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菊
【关键词】语文 教学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0020-02
课堂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多年来,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一直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但受传统的“注入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仍普遍存在“一言堂”现象,教师讲,学生听,表面看起来课堂秩序良好,实际上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部分教师始终把学生当作一个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将学生视为一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被动中学习,收获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如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多年来困扰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自主发现、研究、合作、交流的空间。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在课堂上,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善于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开放的问题情境,要保持适度的“沉默”,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使学生能真正沉浸在文本之中,这样学生才能从中探寻出有价值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文《最后一课》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郝叟为什么要来听课?我觉得几十年前的郝叟老头就是今天的小弗郎士。”问题提出来后,许多同学都大笑起来,认为这个问题毫无探究的价值,而且这个细节也是笔者事先没有注意到的。如果笔者否定了这个问题,那么这节课的授课内容就会顺利地完成,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质疑精神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从此再也不敢提出问题了。于是笔者决定将这个问题抛给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很快一场激烈的讨论开始了:
学生A:他与镇上的其他人一样,是来给韩麦尔先生送别的,想以此方式来感谢韩麦尔先生多年来的教育付出。
学生B:他是为了纪念“最后一课”。
学生C:从他所带的“初级读本”可知,他是来为自己补课的,弥补以前没有学好的“法语基础”。
学生D:小弗郎士本来是一个贪玩、淘气、不爱上学的人,但在“最后一课”课堂氛围的感染下,他也开始懊恼自己的不懂事,所以他才会想到“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
学生E:和小弗郎士一样,郝叟一定也觉得自己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法语,现在应该在这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好好学一学语音了,所以他大声地拼读那些字母。
学生F:郝叟老头俨然就是几十年前的小弗郎士,他同时也是无数阿尔萨斯人的代表。
…………
对于学生的精彩讨论,笔者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总结道:“是啊!郝叟觉醒了,连顽童小弗郎士也觉醒了,阿尔萨斯人的解放之日不会太远了,这正是作者要借这最后一堂法语课表达‘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深刻内涵。”这节课学生的讨论由一个点引出整个面,整篇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都由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揭示出来,问题解决了,这堂阅读教学课的目的也就基本上达到了。由此可见,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是学生对文本深入研读时发掘出来的。当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时,教师绝不可主观臆断扼杀了学生的热情。教师不仅要呵护学生质疑的热情,而且还要真正作为一名参与者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共同探究问题,互为补充,互为启发。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会驾驭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还要学会驾驭课堂。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教师一旦放开,他们就有可能信马由缰,答非所问。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会驾驭课堂,确保课堂始终处于正常轨道。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上,引导学生分析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文《故乡》中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时,一位学生提问道:“跳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此问题一出,全班像炸开了锅,热闹起来:“是啊,鱼怎么会有脚?”“有,那是娃娃鱼。”……这时,笔者插话了:“我想跳鱼也许真的有两只脚,可是我也没有亲眼看到过,同学们,你们有谁看到过吗?”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笔者顺势引导:“然而少年闰土就知道有这种鱼,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纷纷回答:“说明他聪明而且见多识广。”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从鱼有没有脚的问题回归到分析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正常轨道上来。课堂上如果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偏离教学主题的问题不知所措,不会因势利导,不会顺着学生的话题巧妙地设计引导,甚至被学生牵着鼻子走,那么课堂就会失控,当然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巧妙处理类似情况,学会驾驭课堂。
三、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文言文中有些字词的意义是约定俗成的,大多数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时,总是喜欢用串讲方法直接讲解,这样学生所获得的仅仅是单一的知识,而无法系统地把握文言文知识。如果教师能从分析语言的角度把单一的知识化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揣摩它、理解它,那么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本身,而且还提高了理解语言的能力。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愚公移山》中的句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时,就以这样的提问方式与学生对话:“这句话中的‘遗男有几岁?”学生回答:“七八岁。”教师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是从‘龀这个字看出来的。”教师接着又问:“能说说‘龀字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回答:“‘龀是换牙的意思,换牙时是七八岁。”教师又顺势问道:“这么小小年纪的孩子跟着老愚公去移山,他爸爸忍心让他去吗?如果是你爸爸,他会同意你去吗?”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思考讨论后回答道:“他没有爸爸了!”教师又问道:“噢,你是怎么知道他没有爸爸的呢?”学生回答:“因为他是寡妇的儿子。”此时,教师带着赞许的口气问道:“你真聪明!你又怎么知道他的妈妈是寡妇呢?”这时,学生很爽快地回答道:“因为‘孀妻就是寡妇的意思。”
对于这类文言文句子,如果教师直接串讲过去,学生就仅仅学习到这一句的知识,然而,这位教师巧妙地把这个句子所涉及的文言知识灵活拆分,引导学生逐步思考,不仅让学生获得文言知识,更有价值的是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分析词语、理解句子,从而提高了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比教师直接讲解效果高出许多。
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如果能把个人情感与作者或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更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和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个人情感,使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包身工》这篇课文时,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当学生读到“(包身工)在离头部很近的地方小便”时,全班同学都大笑起来。这时,教师让朗读课文的学生停下来,然后和蔼地问学生:“同学们,请问你们的卧室有多少平方米?”学生都抢着回答,有的说“十六平方米”,有的说“二十平方米”……教师说:“包身工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地方却住了十七八个人,而且吃喝拉撒全在这里。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人住的地方吗?这是人过的生活吗?”说到这里,学生都沉默了,教室里变得异常安静。教师再让那位学生继续朗读课文时,他几乎是带着哽咽的声音读完了全文。教材选入课本的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很远,有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这位教师通过情感的切入,使学生在心理上与作品进行沟通,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深入理解了课文,透彻理解了文章的主旨。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以课本内容为中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中心,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构建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思想认识。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广大语文教师应不断地探索,使语文课堂教学取得更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