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新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习是整个语文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少教多学”课堂学习过程的环节之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充分的预习能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自我计划,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减少课堂学习的难度,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大部分同学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预习就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学习方式。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重视学生预习之后的检查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一)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时,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的词语,三是带着课后问题通读全文。
(二)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参照拼音,读准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对于读不准或不认识的字、不明白字意的字,要查阅字典解决,养成勤动手查字典的习惯。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自己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手、脑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画出来,然后逐一解决。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路
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用嘴读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以及思想意义;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四)认真批注,积累运用
1、学习语文主要是品读。品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品读含义深刻的,优美的句子或段落,从中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赞扬了什么,批评了什么?向我们揭示了什么道理。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把自己欣赏的字、词、句,哪怕是一个标点的使用好处,都可以用简洁的文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
2、体会整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及特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把内容写具体的?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可以学习到作者的写作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五)主动质疑,学会思考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融合,学而不问就难以长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思考,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质疑:(1)从课题入手质疑。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题目进行质疑问难。(2)从某些关键词句入手。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进行质疑问难,能成为理解课文内容的突破口,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景。(3)在矛盾处质疑。创设认知冲突的情景,让学生主动提问,这样的质疑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4)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想提什么,就提什么,这能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六)搜集资料,拓展学习
查阅与本课相关的一些人物的资料信息,或是故事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可以从有关书籍、詞典中找查资料;可以从网上搜集资料;也可以寻求老师、家长、同伴的帮助,从生活中去寻找资料,查找资料的过程,既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探究学习的过程。
二、检查反馈,激发学生预习的热情
坚持不懈地预习对学生来说是件“苦差事”,很多学生预习时较难做到自觉,更难做到坚持。因此,对预习的完成情况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1、个别了解。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检查预习本,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从侧面打听一下其他同学的预习情况,并顺便给其鼓励、纠正。这种方法对于学生个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意义。
2、课堂检查。每次上课,教师都可以设置“预习抢答”环节进一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这样的检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下次预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学生检查。学生可以自行检查,即学生个体对自己的预习行为进行及时反省。在预习完某课之后,要求写下自评的等级及日期。同时,也可以让组长检查,让各组组长认真记载检查的情况。把检查结果呈现在班级的评比栏中,各小组之间进行夺星评比,从而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4、家长协助。首先告知家长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以及预习的方法,然后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预习过程,如:请家长认真倾听孩子朗读课文,了解朗读效果,及时表扬孩子的细微进步;孩子预习中遇到难题,家长主动进行指导或帮助孩子想办法……希望通过家校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自主预习的质量。
“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在这一过程中,预习者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果,减轻教学的负担,更为“少教多学”的课堂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新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第二小学 内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