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均 白珍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008)、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灾后重建中羌族文化保护措施与实施绩效研究”(项目编号:11DFWH008-2)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世均(1963-),男,重庆市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世界民族;白珍(1964-),女,藏族,成都市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副编审,研究方向:西南少数民族史。四川 成都610041
[摘要]2012年,我国的羌学研究状况与2011年相比较,反映了我国学术界更加重视羌学的研究,具体表现在研究成果增多、研究重点有所突破、研究质量有所提高,特别关注羌族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贴近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研究。同时存在着对羌学研究中微观研究较多,宏观研究较少;对文化、艺术、宗教研究较多,对文学、法律、历史、体育、医药研究较少;部分论文质量较差、低水平重复研究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2012年;羌学研究;论文述评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6-0028-10
2013年7月18日,我们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以“羌族”为“主题”检索条件,检索到2012年中国学者发表的羌学研究论文共计304篇(其中近100篇属于一般知识性文章、新闻报道或书评),比2011年的255篇多出了49篇。我们认为:2012年,我国的羌学研究状况与2011年相比较[1],反映了我国学术界更加重视羌学的研究,具体表现在研究成果增多、研究重点有所变化、研究质量有所提高,特别关注羌族经济、文化、艺术、教育等贴近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研究。同时存在着对羌学研究中微观研究较多,宏观研究较少;对文化、艺术、宗教研究较多,对文学、法律、历史、体育、医药研究较少;部分论文质量较差、低水平重复研究等不足之处。
本文对2012年我国羌学研究的状况从羌族历史研究、经济研究、文化研究、宗教研究、体育研究、体质研究、艺术研究、文学研究、法律研究、教育研究、医药研究等十一个方面进行述评。
一、羌族历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羌族姓氏、羌民族特性、羌族灾难人类学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13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 关于羌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的研究
张华的《浅析两汉时期羌族的内迁与管理》认为在两汉时期,羌族群众由于战争和求生存的原因,主动或者被迫迁入内地,促进了民族血缘的大融合。对于内迁的羌族,两汉政府采取相同和不同的措施进行管理[2]。徐学书的《略论羌族文化与古蜀文化的渊源关系——兼论羌族与黄帝的渊源关系》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羌族文化调查资料进行研究,提出今日羌族是在岷山地区以古蜀人支系冉駹人为基础,融合历史上先后迁入岷山山区的外来羌人和汉人形成的本土古老民族,与黄帝、大禹、古蜀人支系冉駹人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同时,提出了西羌源自黄帝、羌族为黄帝后世古蜀人在本土的直系后裔的创新观点。[3]贾银忠的《古夷族群的历史渊源与彝羌之羊密码解读》首先从古夷族群的历史渊源着手,阐明在史前时期曾存在过庞大的古夷系统和古夷族群。古代无论是“六夷、七羌、九氐”还是其他部落都是从古夷族群中发展分支的,他们之间存在复杂的渊源关系,目前还不能简单地界定谁是谁的后裔问题。用对比法就彝羌两民族在语言学、羊密码、服饰、习俗、乐器、宗教图画等七个方面的相近之处进行了比较研究。[4]李巧艺的《族源研究范式——以藏羌族源关系研究为例》对范式的涵义及应用、藏羌族源研究中的主要范式、建立学科的族源研究范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5]
(二)关于羌族姓氏的研究
曾晓梅等人的《两晋南北朝至隋碑铭所见羌族姓氏研究》指出两晋南北朝至隋代碑铭中保存有大量古羌人的信息。利用真实性很强的碑铭材料,结合传世典籍,梳理、归纳羌族单姓8个,羌族复姓12个,并探讨了复姓改单姓的相关问题,对于研究羌族种落、姓氏的历史变迁、社会结构、羌族历史、文化史以及各民族大融合等,具有参考价值。[6]
(三)关于羌民族特性的研究
王明珂的《民族考察、民族化与近代羌族社会文化变迁》以羌族为例,说明在近代中国发生之民族化过程,民族化后羌族的社会转型变迁,以及相对应的文化变迁。民族化后的羌族村寨族群关系的确有极大进步,但仍产生一些新问题或也有旧问题的延伸,值得关怀及设法调整改进。[7]黄辛建等人的《羌族地区的石器时代历史文化遗存》从目前已发掘的文化遗存来看,羌族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活动的轨迹。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痕迹遍及了整个羌族地区,随后出现的石棺葬则是羌族地区人类活动连续性发展的明证。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据点的形成,基本奠定了羌族地区今后人类聚居群落的基本状况及城镇发展的基本区位[8]。池翔的《想象的他族:英国传教士陶然士的羌族认知》指出英国传教士陶然士进入岷江上游四川境内的羌人地区进行传教,重新发现“羌族”,并用一套混杂着基督教和民族学的话语来诠释羌族族属及其宗教,得出“羌族”是“华西犹太人”和“中国最早的传教士”的结论,展示了一个与汉人视野下的“蛮子”完全不同的“羌族认知”。[9]
(四)关于羌族灾难人类学的研究
焦虎三的《气候、迁徙与记忆———羌族口头艺术的灾难人类学审视》认为羌族的口头艺术作品是古羌社会与历史的百科全书与口头档案,保存着不少历史上重大事件的记忆片断,其中就包括先秦时期气候的剧变与古羌迁徙之间关联的记录。在灾难人类学的审视下,通过对羌族与此相关的口头艺术作品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古羌的演化与自然生态变化之间紧密的联系。[10]
二、羌族经济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创意经济、旅游经济、民众民生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19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创意经济的研究
马琳的《基于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羌族舞蹈价值探究》认为羌族舞蹈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羌族舞蹈艺术的继承和创新,尤其对羌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对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极具现实意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使文化旅游业成为羌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同时也为羌族舞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处理好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关系。[11]夏晓红等人的《羌文化旅游开发探析——以汶川羌族为例》认为羌文化在汶川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羌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扩展,外来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经济意义与文化意义并存。针对汶川羌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期推动羌文化旅游迅速发展,从而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12]肖坤冰的《民族旅游预开发区的文化保护预警研究——以四川汶川县阿尔村的羌族传统文化保护为例》以四川汶川县阿尔村的羌族文化旅游开发为案例,根据以往同类型地区旅游开发总结的规律,对民族旅游预开发地区的文化保护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低民族文化可能遭受破坏的对策和建议。[13]周兴维等人的《发展“藏羌文化产业”的理路与策略》认为以发展藏羌文化产业来推动抢救、恢复、保护和发展藏羌文化,可以依循“文化差异-文化产业特色-市场区隔定位”的思路推进文化产品的开发,把藏文化元素、羌文化元素和藏羌文化元素同时代元素结合起来。[14]
(二)关于羌族旅游经济的研究
李清娥的《5·12震后旅游扶贫的实践效应——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开发模式分析》认为依据北川县的知名效应借助品牌优势,开发和利用地震旅游资源,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效应。“旅游扶贫”为北川县脱贫致富提供了一种范式。[15]朱华的《四川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与乡村旅游研究——以四川省北川县吉娜羌寨为例》结合北川县吉娜羌寨的受灾情况,分析了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关系,從土地利用、住宅布局、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等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的定居点建设,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走旅游增长极开发、开拓多元参与途径的旅游发展道路。[16]严澍的《羌族地区居民对灾后村寨旅游开发的态度归类研究——基于三个羌寨的调研数据》以灾后重建的羌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就羌族居民对灾后旅游开发的态度进行分类研究,有利于完善和优化当地的灾后旅游开发规划,科学合理的制定当地的旅游发展模式,为构建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氛围。[17]严澍的《文化保护传承视角下的羌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认为以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四因子论”作为羌族地区灾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模式的基础,可以构建灾后羌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主体要素和运作机制。[18]周连斌的《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选择构想》认为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选择应以成长性战略为方向,以生态环保型旅游产品开发为主要战略内容,推动羌族地区旅游业向低碳旅游迈进。[19]严婷婷的《关于羌族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几点思考》针对羌族旅游纪念品的发展现状,提出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元素及具体方案。[20]刘晓平的《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旅游工艺品开发初探》认为发展羌族旅游工艺品可以增强羌民族的文化自觉,激发羌民族和旅游者传承民族文化的兴趣,有利于羌族地区的经济建设。[21]
(三)关于羌族民生的研究
刘鑫等人的《关于羌族农民收入差异分析及增收的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在分析北川县农民收入的现状、形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持续稳定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22]王俊鸿的《统筹城乡改革背景下羌族移民生计转型研究——以四川省邛崃市南宝山汶川地震跨市州异地安置点为例》认为羌族移民的生计方式正在经历从“山民模式”到“补贴模式”和“非农模式”的转变,移民安置点的农业发展方式也将从“小农经济”转变为“现代农业”。对于从传统中走出来的羌族移民,这一转变既是造成他们当前贫困的原因,也是未来帮助他们改变现状、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23]周家乐等人的《灾后羌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包装与市场开发研究》分析了灾后羌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包装与市场的现状及问题,论述了灾后羌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包装与市场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提出了灾后羌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包装与市场开发的基本思路。[24]耿静的《迁移、社会网络和知识体系建构——四川茂县蓝店坡村震后羌族自发移民的适应性研究》认为蓝店坡村从高山下迁是羌族自发迁徙式的移民。在迁移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强化其社会网络的弹性,规避了一般移民容易遇到的风险,并建构了自己城乡之间的身份,在与蓝店坡村村民和城市居民的互动中,羌文化的知识体系发生了流变,呈现出一种逐步消融于地方差异的状况。[25]
三、羌族文化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文化综论、传统节日、民俗礼仪、手工技艺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32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文化综论的研究
韩云洁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羌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研究》从学校教育以及政府支持、羌族村寨等方面探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羌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26]邱琳的《羌族民族文化价值探析》认为羌族民族文化具有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价值,追溯民族之根、文化之源的历史价值,健康活泼、智慧美观的审美价值,讲究礼仪、率真质朴的人文价值。[27]蒋彬的《对口援建与羌族文化重建——以山东援建北川为例》作为援建方的山东既根据国家的相关意见、条例、方案的文化保护、文化重建规定进行援建,又根据自身对羌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文化的援建与重建工作。在承认羌族地区文化重建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应当看到援建后的北川羌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同质化、一体化、文化符号泛化等问题。[28]张娜的《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为例》介绍了北川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青片乡概况和羌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论述了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29]
(二)关于羌族传统节日的研究
陈兴龙的《灾后重建中羌族“瓦尔俄足”文化的发展性保护研究》认为灾后重建中对羌族“瓦尔俄足”文化进行发展性保护将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0]任萍的《震后羌族异地重建社区羌年节调查报告》指出羌年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的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灾后异地重建的羌族社区原四川省汶川县龙溪乡直台村(现名四川省邛崃市油榨乡直台村)2010年羌年节日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以深化学界对羌年、对羌族传统文化的研究。[31]王俊鸿的《文化展演视角下少数民族移民节日文化变迁研究——以汶川地震异地安置羌族搬迁前后的羌历年庆祝活动为例》认为从“文化展演”的视角观察,羌历年庆祝活动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坚持和变化在彰显羌族移民民族身份的同时,也反映了羌族移民在迁入地的文化生存策略。[32]
(三)关于羌族民俗礼仪的研究
刘海燕的《羌族物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调研报告——以理县桃坪羌寨为例》通过深入桃坪羌寨进行实地考察,对羌族物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保护和传承羌族物质民俗文化的建议。[33]李祥林的《羌族民俗文化中“卐”或“卍”字符号的多维审视》认为羌族民俗文化中的"卐"或"卍"字符号继承着中国远古文化中的"卐"或"卍",而中国文化里的"卐"或"卍"字符号又是整个人类"卐"或"卍"字文化体系中重要的一员。[34]董常保的《论羌族丧礼程式中所体现的孝文化》认为羌族丧葬仪程中有着丰富的孝文化内涵,通过释比在设灵、守灵和送灵三个礼程中的诵经,展现了羌人视亡如存、感恩和报恩、归祖送亡的朴素孝观念,具有独特的羌民族孝文化特色。[35]
(四)关于羌族手工技艺的研究
严然的《羌族刺绣的社会文化功能与传承》认为羌族刺绣由于受传承方式与环境变化等的影响,羌族刺绣面临着传承危机,探讨了传承和保护羌族刺绣的对策。[36]李锦伟的《试析贵州羌族服饰的文化内涵》对贵州羌族服饰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探讨,使人们从文化层面进一步了解贵州羌族。[37]鲁炜中的《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下的羌族传统建筑文化重构》认为羌族传统建筑融合了藏、汉等民族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从形制到功能有所演变改进,美学表现力变得更加丰富,体现了独创的特性,即便是在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下的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依然散发着其独有的光彩。[38]
四、羌族宗教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宗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宗教综论、释比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17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宗教综论的研究
赵晓培的《论羌族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认为“羌”是牛羊崇拜和信仰的组合体,代表了羌人对牛羊神灵的自然崇拜。羌族宗教是建立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的多神崇拜。羌绣以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及本民族的图腾纹样为常用的题材是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在手工艺术上的反映,表达了羌族人对大自然的爱护崇敬心情。[39]孔又专的《论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特点》认为在汶川地震灾后文化重建之际,归纳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特点,可系统呈现羌民族宗教文化独特的信仰体系,阐明羌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规律,为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做出努力。[40]徐学书的《大禹、冉駹与羌族巫文化渊源》认为岷江上游为古史文献记载的大禹故里、大禹治水肇始地和古蜀人发祥地、冉駹古国核心区及今日羌族聚居区。大禹、冉駹与羌族在岷江上游地区在巫文化上呈现的重合现象,反映了三者之间存在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41]邓宏烈的《羌族宗教信仰与藏文化的关系考察研究》就羌族天神信仰与藏族民间宗教信仰的渊源,羌族和藏族有关人类起源传说的相似与区分,羌族原始宗教信仰与佛教文化的糅合等方面对羌族宗教信仰与藏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分析。[42]
(二)关于羌族释比的研究
邓宏烈的《羌族释比图经的宗教人类学解析》认为羌族释比图经是羌族宗教百科全书式的原始图画经典。释比以“看图诵经”的方式可将羌族宗教中所有经典、知识展开诠释,是一部珍贵的研究羌族宗教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43]罗晓飞的《羌族释比法器的造型与装饰解读》指出释比法器是羌族释比祭祀活动所使用的道具,种类繁多、造型独特、装饰考究、色彩单纯、雕刻技艺精湛。释比法器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强烈的地域色调,是古羌人的图腾崇拜思想在羌族造型艺术中的内在反映和物化表现。[44]廖玲的《羌族“释比”与彝族“毕摩”的比较研究》对中国西南的羌族与彝族专门从事宗教活动、处理人们信仰事务的宗教神职人员——“释比”与“毕摩”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二者诸多共同点和相似性,同时各自也有其特点。[45]
五、羌族艺术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建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造型艺术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39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建筑艺术的研究
乔渭柏的《汶川西羌民居建筑的分布分类和空间特色》经过调研、收集、整理,从历史、地域和社会的角度对西羌民居建筑的分布、分类及空间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46]罗晓飞的《神圣与叙事——羌族民居建筑艺术解读》认为羌族民居是羌族最古老的建筑艺术形式,是羌民族文化的象征,包含的宗教信仰与自然崇拜思想是羌民族精神内涵在建筑文化中的体现。羌族民居建筑其独特的建造形式与空间布局反映了古羌人“人神共居”的宗教意识与住宅文化观念。羌族民居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感和与现实生活的依存关系是羌族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与表现意味。[47]焦凤的《浅谈羌族地区人居环境改造与羌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认为羌族建筑多依山而建,顺势而立,成为羌族的一种文化符号。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保护羌族特有的建筑形式是“5·12大地震”后永久性住房建设与新农房建设的重要问题。[48]
(二)关于羌族音乐艺术的研究
龙有成等人的《中国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结构特点与艺术价值探究》认为羌族多声部民歌因独特的历史和固有的曲目与种类繁多、形态稳定、结构完整、风格古朴等方面的特点,吸引了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特别是对它的艺术价值及保护传承等的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49]宋显彪的《试析羌族音乐“立体化”保护与传承模式》认为羌族音乐“立体化”模式将羌族音乐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与手段划分为点、线、面,强调点线面的完整结合,突出人、音乐、环境三者和谐融合、全面保护及活态传承的特点,形成集保护、传承、发展为一体的“立体化”保护与传承格局。[50]
(三)关于羌族舞蹈艺术的研究
景晓文的《羌族民间舞蹈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羌族民间舞蹈形式分为祭祀型、娱乐型和礼仪型三类。舞蹈独特的动态和韵律体现出羌族重文尚武、诚挚豪爽、热情好客的古风和特有的“一顺边”之美。[51]李祥林的《独具特色的川西北藏羌戏剧文化遗产》指出风格别具的羌族释比戏和藏族格萨尔藏戏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书籍乃至媒体中的亮相颇有限,这跟学术界对之发掘和掌握、认识和重视皆不够大有关系。[52]徐兵的《浅析羌族舞蹈步蹴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认为蹝步蹴是羌族的一种传统的自娱性舞蹈,就蹝步蹴的分布、形式与结构、分类、风格特点等作了分析,对蹝步蹴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看法。[53]
(四)关于羌族造型艺术的研究
许静的《羌族刺绣图案设计探源与分析》以羌族刺绣图案设计元素特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羌族刺绣的特点和审美价值,指出羌族刺绣设计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54]罗晓飞的《羌族剪纸艺术与民族宗教文化》认为羌族剪纸作为艺术形态在原始宗教礼仪活动中形成并发展着,其存在与表现形式是民族宗教文化的视觉再现体,是创作者个体或群体在精神意义上的图腾与象征,其神秘的象征意义和宗教文化的积极功能更赋予其作为民族艺术独特的艺术表现力。[55]罗兰的《论羌族服饰图案与当代绘画语言》从羌族服饰图案来分析当代绘画语言与民族语言的融合。[56]
六、羌族体质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体质的研究主要从医学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1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陈波的《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标准”测试结果比较研究》通过对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汉族、藏族、彝族、羌族和回族大学生参加《标准》测试所反馈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寻找体质健康状况的差异,为相关部门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体育、卫生保健制定增进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参考。[57]
七、羌族体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体育文化、体育项目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5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孔又专的《论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认为羌族传统体育的文化思想孕育于羌民族原始宗教文化,是一种民族原始宗教文化的遗存。羌族传统体育项目散落分布在高山台地中独特的羌村聚落,同时广泛融入羌区宗教祭祀、节庆礼仪、生产劳动、军事斗争等民俗及日常生产生活之中。[58]王定宣的《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分析了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59]龙正印的《羌族体育文化重建结果调查与重整机制研究》从回顾羌族体育文化在“汶川5·12大地震”后获得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和保护“非物”认识以及羌族民众体育文化自觉意识的提升等基础上,分析羌族体育文化重建成果,指出存在重建后尚需解决的问题,提出调整民族体育文化重整的新机制。[60]廖恒的《羌族推杆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探索羌族推杆的起源、特征和价值,为羌族非物质文化的繁荣、有效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参考。[61]
八、羌族文学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语言传承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7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蔡丽萍的《羌族木姐珠神话“难题求婚”母题分析》立足文化人类学、精神分析学对木姐珠神话“难题求婚”母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意义。[62]李祥林的《羌族民间文学中的女神崇拜与族群意识》认为羌族民间文学中有种种神话母题的生动体现,通过立足文化人类学,从性别研究出发,深入读解羌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神话母题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羌人的族群、社会、习俗、文化等具有重要現实意义。[63]阮宝娣的《羌语濒危型村寨语言使用现状及成因分析》认为羌族地区的麦地村和芤山村属于羌语濒危型村寨,出现了羌语使用人口锐减且呈高龄化态势、交际功能丧失、代际传承中断等特征,造成羌语濒危的因素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居住环境开放,与外界交往频繁;二是通用语和主流文化的竞争强势。[64]陈春勤的《论羌族文化对李白文学思想形成的影响》对李白生地的陇西走廊和成长地川西青莲之匡山进行地域文化特征与时代民族成份特点研究,结合其文学作品中表达出来的羌文化背景因素,证明李白文学思想的形成是受了羌族文化的极大影响。[65]
九、羌族法律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法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习惯法的作用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6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郭金福的《论羌族习惯法的社会作用——以四川省茂县羌族为例》认为习惯法在羌族乡土社会纠纷的解决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必要性。使习惯法在羌族社会发挥作用,克服因传统法文化断裂所引起的秩序缺失是羌族地区法制构建亟待解决的问题。[66]刘易平的《会首组织:羌族传统自治组织的现代恢复——以阿坝州茂县松坪沟乡岩窝寨为例》以羌族村落岩窝寨为例,认为会首组织一方面对村寨秩序有所裨益,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政府管理成本。尽管会首组织在变迁时代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依然对今日的农村组织建设有所启发。[67]龙大轩的《羌族婚姻习惯法述论》通过对方志、法院档案与口碑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羌族的婚姻习惯法自成体系,且有丰富内涵。婚姻缔结有正聘、入赘、转房、抢婚等形式,同时有同姓不婚、近亲通婚、早婚、强制包办、神灵定亲、婚姻尚财、多妻、禁止离婚、容忍性乱等原则,以维护婚姻稳定,刺激人口增长。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婚姻法强力介入,羌族的婚姻习惯法才逐渐消隐。[68]
十、羌族教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幼儿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15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幼儿教育的研究
韩云洁的《论羌族服饰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及应用》从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面对幼儿教育与羌族服饰文化进行深入分析,既有利于羌区幼儿教育的发展,又有助于羌族服饰文化的传承。[69]王玲玲的《吹起羌笛跳锅庄》认为通过听、看、唱、跳等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乐曲的民族风情,对培养学生对羌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具有积极作用。[70]
(二)关于羌族中等教育的研究
张天明的《羌族聚居区学校乡土史教学策略探析》认为为有效传承羌族文化,羌族聚居区学校的乡土史教学应采取精选教学内容,选择最有特色的羌族文化运用于乡土史教学中;构建直观课堂,追求乡土史教学语言、手段与方法的多维直观;亲临历史场境,在身临羌族地区乡土历史场境中体验历史;加强学科渗透,在乡土历史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等策略。[71]蔡文君等的《生态学视域下的羌族教育及其发展》认为根植于羌族文化的教育发展、羌族教育生态系统的重构与优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包括文化、社会习俗、语言)等因素的影响。[72]
(三)关于羌族高等教育的研究
罗晓飞的《羌族民间美术资源融入高等美术教育实践》认为在高等美术教育中融入羌族民间美术资源,既是民族地区高校地域优势的发挥和羌族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又是学校美术教育的特色发展和地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所需。应将羌族民间美术引入高校美术教育,“整合资源,创建特色”,从而推动当代高等美术专业教育与教学的发展。[73]马琳的《立足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精髓——羌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考》传承与发展本土民族舞蹈文化,高校的重要价值不容忽视。作为羌族地区唯一的一所高校和作为民族地区高校的舞蹈教育工作者牢牢把握羌族民间舞蹈与羌族民间文化土壤的天然联系,从源点出发,大力推进丰富的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较完整地体现羌族民间舞蹈全貌和羌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精髓。[74]朱世宏等人的《羌族释比抢救、保护与“羌校合作”模式研究》以保护人类文明为出发点,以空间和环境为具体条件,结合文化保护的特点,以一种互补和共赢的思维提出羌族文化与民族院校紧密结合的“羌校合作”模式,以对羌族和释比文化进行抢救与保护。[75]
十一、羌族医药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医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药物、疾病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论文5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程玲俐等的《羌族医药的生存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认为羌族地区的中草药资源是羌民族区域经济中的一个潜在优势,羌族人民有独具特色的羌医羌药。羌族医药通过加大投入,走产业化道路,并依托医药资源发展当地旅游产业,促进羌医药文化的传承对羌医药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发扬羌医药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76]古英的《汶川大地震后北川羌族人群风湿免疫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汶川大地震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病率及疾病谱的情况后,认为风湿免疫性疾病在汶川大地震后的羌族人群中有较高的患病率。[77]黄国平的《汶川大地震后一年北川干部生存质量状况调查》认为地震给北川县干部在生理、心理及环境领域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尤其以女性、羌族、年长、丧失明显和心理创伤症状突出的干部生存质量更差,持续的心理服务和其他措施应关注干部群体。[78]
由于本文搜集的论文仅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并以“羌族”为“主题”检索条件进行的检索,因此不免有些遗漏,同时我们的述评不一定完全准确,请作者和读者谅解。2012年,中国羌学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希望我国从事羌学研究的学者在以后能加强薄弱问题的研究,繁荣我国的羌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世均.2011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J].民族学刊,2013(1).
[2] 张华.浅析两汉时期羌族的内迁与管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 徐学书.略论羌族文化与古蜀文化的渊源关系———兼论羌族与黄帝的渊源关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2) .
[4] 贾银忠.古夷族群的历史渊源与彝羌之羊密码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
[5] 李巧艺.族源研究范式——以藏羌族源关系研究为例[J].中国藏学,2012(3).
[6] 曾晓梅,等.两晋南北朝至隋碑铭所见羌族姓氏研究[J].北方文物,2012(3) .
[7] 王明珂.民族考察、民族化与近代羌族社会文化变迁[J]. 民族论坛,2012(11).
[8] 黄辛建,等.羌族地区的石器时代历史文化遗存[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 .
[9] 池翔.想象的他族:英国传教士陶然士的羌族认知[J].东岳论丛,2012(4) .
[10] 焦虎三.气候、迁徙与记忆——羌族口头艺术的灾难人类学审视[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6) .
[11] 马琳.基于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羌族舞蹈价值探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3) .
[12] 夏晓红,等.羌文化旅游开发探析——以汶川羌族为例[J].旅游纵览,2012(12) .
[13] 肖坤冰.民族旅游预开发区的文化保护预警研究——以四川汶川县阿尔村的羌族传统文化保护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
[14] 周兴维.发展“藏羌文化产业”的理路与策略[J].民族学刊,2012(6) .
[15] 李清娥.5·12震后旅游扶贫的实践效应——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
[16] 朱华.四川民族地区定居点建设与乡村旅游研究——以四川省北川县吉娜羌寨为例[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3) .
[17] 严澍.羌族地区居民对灾后村寨旅游开发的态度归类研究——基于三个羌寨的调研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
[18] 严澍.文化保护传承视角下的羌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天府新论,2012(4) .
[19] 周连斌.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选择构想[J].当代经济管理,2012(10) .
[20] 严婷婷.关于羌族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几点思考[J].美术大观,2012(6) .
[21] 刘晓平.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旅游工艺品开发初探[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5) .
[22] 刘鑫,等.关于羌族农民收入差异分析及增收的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2(3) .
[23] 王俊鸿.统筹城乡改革背景下羌族移民生计转型研究——以四川省邛崃市南宝山汶川地震跨市州异地安置点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24] 周家乐.灾后羌族地区特色农产品包装与市场开发研究[J].包装世界,2012(3) .
[25] 耿静.迁移、社会网络和知识体系建构——四川茂县蓝店坡村震后羌族自发移民的适应性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 .
[26] 韩云洁.多元文化背景下羌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 .
[27] 邱琳.羌族民族文化价值探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28] 蒋彬.对口援建与羌族文化重建——以山东援建北川为例[J].民族学刊,2012(1) .
[29] 张娜.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以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2(3) .
[30] 陈兴龙.灾后重建中羌族“瓦尔俄足”文化的发展性保护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
[31] 任萍.震后羌族异地重建社区羌年节调查报告[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 .
[32] 王俊鸿.文化展演视角下少数民族移民节日文化变迁研究——以汶川地震异地安置羌族搬迁前后的羌历年庆祝活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2(3) .
[33] 刘海燕.羌族物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调研报告——以理县桃坪羌寨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4) .
[34] 李祥林.羌族民俗文化中“卐”或“卍”字符号的多维审视[J].民间文化论坛,2012(1) .
[35] 董常保.论羌族丧礼程式中所体现的孝文化[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3) .
[36] 严然.羌族刺绣的社会文化功能与传承[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
[37] 李锦伟.试析贵州羌族服饰的文化内涵[J].华夏文化,2012(4) .
[38] 鲁炜中.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下的羌族传统建筑文化重构[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3) .
[39] 赵晓培.论羌族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J].宗教学研究,2012(1) .
[40] 孔又专.论羌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特点[J].宗教学研究,2012(2) .
[41] 徐学书.大禹、冉駹与羌族巫文化渊源[J].中华文化论坛,2012(1) .
[42] 邓宏烈.羌族宗教信仰与藏文化的关系考察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2(1).
[43] 邓宏烈.羌族释比图经的宗教人类学解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2(3) .
[44] 罗晓飞.羌族释比法器的造型与装饰解读[J].艺术探索,2012(2) .
[45] 廖玲.羌族“释比”与彝族“毕摩”的比较研究[J].敦煌学辑刊,2012(1) .
[46] 乔渭柏.汶川西羌民居建筑的分布分类和空间特色[J].重庆建筑,2012(2).
[47] 罗晓飞.神圣与叙事——羌族民居建筑艺术解读[J].重庆建筑,2012(11) .
[48] 焦凤.浅谈羌族地区人居环境改造与羌族传统建筑形式的保护[J].美术大观,2012(2) .
[49] 龙有成,等.中国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结构特点与艺术价值探究[J].黄河之声,2012(14) .
[50] 宋显彪.试析羌族音乐“立体化”保护与传承模式[J].音乐探索,2012(4).
[51] 景晓文.羌族民间舞蹈的主要形式及其特点[J].大舞台,2012(9) .
[52] 李祥林.獨具特色的川西北藏羌戏剧文化遗产[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2(2) .
[53] 徐兵.浅析羌族舞蹈步蹴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J].前沿,2012(4) .
[54] 许静.羌族刺绣图案设计探源与分析[J].丝绸,2012(7) .
[55] 罗晓飞.羌族剪纸艺术与民族宗教文化[J].长江大学学报,2012(7) .
[56] 罗兰.论羌族服饰图案与当代绘画语言[J].旅游纵览,2012(7) .
[57] 陈波.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标准”测试结果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
[58] 孔又专.论羌族传统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6) .
[59] 王定宣.羌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4) .
[60] 龙正印.羌族体育文化重建结果调查与重整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3) .
[61] 廖恒.羌族推杆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4) .
[62] 蔡丽萍.羌族木姐珠神话“难题求婚”母题分析[J].四川戏剧,2012(6) .
[63] 李祥林.羌族民间文学中的女神崇拜与族群意识[J].文化遗产,2012(1) .
[64] 阮宝娣.羌语濒危型村寨语言使用现状及成因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2(5) .
[65] 陈春勤.论羌族文化对李白文学思想形成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
[66] 郭金福.论羌族习惯法的社会作用——以四川省茂县羌族为例[J].法制博览,2012(10) .
[67] 刘易平.会首组织:羌族传统自治组织的现代恢复——以阿坝州茂县松坪沟乡岩窝寨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2(2).
[68] 龙大轩.羌族婚姻习惯法述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
[69] 韩云洁.论羌族服饰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传承及应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
[70] 王玲玲.吹起羌笛跳锅庄[J].现代阅读,2012(11) .
[71] 张天明.羌族聚居区学校乡土史教学策略探析[J].教育评论,2012(4) .
[72] 蔡文君,等.生态学视域下的羌族教育及其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
[73] 罗晓飞.羌族民间美术资源融入高等美术教育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2(5) .
[74] 马琳.立足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精髓——羌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考[J].四川戏剧,2012(3) .
[75] 朱世宏,等.羌族释比抢救、保护与“羌校合作”模式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
[76] 程玲俐,等.羌族医药的生存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J].民族学刊,2012(5) .
[77] 古英.汶川大地震后北川羌族人群风湿免疫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8) .
[78]黄国平.汶川大地震后1年北川干部生存质量状况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2012(4) .
收稿日期:2013-09-09责任编辑: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