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民 王小秋
尉氏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珍藏了一件唐代束腰绞胎瓷枕,瓷枕表面釉色为黄褐色相问,自然流淌,犹如行云流水般的纹饰布满全身,非常美观大方。瓷枕表面长棱束腰处有明显的釉色脱落痕迹,足以说明这是一件使用器(图1)。
瓷枕长21厘米,两端呈方形,边长11厘米、周长44厘米,中间束腰,腰围为36厘米。瓷枕两端各有三个支烧点,其中一端中间有一个人为的小孔,经探可直达瓷枕另一端,由此得知瓷枕中空,并知瓷枕胎厚0.4厘米(图2)。
在瓷枕一角有一点磕碰,从显露的内胎可知其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烧制成型的温度约在900——1100℃之间,虽然是用瓷土烧制,但远没有达到烧制瓷器所需的1200℃以上的要求,因它是用瓷土烧制,其强度较高,总气孔率和吸水率都较低,故人们习惯称其为瓷器。再从胎体呈现的土黄和褐色两种不同颜色的胎土相互缠绞状来看,具有焦作修武窑烧制的唐代风格的低温色釉的绞胎瓷器特征。在这件瓷枕的磕碰处,还可明显地看到和证实,绞胎是指将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瓷土在瓷胎里直接做出纹饰的瓷器表现手法,故这件瓷枕应属于唐代修武窑系列(图3)。
试想要用几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制作成型为一件器物,不同颜色的瓷土,其收缩率肯定也不尽相同,所以工匠们既要掌握好干湿度,又要掌握好热膨胀系数,否则在烧制过程中稍有不慎坯胎就很容易开裂而成为废品,因而烧制成一件上乘的绞胎瓷器不容易,故而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绞胎作品为数不多。而且由于当时高温颜料技术的落后,在烧制过程中颜色很容易挥发,烧制成的作品颜色大多较为暗淡,因此工匠们一般不会采用1200~C的高温烧制绞胎瓷。而烧成这种深入到胎骨的犹如釉下彩绘的绞胎瓷枕,可见它的工艺要求和技术水平在当时是比较高的,应该说具有了较高的科学价值。
由于绞胎瓷的特殊性体现在瓷胎的表里如一上,故而从美学的角度上讲绞胎瓷强调的是素雅,它力图表达的是“仁、义、礼、智、信源于心生”的君子品味,绞胎瓷枕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充分体现出那种超脱自然的君子气概,因其这种特性,在历史上深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再加上其烧制工艺的高难度和绞胎瓷器极低的成品率,所以只有在经济繁荣时期绞胎瓷才会有所发展,因此绞胎瓷器就成为了盛唐时期王公贵族们专用的奢侈品。而这件瓷枕给人的端庄大方、温文尔雅的形象犹如“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如竹子给人一种潇洒、超脱自然的君子美,充分体现出唐代人们追求君子品味的历史特征。
唐代早起(即盛唐时期)的绞胎技术尚不成熟,处在发展阶段,安史之乱后国力渐衰,制瓷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纵观唐代的绞胎瓷器多数纹理则以乱纹、回纹为主,在瓷或陶的表面进行绞胎。所施釉色多以低温黄釉、绿釉为多见,瓷胎所呈显的白色比起宋代瓷胎的白色也较差,绞胎工艺较复杂繁琐,报废率较高,入宋以后,河南焦作修武当阳峪窑继续烧造,成为绞胎瓷的鼎盛时期。北宋中期持续发展,但绞胎器制作工艺萎缩、退化,到宋、金时期终于渐趋消逝。而尉氏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藏的这件瓷枕从纹饰来看却似乱非乱,有疏有密,其胎坚实,虽属低温范畴,但已偏高,轻轻敲之,其声铿锵有力;其釉色以黄色为底,深褐色为辅,经人为地搅动,其势就如行云流水,自然流淌,给人以和谐之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尉氏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藏的这件唐代束腰绞胎瓷枕,应是盛唐时期的作品,也是那一时期绞胎瓷枕中的佼佼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该瓷枕被国家文物局选中,作为文化使者远赴重洋到美国和加拿大展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