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伦宣 金晓哲 吴景东
肥胖病是指构成身体的组成成分中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蓄积过度,堆积过多和分布异常,致使体重增加,超过标准体重20%的病理状态。近年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是由特定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能量摄入多于消耗而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体重超常所致的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发病过程十分复杂。国际上通常采用1997年WHO指定的体重指数(body massindex,BMI)界限值对肥胖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公式如下:BMI(kg/m2):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BMI在18.5~24kg/m2为正常范围,在25.1~29.9kg/m2为肥胖前期,大于或等于30kg/m2为肥胖。肥胖不仅影响人体美观,还给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严重危及人类健康。肥胖病多并发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与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冠心病、中风、肺心病、胆石症、骨关节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不孕症、不育症、更年期综合征、癌症、感染、睡眠呼吸紊乱等多种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必将缩短寿命,增加死亡率。研究显示,征服癌症,人类平均寿命可提高2年,而治愈肥胖,人类平均寿命可提高4年。因此,肥胖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已成为医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世界关注的热点。
中医对肥胖早有认识,古代医籍就有“肥人”、“膏人”等记载,而且从《神农本草经》起就把减肥“轻身”与延年益寿并列为养生大要。历代医家有不少论述中药减肥的记载,如《肘后备急方》和《备急千金要方》均记载了桃花能令人“细腰身”的减肥效果,《本草求真》、《本草拾遗》均记载茶叶“久服去人脂,令人瘦”。并且很早就注意到肥胖有害健康。因恣食膏粱厚味,肥甘滋腻,阻遏气机,损脾碍胃,水谷精微不能化血,反而变为痰浊膏脂,故致人肥胖。肥胖多因脾虚湿盛,痰浊停聚机体所致,故古人有“肥人多痰”之说。要之,脾胃虚弱,痰湿内生是引起肥胖的主要病因病机。
1 肥胖的病因病机
1.1 年老体弱,脾肾虚衰:肥胖的发生与年龄相关,人过中年以后,脏腑功能衰退,脾的运化功能减退,以致饮食五味不能化生精微,聚湿生痰,痰湿凝聚而为脂质,发为肥胖:肾主水,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中年以后,肾气虚衰,其化气行水功能减退,水液代谢失常,停于体内,酿生水湿痰浊,故而肥胖。
1.2 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肥胖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饮食不节,一方面可致水谷精微在人体内堆积成膏脂,形成肥胖;另一方面也可损伤脾胃,脾不散精,水饮食物不归正化,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使人臃肿肥胖。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所说:“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奇病论》言:“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等论述。
1.3 安逸过度,脾气呆滞: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交通便利,人们步行的机会越来越少;网络信息科技的发展进步,又使更多人成为“宅男”、“宅女”在电脑前就轻松解决很多日常琐事。这样,消耗能量减少,使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蓄积转变为脂肪而储存。正所谓“久卧伤气”,久卧则气机不畅,血行迟缓,气虚而运化不健;“久坐伤肉”,久坐不动则影响脾胃运化水谷功能,致中气不足,四肢肌肉无所主,则形弛肉松,肢倦乏力(《素问·宣明五气论》)。脾胃中气建运失职,则水谷精微化为痰湿浊脂,蓄积形体而致肥胖。正如古人云:“谷气胜元气,其人肥而不寿”(《杂病源流犀烛》)。人身之气机贵在升降出入,运动不足,则气机失调,中焦之气上下斡旋受阻,脾胃呆滞,升降失司,运化失职,水谷精微失于输布,化为膏脂痰浊,聚于肌肤、脏腑、经络而致肥胖。如《吕氏春秋》所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行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气郁则百病生。”
1.4 情志不调,气滞脾困:情志因素对保持健康非常重要。中医认为情志主要受肝的调节,肝主疏泄,主一身之气机。《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丹溪心法》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人的精神意识活动,饮食的消化、吸收,糟粕的排泄,津液的宣发、输布和排泄,均赖肝之疏泄来调理。脾胃的受纳运化,脾胃气机的升降出入也依赖于肝的调节。长期不良情绪刺激,导致肝失调达,脾主升清功能失常,则饮食不化,津液输布不畅而聚浊酿痰,生成脂膏、痰湿而发为肥胖。正如《血证论》中说:“木之性主于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泄水谷,渗泄中满之证,在所不免。”
2 肥胖的治疗原则
脾胃虚弱、痰湿壅盛为肥胖的重要病机,针对肥胖本虚标实的特点,治疗当以补虚泻实为原则,补虚常予健脾补气;脾病及肾,结合益气补肾。泻实则常予利湿化痰,结合行气、消导、通腑、利水等法,以祛除体内多余的水湿、痰浊、痰热等。脾气健旺则运化得权,脾将饮食化为水谷精微,散津于肺,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充足的原料,肺气宣降,将水谷精微输布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代谢后的水液通过三焦而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痰湿停聚得解,从而达到减肥消肿的目的。
3 减肥中药的药性分析
3.1 淡渗利湿类
3.1.1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入脾、肺、肾经,有健脾利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经常服可以治疗泄泻、水肿、肺痈等症,更有增艳肤色之效,如《神农本草经》言:“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名医别录》云:“除筋骨邪气不仁,和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和《本草蒙荃》曰:“久服益气轻身,多食开胃进食。”等论述。沈映君通过药理研究得出结论,薏苡仁主要含有薏苡仁油、薏苡仁酯、脂肪油、氨基酸等,其健脾渗湿的功效主要与增强免疫和降血糖作用有关,具有抗癌、降脂作用,有利于减肥。
3.1.2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的功效,《神农本草经》把茯苓列为上品,《肘后备急方》中记载茯苓能“渗湿利窍,美肌肤”。《本草纲目》言其:“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茯苓不仅是珍贵的中药,还具有很好的降脂、减肥及美容功效。
3.1.3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入心、小肠、脾经,《食疗本草》有关于赤小豆“久食瘦人”的记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其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是减肥的一味良药。
3.2 补气健脾类
3.2.1 山药:味甘,性平,入胃、脾、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作用,《本草纲目》赞其:“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和《神农本草经》中说:“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轻身,耳目聪明。”山药脂肪含量低,富含纤维素以及胆碱、粘液质等成分,能供给人体大量粘液蛋白,这是一种多糖蛋白的混合物,能防止血管内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减少皮下脂肪堆积。山药中含有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促进新陈代谢,减少多余脂肪。
3.2.2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清暑,止吐泻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止泄痢,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白扁豆中多量的纤维素,能协调和刺激肠蠕动,缩短病毒性代谢产物在肠腔的滞留时间,改善胃肠功能,从而减少胃肠道肿瘤发生的危险性。扁豆还具有抗病毒、降血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抗癌防癌的功效。
3.3 健脾消食类
3.3.1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结的功效,《本草纲目》言其:“化饮食,消肉积癞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山楂中所含的脂肪酶可促进脂肪分解,所含的多种有机酸能提高蛋白酶的活性,使肉食油腻易被消化。
3.3.2 鸡内金:味甘、性平,入脾、胃经,有健脾胃、消食去积的功能,适用于饮食停滞所致的各种病证,《本草纲目》记载:“治小儿食疟,疗大人淋漓反胃,消酒积。”药理研究表明,口服鸡内金粉剂后,胃液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均见提高,胃运动机能明显增强;体外实验能增强胃蛋白酶、胰脂肪酶活性。
3.4 行气解郁类: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本草纲目》云:“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陈皮含有挥发油、黄酮甙、川皮酮及维生素B、维生素C等,可抑制胃肠运动,降低食欲。另外,陈皮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
4 减肥药膳的应用
4.1 淡渗利湿、补气健脾两类中药配伍的药膳:在减肥药膳中,淡渗利湿药和补气健脾药经常配合应用,效果比单方更明显。山药薏米粥:山药与薏米配合食用可达到良好的营养平衡,减肥功效显著。薏苡仁山楂红豆粥:三味药与粳米合用煮成粥,粳米昧甘、性平,入脾胃二经,具有健脾益气、和胃除烦、止泻止痢的作用,《食鉴本草》言其:“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能够健脾消食、化积、利水渗湿之用,减肥功效良好。茯苓饼:具有健脾化湿、养胃之功效,适宜长期服用。张氏等运用茯苓饼与其他健脾化痰药膳治疗女性单纯性肥胖,治疗组的体质量[标准体质量=身高(cm)-105]和体质指数(IBM=mbody/h2body)、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茯苓粥:在《圣济总录》记载的茯苓粥的基础上,增加莲子、蓬莱白米、红枣。莲子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养心的功效,莲子中含有的成分能促进甘油三酯、脂肪胆固醇的排泄,减少脂肪胆固醇的吸收而具有减肥降脂的作用。蓬莱白米含有碳水化合物及纤维素,能降低胆固醇、减肥、降压及美容。《名医别录》言红枣“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说明红枣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以上四味相合,具有健脾利水、消食化积之功效。茯苓粥热量低,老少皆宜,特别适合于老年浮肿、肥胖症、脾虚泄泻、小便不利、水肿等人。茯苓豆腐:功在利水化痰、消脂减肥,适用于痰湿停聚,浊气不化所致的形体肥胖者。药膳中松子仁甘而微温,能滋补强身、润肠通便。豆腐甘凉,能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食物本草》谓其:“宽中益气,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茯苓得豆腐,能健中气而复脾之运化;松子仁配茯苓,则宽肠胃而促大便下行,由此水湿化于脾胃健运,水湿利于二便通畅,故能减肥消脂。三豆饭:具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的功效,白扁豆健脾化湿,赤小豆清热利水,黑大豆活血利水,粳米健脾益气,四味相合,有较好的利水消肿作用。脾虚湿阻、便溏、水肿、小便不利等可食用三豆饭。
4.2 配健脾消食药的药膳:荸荠内金饼:用于治疗饮食积滞、郁久化热而成的积滞。方中荸荠开胃消食,用于治疗饮食停滞,壅久化热最为适宜,《本草纲目》言其:“疗五种膈气,消宿食,饭后宜食之。”米、面温中健脾,猪油益胃生津,皆为顾护胃气之品。玫瑰气味芳香,性质温热,方中用玫瑰,取其行气开胃之效用,可预防米面、猪油等“膏粱”之味壅滞脾胃。荸荠内金饼具有消食导滞、清化郁热的功效。鸡内金粉粥:粥中橘皮健脾理气、和中消滞,为治疗消化不良之要药,砂仁有暖脾胃、助消化之功效,三药制成细末入粥,具有健脾消积的功效,小儿饮食不节、脾胃虚弱、腹胀、消化不良等适用于本粥。
4.3 配行气解郁药的药膳:陈皮枸杞粟米粥:粥中粟米味甘、咸、性凉,具有补中益气、健脾补肾等功效。《别录》言粟米“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此粥具有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功用,久服可轻身。
5 药膳的减肥机理
“药膳”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烈女传》,但历代有关饮食疗法多以“食养”、“食治”、“食疗”的名称出现。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疗》中指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指出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依靠食物,食物是最好的药材。由于药膳治病无药物偏胜之弊,无毒副作用,又能保护胃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美容治疗与保健中。药膳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的思想出发,运用具有食药两用的天然动植物,或食物中加入某些中药,经过加工制做而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保健美容作用的一种中医美容减肥方法。药膳寓医于食,即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达到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调理脾胃的药膳的减肥机理大致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5.1 淡渗利湿,补气健脾:脾肾为水液代谢的重要脏腑,脾肾功能减退,水液、痰浊留于体内,导致水湿、痰浊、膏脂等壅盛于体内造成肥胖。运用淡渗利湿和补益脾肾,使脾气健旺,肾气充盈则水液能正常运行、输布,多余的水液能排出体外。
5.2 健脾消食:脾胃素虚,食物停滞,或积滞日久,转为痰浊膏脂,阻滞气血,导致形体渐丰,应当补脾与导滞同时并用。健脾消食,则脾主运化的功能恢复正常,脾气健旺,又可运化水谷精微,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5.3 行气解郁:肝主疏泄,对消化系统有疏泄功能。肝对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也起到了促进和调节作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木克脾土,饮食的消化、吸收及水液的代谢均赖肝气以疏泄之。疏肝解郁,则肝主疏泄的功能正常发挥,脾困得解,助运痰浊、水湿,达到减肥的目的。
6 小结
肥胖的病因病机主要与脾胃功能失常有关。脾胃为后天之本,一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一主受纳,腐熟水谷。如果脾胃消化功能异常,则可使气血偏衰,阴阳失调,而导致肥胖的发生。正如李东垣《脾胃论》所说:“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因而无论从脾胃的生理功能或病理变化,脾胃与肥胖的发生发展都密切相关。此外,肥胖的病机还涉及肝肾,肾气不足不能温养脾土,使脾运化无力,水谷精微滞积,膏脂乃生;肝主疏泄,脾主运化,“土得木而达”,肝气郁滞,失于疏泄,脾运失健。总之,肥胖病为本虚标实之候,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肾。因此,在治疗肥胖症上,调理脾胃,调畅气机,补虚泻实,以补气开郁消膏为大法,脾运则痰无由生,气畅则土不能壅,膏除则脂难再积。
本文从脾胃论治对减肥药膳的机理进行探讨,主张应用食疗进行减肥,拓宽了治疗肥胖病的思路,希望为临床治疗肥胖病提供借鉴,给肥胖者带来帮助。减肥药膳是融食物与药物为一体,具有药疗和食疗的双重效果。具体地说,药膳既发挥药物力峻效快的特点,又有食物性和味淡、可口宜人、兼补脾胃的特长,还可以食物之性缓和药物的偏性,避免药物所产生的毒副作用,既保持了食物的色、香、味,又增添了中药之特殊性和味,使药膳成为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食品,不仅味美可口,而且以膳为补,以膳减肥,再加上药膳材料易得,制作简单,经济实惠,效果明显。但减肥药膳选择必须因人而异,积极寻找分析病因病机,然后选择一种适合的药膳或几种适宜的药膳结合起来进行治疗,其减肥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