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幼松
在当今的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课的情感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下面谈一些做法.
一、对高中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目的教育
课程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目前有不少高中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毫无用处,学习它纯粹是为了升大学.学生有这种观念,是因为他们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数学学习目的,没有明确数学学习的意义.因此,数学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一是学习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准备好必要的文化基础;二是数学作为学习的工具,使我们在进行现代各种科学技术的研究时,减少困难;三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四是通过数学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意志、毅力、信心和责任感等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课程目标之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当课堂教学过程和情意的动力调节机制和谐一致时,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机制的作用,这样就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而良好的问题情境主要体现在“趣、新、巧、乐”四个方面.具体的做法有三种:一是引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学习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好的内因,数学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一个学生感兴趣、感觉奇妙的学习氛围.比如,讲反证法时,可以用古代少年王戎“道旁苦李”的故事;讲等比数列时,可介绍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锡塔向国王请求奖赏的故事等,以此来引趣.二是激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师提的问题除了具体、有趣外,还应富有挑战性,也就是要把问题提在学生知识和潜力的发展区内,即“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促进他们积极地思维和探究.三是得乐.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教师要启发、鼓励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用已有的知识不断探究、释疑,获取新的知识,取得新成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成功的愉悦,这是学生能继续保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动力之源.
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展示数学魅力
高中数学课程要求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所以,数学教师不能认为“数学课本来就是枯燥无味的”,而应当在数学课堂上多想办法渗透数学美,即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等.
例如,在讲解“平面解析几何初步中”的“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时,可以通过画双曲线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感知几何图形的曲线美;选择适当的坐标系来建立双曲线方程,使数学表达式更具简洁美;在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中引入b2,使方程的形式具有对称美.这样,复杂的曲线通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得到简单的曲线方程,无疑会让学生感到数学的奇异美.
四、建立新的数学成绩评价方式
在我区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今天,我们应改变过去应试教育中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做法,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评价的要点要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使他们在不断获得成功感的同时激起更大的学习热情;评价的内容不要局限于知识领域,还应重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领域的评价.
例如,对学生数学成绩的评定,要将过去单一的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评价改为多元化的综合评价,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其他(含测验、总结或小论文)等,使用综合评价方式,学生就不会因为到考试时,由于试题难度偏大而考得低分,导致成绩不理想,从而产生“劳而无获”“前功尽弃”的感觉,由此失去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首先,注意穿着言行.教师在上课时,衣着要整洁大方,举止要庄重而亲切,这样比较受学生欢迎.如果教师满脸挂霜,或出口狂言,学生只能敬而远之.
其次,要宽容学生.学生有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数学成绩下降,不可简单粗暴地加以指责、讥讽,而应了解原因,体贴学生,以亲育情,促使学生严格要求自己.
再次,要有谦虚的心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也免不了有说错话或写错字的时候,也难免遇上自己解不出的题目,应该允许学生怀疑自己的言行,提出异议,自己要知错就改,切勿知错不改,一意孤行,唯我独尊.否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对数学课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其数学教师的情感转而形成的.当学生喜欢哪位教师时,就喜欢上他的课,在课堂上就能感到教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要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就必须尊重学生,关怀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把教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从而能“亲其师而信其道”,主动地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责任编辑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