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词语探源

2013-04-29 00:44佚名
学苑创造·C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佛教徒黎民杏林

佚名

有眼不识泰山

虽有眼睛,却连高大雄伟的泰山也不认识,该词比喻自己的见识太少,有名望的人在眼前也认不出来。这个词语的原型在晋代刘伶的《酒德颂》中出现过: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刘伶写的是人喝醉后视听都混乱的感觉,后来引申成“有眼无珠,不识高人”之意。而在民间传说中,该词的由来另有一番说法,且词里的“泰山”还被附会成了人名:

传说古代著名的木匠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学艺起来似乎总是不紧不慢,虽然终日钻研,却仍是长进不大。于是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闲逛集市,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工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炉火纯青,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打听。人们告诉他,这些竹器都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制造的。

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感到后悔莫及,长叹一声:“唉!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从此,鲁班就只使用一只眼干活了,以提醒自己再也不要自以为是。后来的木匠为纪念他,在检查木条直、曲时,也总是把一只眼闭起来。同时,鲁班还更加悉心地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弟子,最后,他被木匠们奉为了祖师爷。而“有眼不识泰山”一词也就此流传下来。

“杏林”传美名

我们称赞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师,常常说他们是“誉满杏林”,或称他们为“杏林高手”。

“杏林”一词,源于三国时东吴的名医董奉。董奉晚年居住于庐山脚下,他为贫民百姓治病从不收诊费和药钱,只要求病人痊愈后到其屋后的山坡上栽种杏树,以遗惠后人。他规定,重病治愈后植三五株,小病治愈后植一株,名为“康乐杏”。就这样,不到几年工夫,“康乐杏”遍布岭前岭后,郁郁葱葱。董奉医术高超、心怀百姓的美名传遍天下,而“杏林”也成为医界的代名词。

“座右铭”的由来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东汉书法家崔援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遇害,大怒之下杀了人,然后只身逃亡天涯。一路上种种艰难困苦,让崔援对自己的冲动行为后悔不已。几年后遇朝廷大赦,他才得以回到故乡。崔援自知因一时鲁莽惹出大祸,吃足了苦头,于是作铭(文体的一种)放在便于自己观看的座位的右侧,以时常阅览,提醒自己不要冲动。

“青春”本是春天意

“青春”一词原指四季中的春季,该词始见于汉代,为文史学家刘向首先使用。刘向《楚辞·大招》有句“青春受谢,白日昭只”,意为“春季降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七百多年间,文人墨客所用的“青春”一词都是这个意思,如杜甫的名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直到唐玄宗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才赋予了“青春”一词新的含义。他写的《洛阳女儿行》一诗,其中有两句:“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诗中的“青春”泛指人的青年时期。由于王维的诗名很大,《洛阳女儿行》被众人争相抄阅、传诵。渐渐的,“青春”一词逐渐失去“春季”的词意,成为“青年时期”的代称了。

为什么称佛教徒为“和尚”

人们习惯称职业佛教徒为“和尚”,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佛教文化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很痛苦的,并将其根源归咎于各种欲望,为了摆脱痛苦,人必须寡欲,必须进行修行,忍受人间的一切痛苦,这就是佛教文化提倡的“苦修”。因而,佛教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主张一切调和。“和”即忍耐、服从,“尚”即为遵从。“和”的理念是佛教徒所崇尚和必须遵守的,以“和”为“尚”,即是称职业佛教徒为“和尚”的缘由。

黎民与百姓,原是不同人

我们在描述世间平民时,常常说“黎民百姓”。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几千年前,中华先民的各部落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在黄河流域,当时集中着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各部落之间进行了多年的征战和融合,最后,以黄帝族为主、炎帝族和夷族为辅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由于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一百个氏族构成的,故属于这一百个氏族的人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也就是说,“百姓”与“黎民”,最初是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但随着奴隶社会的消亡,这两个词就都成为普通民众的指称了。

猜你喜欢
佛教徒黎民杏林
共处与辩诤:一部15世纪藏文传记所描述的佛教徒与非佛教徒“他者”的对话①
国祭
杏林组曲·蜀医经
杏林组曲·天使赞
杏林组曲·寻原曲
山坡羊·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看大唐歌舞
古代丝绸之路行旅佛教徒的新闻传播活动
杏林春满
赵朴初论佛教徒的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