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找寻新闻最本质的能量

2013-04-29 00:44:03李淑岚
新闻论坛 2013年6期
关键词:走转改春运群众

李淑岚

虽然关于新闻之定义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纵观所有令人称道的好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事实清晰,现场感强烈,主题突出,形式引人入胜。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无疑是将有些偏离新闻主航道的传媒之风回归新闻之本位,让新闻之价值和功能在现实生活中更为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自2011年包头日报社根据上级宣传、记协等部门的要求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广大采编人员认真履行新闻工作的责任与使命,不断加强新闻队伍建设,通过深入到最基层的社区街道、学校幼儿园、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农民工家庭等地,做出了一大批真实反映基层群众百姓生活的好报道,受到读者的称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也将党报之公信力发挥到一定高度,将新闻之内涵表达得更为清晰充实。

“走”出民心民情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物质的东西。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新闻事实是新鲜的变动中的具有典型意义或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事实,而要采集到这样的事实,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刘云山同志所言“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努力使新闻队伍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使新闻宣传工作呈现新的气象”。

每年的春运是新闻的热点。2013年的春运,《包头日报》开设了“新春走基层”栏目。仅春运,记者就采写了《三个农民工的艰辛购票记》《春运守望者》《列车长:我的工作在路上》《末班车上的除夕夜》《公交力争满足市民春节出行需求》《真情温暖春运旅客》 《不一样的春运》等多篇稿件。同时,还采写了《春节,他们在寒风中看护供水管网》《坚守了32年的元宵岗》《放下牧羊鞭,生活还好吗》 《守着大棚过春节》《快递员,怎一个忙字了得》《家政季,记家政》《守护温暖的人》等30篇报道。

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包头日报》已将此项活动常态化。同时,不仅在要闻版增加基层新闻,同时将社会民生版和城市版作为关注百姓生活和倾听百姓声音的主阵地。社会民生部记者几乎全身心投入到基层报道中,采写了大量民生新闻。如他们深入农村,对牵涉农民切身利益的事件进行了连续跟踪报道,相继采写了《薯农老丁的喜与忧》《达茂旗马铃薯丰收遇卖难》《草原上种出甜西瓜》《活了78岁,议事还是头一回》《科技保姆下乡来》《大山里的小额信贷员》《西部志愿者:青春这样才美丽》等一批充溢着鲜活生活气息、充溢着芬芳泥土香气、充溢着普通人真实情感的稿件。

“转”出职责使命

作为大众传播者,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尤为重要。刘云山同志在“走转改”有关会议上指出,做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深刻理解新闻工作者的根基所在、价值所在,更好地肩负起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

事实亦是如此。记者和新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没有崇高道德感和责任感的记者,很难写出有价值的新闻;而多姿多彩的生活和憾人心弦的新闻能促使记者反思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包头日报社一位经常深入基层的年轻记者感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个名叫阿喀琉斯的英雄,是个大力士。虽然是个大力士,但是只要他的脚踵离开大地,就会失去力量。这是一个很好的譬喻。希望我们每一个记者都是阿喀琉斯,因为基层才是我们的新闻源,也是我们的力量之源。”

2013年,包头日报社编采人员在社长、总编辑的率领下,分别深入到白云、达茂、固阳、石拐等旗县区,采访农耕、畜牧以及经济园区,采写了一系列深度报道。同时,因为采访促使编采人员更多关注包头市生态建设、绿化家园工作,他们还积极投身于植绿播绿活动中,在石拐区建立了记者林种植园地。

“改”出新意新风

叶圣陶老先生曾讲,“文风是作风,也是思想风”。他号召大家要争取做个杂家,唯其杂,才能在各方面运用我们的知识,写好报道,写好文章。具体到写文章,他说:“写文章要顾到两个方面,要顾到自己,要顾到读者。自己要尽可能写得准确,鲜明,生动;对读者,要让绝大多数人念起来爽口,听起来顺耳,尽可能把要说的东西写得正确、明白,要站在读者地位着想。”这些质朴的语言今天听起来仍让人受益匪浅,很有教育意义。

会议报道格式化空泛化,一直是新闻媒体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为切实贯彻执行“走转改”精神,今年《包头日报》对会议报道进行了大幅精简,不仅篇幅有所控制,而且报道内容也发生了变化。要求对会议内容进行提炼与加精,使领导讲话凸显亲民风格、实干作风,并在稿件制作上突破常态,出现了许多角度不同、写法新颖的会议新闻,受到新闻同仁及读者的一致好评。尤其今年的“两会”报道,集中体现了该报在会议报道方面的创新与改革。

刘云山同志强调,改进新闻报道文风,关键是“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善于从群众语言中汲取智慧,不断创新表达方式,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总之,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达民情诉民意,更好地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设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是传媒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这一职责所在,回归新闻主航道,找寻新闻最本质的能量不容忽视。

责任编辑:邰山虎

猜你喜欢
走转改春运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春运”来临,古人也闹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2018将迎来怎样的春运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中国记者(2016年4期)2016-12-20 09:48:35
对“走转改”活动常态化的几点思考
故事细节语言
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08:08
让春运报道更加实用
新闻传播(2016年19期)2016-07-19 1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