。

2.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

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当前管制利率下资金无法有效配置,必须稳步推进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增强人民币基准利率弹性。同时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合规进入金融领域,并逐步方式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建立健全服务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机构,才能有效的消除影子银行套利机制,使金融经济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3.明确影子银行体系各参与方的权责关系,

健全相关法律,明确金融机构法律责任,确保风险承担得到清晰的界定。打破刚性兑付的格局,加强理财产品的管理与运作,允许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等影子银行产品出现违约,以此增强客户对影子银行的风险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杨.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金融评论,2010(6).

[2]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3).

[3]巴曙松.金融危机下的全球金融监管走向及展望[J]. 西南金融,2009(10).

[4]李东卫.关于影子银行系统监管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1(2).

猜你喜欢
金融脱媒影子银行金融监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银行业的困境与出路
探讨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探讨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浅谈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影子银行规模扩张的原因及相关建议研究
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转型策略分析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与新模式研究
论金融监管与金融行政执法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