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学习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013-04-29 00:44:03李雪芸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诗文古诗文中职

李雪芸

作为教育一线的语文老师,如何提高全民族的汉语水平,如何让学生能正确地、出色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件义不容辞的事情。经过不断的实践、沉淀,我总结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言水平的几种“朗读学习法”。

一、在早读,晚读中锻炼语感

在中国的教育中,读,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在新课标中,重视诵读,可以说渐渐成为一种风气。单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诵读”一词分别出现18次和13次,从中不难看出语文新课程对于“诵读”的异乎寻常的重视。

对于中职生来说,要写长篇大论的文章,回答各种各样的问答题,他们可能会比较厌烦,没有什么积极性去做。但是,开口朗读,却还是非常容易做到的。我在实践中,把早读,晚读和平时的口语交际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懂得朗读对于提高口语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自然而然就开始热情地去执行。纵观学校同年级的学生,我所教班级的学生的语文功底和口语交际能力都比较不错。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诵读,提升文化底蕴

语文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古诗词,都是精心筛选出来的经典之作。那么,如何对经典的文言文,古诗词进行朗读教育呢?

(一)教师以身作则,重视诵读

关于诵读,巢宗祺是这样阐述的:“诵读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1.教师示范读

我所在的学校是广西的一所县级市职业学校。俗语云:“什么都不怕,就怕两广人讲普通话。”在这个背景下,要学生诵读出经典诗文的味道,教师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

在每教一篇古诗文之前,我都自读,听录音,反复诵读,甚至背诵,并且在诵读过程将容易读错的字以及难以处理好停顿的句子都一一记下来。如果学生有出现其中的某种情况,我就能及时指导他们读好。

比如在教《论语五则》,其中第四则“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其中加波浪线的字读音比较容易出错,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范读之后让学生读,再指出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学生记忆就深刻了。

2.培养优秀的诵读选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学生朗读,要消除他们的消极、恐惧心理,最好的办法是:让读得更好的同学从他们当中脱颖而出,由他们中的佼佼者来指引朗读,这更能激起兴趣,也更有成效的。在汽修11(2)班,李金城、蒋军两位同学读得比较好,我经常让他们示范读,带同学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样的方法、技巧。这一个过程无疑也起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二)严格要求学生朗读

老师、选手读得再好,也要全体学生去读、去学、去记,才能成为他自己的知识、能力。

杨再隋等专家的意见认为:“‘诵读方式,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文意境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感受到熏陶感染。”

中职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语文素养有待在中职学习生涯中得以提高。诵读,对于来自农村、来自方言区的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分两个层次要求他们:

(1)基础诵读

每节课前,学生都要预习,都必须诵读至少一遍课文,在教学新诗文前,教师范读后,由学生自己读或学生先读,再由教师进行范读。又或者是跟录音朗读。这样学生才容易明白哪些字音读正确了,哪些没读好。这样流利地朗读也才能得到实现。

(2)流利诵读

在中国几千年文化传承中,诵读是中华文化之所以能源远流长功不可没的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传承方法。古人学习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最常用的方法是诵读。现代的著名学者鲁迅、胡适之他们都在年少时大量的诵读古代诗文。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教学中,我们的教育,应该让琅琅的书声回荡在空气中,萦绕在每个人的耳边。

每上一课古诗文,读,是很重要的。古诗文,在新课标中主要的要求就是诵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学生通过读来深入地学习古诗文时,他们就不但掌握了文意,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和写作方法。而当他有感而发时,也自然而然的下笔如有神了。

三、加强课外经典诵读

从1994年起,王财贵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运动,至今经过了差不多二十个年头。许多的名人也开始关注读经。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开始大力提倡白话文,

私塾式的读书方法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近十几年来,曹禺,夏衍等一批文学大家极力提倡大家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并极力促进读经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可能大家有疑问:教材当中,已有大量的经典诗文,为什么还要额外增加经典诵读呢?我的理由有两个: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历经千年岁月淘洗流传下来的经典诗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学的典范和精华,而且更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诵读语言精练、意存高远、富有哲学的经典诗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好学精神,陶冶高雅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开阔心胸志趣,锻炼健康人格。

2.美国著名教育家B.科勒涅斯说:“语文教学的外延与内涵相等。”

学生要想得到更高的语文素养,单靠教材的学习,还远远不够。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经典诵读的环节。

我每周抽一节课来专门诵读经典。教材采用王财贵教授编的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系列教材。王财贵提出相约《论语》一百的口号:一个学期读完一百次《论语》,语文成绩给一百分。我们积极响应号召:坚持每个学生都践行《论语》一百。接着还陆陆续续读了《孟子》《庄子》《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

通过大量诵读经典,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提高,对于祖国优美的语言也能更加运用自如了。

综上所述,我认为:只要我们严格地按要求去朗读,用心去读,用心去品味,用心去领悟,就能在读中理解作品,也更容易写出表达心声的优美作品,更能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语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2002.

[2]郑飞艺.诵读的教学原理[J].语文学习,2000(6).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诗文古诗文中职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公民与法治(2020年1期)2020-05-30 12:27:48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剑南文学(2015年5期)2015-02-28 01:16:12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曹操诗文中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