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玲
摘 要:本文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的现状,从思想认识、发展新党员、领导和指导方式上提出了党建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党建工作 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如何根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党建工作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工作?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党建工作的经验,提出以下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现状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进展情况滞后于与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原因主要有:认识上的误区。部分企业主担心党组织开展活动占用人力、财力和时间,影响生产和赢利等。一些本乡本土的党员,有的觉得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好,不愿接转组织关系;还有的怕党组织活动多,影响打工少挣钱。一些基层领导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认识模糊,顾虑多,畏难情绪大。指导上的不到位。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机构和人员;有的自我封闭,工作方法落后。
二、创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要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础和思想组织保证。
(一)从思想认识上创新,树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观念。
在发挥党组织作用上,应树立“寓管理于服务”的观念。党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必须以做好服务为切入点,才能站稳脚跟。在工作中,牢固树立“服务、促进、引导”的组织管理观念,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形成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
在组建党组织上,应树立“发展与组建同步联动”的观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量涌现,必须着力于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同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延伸到哪里,消除盲点,占领阵地。
在党建目标上,应树立“扬长避短,殊途同归”的观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具有独立的市场主体身份和明确的趋利目标,党组织活动的目标指向首先定位在与企业发展的同向性,扬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组织工作之长,补企业刚性管理有余、柔性管理不足之短,把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求发展的目标引向更高层面。
在党员先进性上,应树立“先做业务‘能人,后做政治‘红人”的观念。党员只有成为业务上的“能人”,才能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好政治上的“红人”,模范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二)从发展新党员工作上创新,努力壮大党员队伍。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壮大党员队伍是关键。这就要求必须立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特点,在发展党员的标准和程序上不断创新。
严格标准,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员特别是私营企业主入党,更要把好“入口关”。切实做好入党动机的纯正性、政治立场的坚定性、守法经营的自觉性、追求发展的进取性、恪守信誉的道德性、关爱社会的奉献性、维护工人权益的义务性、以身作则的自律性等八个方面的考察工作。
简化程序,加快发展党员步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成份复杂,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在这些人员中发展新党员,必须要根据这一阶层人员的成份复杂性、身份变动性和从业流动性,在坚持履行必要的入党手续的前提下,简化一些繁杂的工作程序。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时间可以累计。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业人员经常变换就业企业。这就导致许多入党申请人在培养考察期内,因就业企业变化而中断了培养考察,长期处于确定、考察,再确定、再考察的怪圈,多年徘徊于党组织的门外。因此,其培养考察期可连续累计,不受就业地点变更的影响。
发展对象的政审手续应简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又来自五湖四海,对他们的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按照传统的政审方法,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一些发展对象不愿意入党。因此,应简化政审手续。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形式要灵活。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发展对象不是生产一线的骨干分子,就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甚至是业主,如果集中脱产培训,就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可以灵活培训形式,学习期满后,党组织通过检查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和组织测试的方式,检验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成效。
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形式可多样。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一些党员和发展对象又往往是企业中的骨干,不可能经常在企业中。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支部大会讨论表决形式可以考虑采取召开在家党员会议结合“圈阅”的形式,会议讨论表决与文件“圈阅”表决人数达到规定要求后,支部可以根据大多数党员的意见决定是否接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是否可以如期转正。
(三)从领导和指导方式上创新,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
各地的实践表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抓得好不好,各级党组织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与工作力度起性定性的作用。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努力创新,不断开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强化培训,培养党务工作者队伍。选配业务能力强、政策水平高、理想信念坚定的党员干部担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负责人或专职党务干部或党建指导员,是一个切实的办法。此外,还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负责人的党建理论水平、政策法律水平和组织领导水平。
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阵地,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社会效能。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和宣传搞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的事例,消除顾虑,形成共识。注意发现、培植和树立一批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确立一批党建工作示范点,指导和推进面上的工作。
积极探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要充分发挥党校、党建研究会和社会上各种党建研究力量的作用,整合各种社会组织资源,构筑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格局,出一批高质量的党建理论成果,提高党建工作的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