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家庭的儿童已是衣食无忧,甚至成了家中的“小太阳”,备受呵护。可是,他们真正得到幸福了吗?多少成人把孩子当作玩偶,当作娱乐的对象;多少父母借着“为孩子好”的名义替他们规劃人生;多少家长把自己一生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包袱。扪心自问:我们真正把儿童看作是儿童了吗?我们又真正做到尊重儿童了吗?为此,本刊编辑部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特邀部分专家学者来谈谈他们对儿童的理解,以帮助广大幼教工作者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真正做到尊重儿童,给儿童一个真正幸福、快乐的童年。
刘晓东,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晓东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儿童哲学、教育哲学、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呼吁人们走进儿童的世界,“发现”童年资源,增设儿童教育学学科以统合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这两个专业,以“儿童”概念为核心重建中文世界的教育学体系,重建儿童与成人的关系,解放儿童。在2013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就如何认识当前学前教育界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刘晓东教授。
问: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看到许多幼儿园的庆祝活动还是以文艺表演为主,这一天成了儿童为成人献歌献舞的日子。为了几分钟的演出,孩子们要一遍又一遍地排练,演出时还要在后台疲惫地等候……由此还让人联想到电视台各种文艺节目中频繁推出的孩子的表演。您认为这样的节日活动及蕴含其中的艺术教育合适吗?
答:正如您所说,当前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往往成为儿童为成人献歌献舞的日子。为了几分钟的演出,孩子们要一遍又一遍地排练歌舞。这是成人觉得好看的艺术,却不是儿童的艺术。像毕加索这样的大艺术家,自称用了一生的时间才学会像六岁孩子那样作画。挪威有位著名音乐家认为,儿童自发的歌唱与欧洲那些最著名的作曲家的作品相比毫不逊色……成人都崇拜毕加索的画作,而毕加索崇拜儿童的画作,这说明了什么?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排练歌舞,只是因为几个成人想讨另几个成人欢心,如此这般,“儿童节”就变成“儿童劫”了。
在这里我说说自己对儿童节的理解。儿童节本是为了保护儿童权益而设的,这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于童年是最重要的人性资源和人文资源,因而儿童节的内涵还可以进一步扩展和深化。这个节日除了倡导成人保护儿童权益外,还可以提醒成人回溯自己的童年,让成熟的生命深深扎根于童心。从童心中获取资源和力量。这个节日可以提醒全社会注意,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成人之师,儿童在更新世界、改善文明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儿童节就不只是儿童的节日,也是成人的节日。这个节日提醒人们,“儿童一童心”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资源,全社会都应当拱卫儿童,拱卫童年。
儿童节每年只有一天,但是,我们不应只在儿童节想到儿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应关注儿童、珍惜童年。
顺便发几句牢骚。有些会议的开幕、闭幕仪式往往会让孩子徐脂抹粉手捧鲜花作兴奋状,步调一致又蹦又跳念念有词,从台下拥到台上,又从台上跑到台下。我觉得这不妥。上级领导来幼儿园检查工作,幼儿园便让孩子们列队在冰雪风雨中等待那些姗姗来迟的贵客,这也不妥。在我看来,这些场合的孩子完全成了献给各路“神灵”的“祭品”。我认为,这不只是成人是否尊重儿童的问题,更是关涉精神文明和成人境界高下的问题。
问:2013年1月,郑州某幼儿园为100多个孩子举办了一场“集体婚礼”,由教师和家长代表担任主婚人,整个婚礼过程完全照搬成人结婚的程序。无独有偶,去年年底在武汉的一次汽车文化节上,几名五六岁的小女孩化了浓妆穿着比基尼在一辆辆汽车前跳着热舞充当车模。此外,许多成人的娱乐节目都少不了孩子成人化的表演。各种儿童选秀活动也层出不穷……儿童成了取悦成人的工具。对此,您有何评论?
答:一个家庭通常会千方百计地让孩子过上父母心目中最好的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会如此。让儿童过怎样的生活,往往最能反映这个家庭、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最根本的儿童观、教育观、文化观,折射出成人社会的涵养和情愫,展示出文化的软实力。
上面提到的这些怪现象,一方面揭露了成人社会的某些病征,另一方面又显示出成人文化的疾患会累及无辜的幼童。成人扭曲的心灵不仅会危害文化风气,更会危害年幼一代的健康成长。
这些现象不只是教育领域的问题。在成人社会内部,类似现象并不鲜见。2013年5月3日,人民网报道,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重庆某公司让大批女员工跪地绕解放碑爬行。我看着这条报道配发的照片,痛惜这些早已手脚分化、直立行走的人是如何被剥夺人格,回到四条腿走路的。这是哪位高人的“教育妙计”?这是值得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其实这些成人都曾是可爱的儿童,都曾拥有宝贵的童年资源,可是,丰富的人性是如何逐步荒漠化的呢?我以为,这是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使然,是社会文化的“大气候”使然:这与中国文化的“封建残余”和“文革遗毒”对人心的败坏有关。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异化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需要解决一揽子的前提问题,这要靠改革开放,要靠进一步解放思想。
年幼儿童是与成人共同生活的,成人社会的疾患不可能不影响年幼儿童的心灵。上面提到的这些社会现象、教育现象,让我们困惑乃至惶恐:我们这些成人应当过一种怎样的生活?父母、教师乃至成人社会应给予年幼一代怎样的精神食粮?这是值得深思的。
上面提到的这些怪现象与儿童观、教育观、幼教理论等问题的直接联系还有段距离,但这些现象表明,教育改革的外部条件并不尽如人意。
问:近年来发生了一些虐童事件,当事教师常常声称体罚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是惩罚他们不守纪律或没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此,您怎么看?
答:无论如何,任何教师都无权体罚孩子。声称体罚孩子是“为了孩子好”,这是相关教师掩盖虐童事件背后自己人性的缺失。虐童事件频出,表明幼儿园教师队伍有问题。
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幼童的天性(人之自然),保护幼童身上的自然资源,创造条件让幼童的天性萌发、成长。天性的培育只能由那些具有优良品性的人来实施。培育幼童天性是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天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教师的,只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不一定就是合格的教师。幼童的教师必须具有爱心,必须是“好人”,面对孩子时必须有父母般的情怀。
刘再复将学校与寺庙、医院并列,还将学校排在第一位。称三者是净土。我认同刘再复的说法。三者本应是净土,但现在看来问题也很多。可是,哪里有脱离社会的净土呢?幼儿园本应是净土、乐土,可是如果成人社会不纯净,又何来幼儿园这片净土、乐土呢?幼儿园、学校这样的净土一旦被污染,社会、文化的根基就会遭到侵蚀。社会、文化一旦腐败,必然也会伤及幼儿园和学校的纯净。而要想让成人社会纯净,成人就应当向儿童学习,如先秦老子所言“复归于婴儿”,如孟子所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方能解决人的各种异化问题。
问:现在越来越多非专业人士涌入学前教育领域,他们中的很多人抱着“逐利”的目的,这恰好与当前家长普遍存在的功利心态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心理不谋而合,导致儿童教育越来越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答:将学前教育完全交给市场的做法是值得反思的。同是在2013年5月3日,各大媒体都在报道,河北省平山县两河乡两河村的两所幼儿园因生源问题产生了矛盾,其中一所幼儿园的园长用注射器将毒鼠强注入酸奶中,并派人将毒酸奶和拼音作业本等装在一起,于4月24日早晨放在另一所幼儿园幼儿上学的路上,致使两名女童因误食毒酸奶而身亡。幼儿园本应是净土、乐土,可是这所幼儿园的园长竟是“狼外婆”“恶巫婆”。逐利是资本的本性。听任幼儿园成为资本为逐利而厮杀的市场,那是危险的。
报道中有个细节值得注意:投毒的园长是将毒酸奶和拼音作业本等装在一起的。让幼儿使用拼音作业本暴露了这所幼儿园的教育也是有问题的。幼儿园将汉语拼音作为教学内容,其实就是“超前教育”“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一种表现。这暴露了这位园长在专业上也是无知的。
中国社会当前处于大变革时期,教育也处于大转型时期。相当多的家长信奉“不让儿童输在起跑线上”的揠苗助长式的“积极教育”,而现代教育倡导的却是尊重儿童自然发展步伐的“消极教育”。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适当干预和引领是必要的。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是政府的社会责任。好在当前政府在推动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和学前教育法规建设等方面已经作了不少努力,并且还在继续努力。
问:您曾经提出从“学习取向”走向“成长取向”是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方向,您认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答:我曾经撰文提出这种观点: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是中国文化的盲点,而儿童教育的现代立场和现代观念的逻辑起点是“发现儿童”。总体来看,中国还没有在文化层面“发现”儿童。当前中国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中有“学生”,有“受教育者”,但是没有“儿童”。“儿童”是自然概念,但“学生”或“受教育者”不是。没有对“儿童”这个自然概念的认识,我们就不可能深刻认识“学生”或“受教育者”。没有自然的“儿童”概念,教育学体系中就不可能有纯粹的、彻底的教育学理论。这必然导致我们在教育问题的把握和解决上会拖泥带水、挂一漏万。
当前中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中有学前教育,有小学教育,但没有儿童教育。借此机会,我想再次呼吁一下:尽快建设中国的儿童教育学学科。《光明日报》记者曾就这个话题采访过我,并将我的想法于2009年6月26日在该报发表。在我看来,没有儿童教育学学科的建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的理论探索都是难以深入的。
从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超前教育、过度教育、学前教育小学化等)来看,全社会乃至学前教育行业中有不少人对“学前教育的使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认识还是相当模糊的。从夸美纽斯、卢梭开始,人类对相关问题已在“现代”意义上作了深入探讨。中国的教育变革和教育文化的重建离不开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思想成就,当然也离不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寻到支援现代化进程的思想资源。事实上,中国的儒道释各学派有许多思想资源可以支援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例如,先秦《学记》中“禁于未发”的主张,与后世法国卢梭的“消极教育”观念便是一致的。我在这里着重说说意大利蒙台梭利这位伟大女性的学前教育观。蒙台梭利认为:在个体生命的最初几年,教育只能被理解为帮助儿童发展先天心理能力;儿童的心智具有吸收能力,他们能够自己教自己;幼童主要不是通过听,而是依靠自己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经验来学习的;教育并非教师教的过程,而是人的本能发展的一种自然的过程,学前教育不能依靠讲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而是为儿童设置特殊的环境,并准备和安排一系列主题活动……蒙台梭利这些话已经提纲挈领地道出了学前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方法体系。
蒙台梭利强调,教师只能像仆人侍奉主人那样地帮助儿童。也许有人会对此不满:教师怎么能做儿童的仆人呢?不过,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教师像仆人侍奉主人那样帮助儿童进行自我建设的工作,那么,这些“仆人”就会变成人类灵魂发展的见证人。这些话说得多好!这让我想到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对教师职业的定位:“教师不是简单地从事训练一个人,而是从事适当的社会生活的形成”,“他是社会的公仆,专门从事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并谋求正确的社会生长”,“我认为教师总是真正上帝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杜威的这种说法与蒙台梭利所强调的观点是相通的。
教师作为专业的儿童的“仆人”,简直太了不起了,他是每个人灵魂发展的见证者。试想,受到如此“仆人”帮助的人,回过头来会给予他的“仆人”——教师——怎样的感戴和敬仰呢?教师职业确实是了不起的职业,尤其是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对全社会人性资源的保护和培育负有神圣使命。如此看来,刘再复将学校与寺庙、医院并列,并将学校排在最前面,是有道理的。
儿童是学习者,但也不只是学习者(这一点蒙台梭利讲得很清楚)。儿童会通过游戏、梦想、涂鸦、蹦蹦跳跳、哼哼唱唱、好奇和探索等活动主动展示自己的成长潜能。这其实就是儿童的生活本身。儿童的生活就体现在吃喝拉撒睡这些生理活动和游戏、梦想、艺术、探究等精神生活上。这都不是传统的“学习”概念所能涵盖的。学前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让儿童“学习”。学前儿童也不是“以学为主,兼学别样”的“学生”。
中国学前教育当前的问题主要是:成人没有围绕儿童的生活来组织教育活动;过度强调学习,甚至为了学习而牺牲儿童的生活、儿童的成长,忘记了学习本身是儿童实现成长的手段。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往往不知道学前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儿童进行“内部形成”的工作,用蒙台梭利的话来说就是:保障儿童身体各器官及其官能以自然的节律按部就班地发育,保障儿童精神胚胎以自然的步伐按部就班地发育。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2006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中国的学前教育应当从“学习取向”走向“成长取向”。这里就不赘述了。
问: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请问您对该指南有何理解?
答:《指南》比较详细地描述了3~6岁儿童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轨迹,我们能看出这些描述是专业的,也是谨慎的。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学前教育的从业者有不少是非专业人员。《指南》的制定和颁布对于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理解学前教育的工作尺度是件好事,对于纠正超前教育、过度教育、学前教育小学化等传统的或现实的教育误区是有益的,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是有益的。
我以为,可以将其看作是学习的指南,也可以将其看作学前儿童发展情况的参照指标,但不宜将其理解为可以据此训练儿童。儿童的发展有其“必经路径”,不是成人所能指引方向的,成人要是“越俎代庖”就会出乱子。儿童教育的“锦囊妙计”就藏在儿童身上,等待我们去探究、去发现。只有以儿童为本,从儿童的天性和生活出发,才能有效帮助儿童成长,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
我也发现,不少研究生乃至学者做研究、写论文,会将“规程”“纲要”等政府文件作为学术评判的标准。这可能与政府文件制定者的初衷是相悖的。政府文件不是评判科学是非的依据,相反,科学的成就、科学的进步是制定政府文件的依据,也是评判政府文件是否合理的尺度。教育文件主要是规范教育行为的。要允许和鼓励学术界研究、评论、修订、发展“规程”“纲要”或“指南”。不过话要说回来,具体的教育机构应当遵守教育法规,具体的教育活动也应当遵守教育法规。
感谢你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