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过去了,乌克兰首都基辅以北130千米的切尔诺贝利依然是“灾难”、“死亡区”的代名词。然而,就在这片令人闻之色变的禁区里,由于人类活动的退出,野生动物反而保持着勃勃生机,且迄今未发现变异物种。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爆炸,大量强放射性物质泄漏,数百万人受辐射影响,酿成迄今为止全球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那么,如此强大的杀伤力,为何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不受核辐射影响,成为待解之谜。
高辐射下,野生动物不减反增?
日落时分,一辆大巴车在普里皮亚季河桥上停下。一行人走下车,靠在锈迹斑斑的桥栏上侧耳倾听。河水缓缓流淌,岸边草木葱郁,不时传来鸟鸣。
鸟类学家保罗·戈留普听出了黄 、黑顶林莺、画眉鸟、戴胜鸟、云雀和布谷鸟的叫声。他兴奋地叫道:“果然如我所料!听到那声音了吗?那里有一只丘鹬。”
桥下,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吞食蚊虫,一只河狸警惕地游回巢穴。河水上游,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筑在落日余晖中投下的黑色剪影,仿佛提醒着这群“观光者”:这里并非纯净的原始森林,而是距离当年事故发生地不到3千米的辐射重灾区。这水,这桥,这花草鱼鸟,甚至小小的蚊虫,都有放射性。
科学家广泛认同,由于远离人类活动的干预,在过去20多年里,切尔诺贝利周边隔离区实质上已成为欧洲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安居着狼、熊、野牛、驼鹿、野猪、山猫、狸和野马等野生哺乳动物,还有多种鸟类、蝴蝶和爬虫,其中不乏珍稀或濒危物种。
动物们是怎么做到的?
令科学家不解的是,这些半衰期长达数十年的辐射物似乎没有对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造成太大影响。动物为何能在充满核辐射的生态环境下保持生机?科学界尚无统一定论。
以美国得克萨斯理工大学放射生物学家罗恩·切瑟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核辐射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远比不上人类活动带来的破坏力。
切瑟和同事研究发现,切尔诺贝利地区野猪数量在最近20多年迅速增长,达到核泄漏前的10至15倍。此外,对该地区野狼、兔子和驼鹿等动物的基因检测显示,核辐射没有引发可遗传的基因变异,动物自身的基因修复功能或许是原因之一。
不过,这一观点遭到南卡罗来纳大学生物学家蒂姆·穆索的反对。他认为切瑟的研究方法有误,低估了核辐射对动物的伤害。
穆索和同事研究发现,在核辐射发生后初期,切尔诺贝利地区的一些鸟类,如麻雀和金莺,出现过羽毛失色,脚趾、喙和眼睛畸形等情况。此外,相比辐射水平偏正常的区域,高辐射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要低一半以上,而大黄蜂、蟋蟀、蝴蝶和蜘蛛的多样性也有所降低。
对于上述争论,乌克兰生物学家维什涅夫斯基倾向于认同切瑟一派的观点。他根据自己多年来所见认定,隔离区内鸟类的数量和种类都不减反增,一些先前从未出现过的濒危鸟类,如蓝山雀、雕鸮和黑鹳,如今在这里栖息。
他还强调,当地从来没人亲眼见过基因变异的动物“怪胎”。他认为,这是自然界物竞天择的体现,因为那些受到辐射的不健康胚胎通常在母体中就夭折,即便出生,也会迅速死亡,或被食物链上端的捕食者猎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