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的六枚权

2013-04-29 19:13:28宋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年6期
关键词:建文帝明太祖秤砣

宋风

权,是中国古代度量衡制度中最早使用的衡器,是称重量的器物,俗称“秤砣”,是悬挂秤杆之上可以移动的砝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在南京郊区倒土场和工地上,有时能看到一些锈迹斑斑的“铁疙瘩”,这就是秤砣(权)。最近南京藏家张成淘到一批秤砣,三个铁的,三个铜的,从元代泰定四年(1327年)到永乐六年(1408年)。虽然时间跨度仅仅81年,但它凝聚的文化历史却波翻浪涌。我们按权的顺序排列逐一解读。

如图所示,左起第1、第2两枚为元代铜权,分别铸有“泰定四年”、“庆元路造”以及“八思巴文”。泰定四年为公元1327年,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是元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年,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从1325年开始,泰定帝因国库收入少于支出,开始减少国家支出。9月,泰定帝改革全国的行政区划,将全国分为18个道。泰定帝还下达了一系列命令禁止和尚与道士购买民间的土地,克制僧院的过分富有。在他统治期间,广西、四川、湖南、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经常爆发反抗元朝统治的暴乱,泰定帝一般使用软硬兼施的手段来平息这些暴乱。总体来说整个国家基本上比较安宁,经济也相对繁荣。

元代的“道”相当于现在的行政区划省,“路”为元朝时期直属“道”管辖的国家第三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市或地级市。“庆元路”也即今天的宁波市。

元代亦沿用宋朝之旧制,故元代度量衡制度亦可称宋制之延伸。据史料记载,元代度量衡器由官制,一般掌握在路一级,中央只向各路颁发标准器。元初几次明令禁止私造。度量衡制度便利民族之间、中外之间的经济交往,有的度量衡器上专门铸有各少数民族文字和波斯文等。

在诸多材料的古权中,最受欢迎的是铜权,主要在于它的稀缺性,其中以元代的较受欢迎,因为元朝统治时间较短,这个时期的铜权也就不多见。元之前的铜权由于年代久远,更为难找。元代的铜权大多是宝塔形的,好像缩小版的扬州瘦西湖白塔。

左起第三枚为明洪武三十年的铁权。明太祖朱元璋很重视度量衡的统一,据明《会典》记载:“洪武元年即颁令铸造铁斛、斗、升,付户部收粮,用以校勘,仍降其式於天下。令兵马司,并管市司,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并依时估定期物价,在外府州各城门兵马,一体兼领市司。”《明史·职官》曰:“凡度量衡权,谨其校勘而颁之,悬式於市而罪其不中度者。”意思是说度量衡权必须遵照国家颁布的统一标准,不守规矩的要治罪。

左起第四枚是一枚葫芦形铁权。铁权正面铸有“应天府造”,应天府就是南京市政府,说明此权是官方铸造的,背面铸年款“建文元年”,也就是公元1399年。此权高10厘米,重600克,估计是百斤以上大秤。建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建文朝只有4年,而且这4年都是在其叔朱棣的威逼下度过的。建文皇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实施经济和政治上的改革,其难度可想而知。

生性“仁明孝友”的朱允炆,21岁的时候被推上了权力的巅峰,承继了朱元璋开创的一统天下,改年号为建文。朱元璋生性“雄猜好杀”,屡次兴起大狱,动辄杀戮,政治气氛非常凝重,文武大臣人人自危。建文帝继位仅一个多月,就着手改革朱元璋的一些弊政,下诏全国行宽政、平反冤狱。

经济上减轻赋税。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建文帝令减轻江浙地区的田赋“蠲逋租,赈灾荒”。他严令查禁大斗小秤和不法商贩,稳定市场秩序,统一度量衡,是一个王朝规范经济的标志,这枚铁权就成了“建文新政”的佐证。史称建文帝“四载宽政解严霜”,这枚铁权就是宽政的具体形象反映。

为夺帝位的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1403年在南京登极称帝,改年号永乐,他大肆追杀建文帝朱允炆,不承认“建文”年号,销毁一切有“建文”印记的物品,这枚“幸存”的铁权就更显得珍贵了。

左起第5、第6分别为永乐元年的铁权和永乐六年的铜权。明代自明太祖起就十分重视度量衡的统一,据《大明会典》记载,明代自洪武年至嘉靖年,就下了17道诏令规范度量衡。永乐皇帝是个精明人,当然知道度量衡的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仔细看明代的这几枚权,发现都在一侧有个隆起的月牙形,显然是有意为之。估计这些权为官方铸造,为防私人作伪,在铸范上留一个指甲痕。于是这个指甲印就成为密不示人的防伪标志。

猜你喜欢
建文帝明太祖秤砣
朱棣“魂牵”建文帝
寻根(2022年2期)2022-04-17 11:01:38
把秤砣送给小侄女
把秤砣送给小侄女
一個成功的誤解?——西藏博物館所藏《噶瑪巴爲明太祖薦福圖》再考
石秤砣摆摊
民间文学(2018年2期)2018-04-24 01:20:00
建文帝:虚心纳谏反被耍
明太祖“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理念与实践
人民论坛(2017年10期)2017-04-22 01:29:09
七岁驿童对明太祖
建文帝与高峰山之缘
乡村地理(2016年2期)2016-06-15 20:29:24
胡惟庸案与李善长死因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