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关系研究

2013-04-29 05:44吉祥华李党辉
西江月·中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知识经济

吉祥华 李党辉

【摘要】伴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经济转型从部分领域的转型进入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阶段,在这一进程中先后形成了四次创业热潮。经济转型不仅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更是与创业热潮相互推进,不断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创业活动被赋予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转型;创业热潮;创业功能;知识经济

一、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关系

(一)经济转型

1、经济转型的含义

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经济转型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也存在着从某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过渡的过程。

2、经济转型分类

经济转型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

⑴按转型的状态划分为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

体制转型是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

结构转型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⑵按转型的速度划为激进式转型和渐进式转型

激进式转型是指实施激进而全面的改革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改革。大多数学者把俄罗斯和东欧“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称为激进式转型。激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的终极目标。

渐进式转型是指通过部分的和分阶段的改革,在尽可能不引起社会震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的目标。多数学者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改革称为渐进式转型。渐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过程。

3、经济转型的特点

⑴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在谈到经济转型时,我们往往把某个时期经济在体制和结构方面的变化称为经济转型。因此在制定转型计划时往往会以时间多长、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来衡量是否完成经济转型。其实,这只是阶段性的经济转型。但是从长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经济本身时时刻刻都在追逐着质和量的提高,这种质和量的缓慢变化本身就是经济转型。习惯上我们把某个时期经济发生的较大变化称之为经济转型,即阶段性经济转型。

⑵渐进性和激进性的交叉。经济转型往往表现为时而激进,时而渐进,在某些领域激进,在其他领域渐进。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需要经济体制的创新,体现了经济转型的渐进性和激进性的交叉。

⑶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互动。在经济转型中,政府和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两种不同的力量。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基本动力,而实现经济转型又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两者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变化的条件。只有两种力量结合,双方互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转型。

⑷区域性和国际化的结合。经济转型通常是区域性经济发展措施,而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又不得不考虑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转型必须紧跟当前科技发展步伐,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动向。

(二)创业热潮

创业热潮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政策调整或社会需求等条件发生变化为某一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使得某一特定群体大规模从事创业活动的现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四次创业热潮。

第一次创业热潮发生于1978~1984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1980年第一个个体工商户在浙江温州诞生,“万元户”成为当时的代名词。这次创业热潮有以下特征:创业人员多为农村人口和城镇无业人员,经营方式为个体工商户,经营行业一般都是传统行业,如饭馆、商店、加工厂、长途贩运等;当时城市绝大多数的人还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认为“铁饭碗”是终身保障,有安全感,只有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干个体户,个体户有钱也被人看不起;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物资缺乏,钱也好赚,一些人率先成为“暴发户”,很快积累了财富。横店集团的徐文荣、希望集团的刘氏四兄弟、傻子瓜子的创始人年广久、木匠出身的亿万富翁张果喜,都是这一阶段涌现的创业典型。

第二次创业热潮发生于1985~1991年。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模式,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创业人员增加,私营经济不再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一大批有文凭、有稳定工作的人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下海”一词成为当时的热门词。本次创业热潮的特征是:形成“全民经商”之势,在大学校园出现了“练摊儿”的学生;创业者所从事的主要是服务业和科技产业等。被誉为“亚洲最佳商人”的柳传志、新时代“革命家”的宋朝弟、“WPS之父”的裘伯君及声名显赫的史玉柱、姜伟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业的,可谓是这个时代的创业英雄。

第三次创业热潮发生于1992~2002年。这十年里,以邓小平南方考察为发展契机,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降低了企业经营者做“老板”的门槛,“1元钱”办企业成媒体头版头条。本次创业热潮的特征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下海”人员猛增;下岗人员中以创业实现再就业的人员有所增加;所创办企业规模较大,创业者所从业的范围涉及金融、房地产、教育等。从这个时期开始,新创的企业不再仅仅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粗放式的产业,大批高新技术新企业诞生并迅速在行业内取得优势地位,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加快了科学技术从实验到应用的转化。在高科技企业兴起的同时,原有的作为创业代表的温州企业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概念,在全国企业界迅速得到响应。

第四次创业热潮发生于2002年至今。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进一步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本次创业热潮的特征是:高科技领域成为创业的热点,大批“海归”创业成为了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个特色,比如百度公司总裁李彦宏,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等;大学生创业逐渐地被社会所接受。近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生的人数也急剧增加,其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生创业对于提升其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的关系

经济转型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在伴随着经济转型的知识经济时代,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创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转型是创业热潮兴起的深层次原因。经济转型的过程为创业热潮的兴起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一方面,伴随着国际化的改革,中国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为创业热潮的兴起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另一方面,当前经济转型进入到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一部分原政府承担的社会、经济职能由市场中介机构承担,创业者依法创办这类中介机构,在政府监督下承担这些职能,有利于在市场中介领域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所必需的服务体系;同时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防止垄断、促进市场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相互推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创业热潮的兴起使网络等通信手段更加发达,知识的生产加快,同时,知识的传播、知识的转移速度也得到加快,人们能够更广泛、更及时地实现知识、信息、资源共享。创业热潮的积极作用又反过来要求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为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环境,因此经济转型与创业热潮是相互推进发展的过程。

3、经济转型的过程与创业热潮还在持续。当前,我国的经济转型从部分领域的转型进入到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阶段,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呈现为整体性的加速跃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也在加快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步伐。同时伴随着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领域掀起新的创业大潮被称作是“第四次创业浪潮”中的亮点,由此可见,经济转型的过程与创业热潮还在持续。

二、创业活动的功能

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创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提供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先进技术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提高等方面。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创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充分发挥才干,实现人生价值;积累财富,满足个人对物质的追求欲望;回报社会、贡献社会等方面。

创业活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它具有以下属性:

第一,创新性。创办一个企业对社会来讲不是一件新鲜事,但对创业者来讲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里所谓的创新,是指创业者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所从事的几乎完全是新事物、所解决的几乎完全是新问题,新问题的解决需要创业者的智慧和能力,需要创业者的创造思维。

第二,风险性。创业活动是有风险的,创业成功将给创业者带来喜悦,创业失败给创业者带来的则不仅是沮丧,还有财产的损失、信心的丧失。如果只考虑到创业风险就不去创业,那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创业成功偏爱于那些细心大胆、勇于面对风险的勇敢者。

第三,利益性。创业者的创业活动也许出于多种目的,但根本的动力是获利,这也是创业者的共同心愿。没有利益驱动,人们就不会冒着风险去创业,创业过程中获利的多少,也是人们衡量创业者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第四,艰难性。任何创业过程都是艰难的,尤其是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往往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甚至倾注大量的心血,创业才能成功。所以,创业者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

三、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创业的重要意义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含义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运营为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业为龙头产业、知识经济为新的经济形态的时代。

(二)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创业的重要意义

1、创业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业工作,把全民创业摆在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要关注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鼓励创业,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创业是增加就业的必然要求。创业是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就业离不开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任何一个社会,其创业者越多,其生产要素组合就越丰富、活跃,就业也就越容易。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研究美国经济与就业关系时发现,创业型就业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德鲁克开宗明义,分析了1965年到1985年间美国的就业结构,发现美国年龄在16~65岁之间的人口从1.29亿增加到1.8亿多,增长了38%,同期就业人数从7100万增加到1.06亿,增加了约50%。德鲁克指出,所有这些就业岗位,基本上都是由中小企业所提供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创业对于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3、创业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知识经济的兴起,使知识上升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智能资本”成了最重要的资本,在知识基础上形成的科技实力成了最重要的竞争力,知识已成了时代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以高科技信息为主体的知识经济体系,其迅速发展令世人瞩目。

4、创业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创业能够在增加社会财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提供就业岗位,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实现先进技术转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提高;充分发挥才干,实现人生价值;积累财富,满足个人对物质的追求欲望;回报社会、贡献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创业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王本贤.大学生创业基础与实践[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3.

[3]杨安.创业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李纲,张胜前.大学生创业指导[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5]常桦.成功创业指南[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6]崔东红.创业·创新·创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7][美]库洛特克,霍志茨著,张宗益译.创业学——理论,流程与实践(第6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郑冉冉.成功创业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

[9]蔺华.科技型企业核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

[10]景云祥.全民创业:概念框架、核心要素及生成路径[J].江汉论坛,2006(3).

[11]李乾文,张玉刹.外国学者论我国创业活动的特征与创业研究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7).

[12]陈震红,董俊武.国外创业研究历程动态与新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策略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京津冀社会工作协同背景下再就业策略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视界
浅析知识经济条件下的高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