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宏
摘要: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小学心里特点并与学习活动的特点相链接,分析出小学生学习活动有其特殊性。为使小学生的教学机制得以更加完善,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能,需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着手,从教与学两方面完善其教学机制。重视教学目标的达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大程度的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特点 教学机制
课间十分钟是按国家教育部规定而制定的,课间十分钟的利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面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深刻的变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间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是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学生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促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课间十分钟是学生最快乐的时刻,是学生的自由天堂。它能让学生的大脑和身心都得到放松与休息,课间十分钟具有调节疲惫状态的作用、陶冶情操的作用、促进人际交往的作用。
一、调节疲惫状态的作用
学生自早晨进入校门就是两点一线的活动,要么在班级上课要么是课间十分钟在课外活动或继续停留在班级。一天下来在教室坐几个小时的时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况且小学生承受能力比较弱,小学阶段的心理特点:小学生正处于易动、贪玩的心理状态,小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不会太长,因此要好好利用课间十分钟,做好课间的调节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下课身心全部放松,寻找属于孩子的天真快乐,上课时才能将身心全部投入课堂。
(一)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课间十分钟对于小学生来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分钟小学生可以进行自身调节,调节疲惫的状态,让运行一节课的大脑进行休息,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课件十分好比是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课间能否得到真正的身心的轻松,是提高下一节课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所以明智的老师不会在已经下课还讲个滔滔不绝,尽管老师讲的再怎么投入,其实学生的心早已飞往操场去奔跑了,你如果真的聪慧莫不如把十分钟还给学生,你给他十分钟他会还给你一个精彩的课堂,这不正是你所需要的吗,何乐而不为呢?相反如果你占用十分钟,十分钟你并不能把所有的精彩内容讲出来,而会因为你的占用令学生反感,会讨厌你,试问如果学生讨厌你,还会喜欢这一学科吗?其实你是想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如果你这么作正好弄巧成拙,不但没有达到你本身的目的让学生成绩提高还影响学生心情,会连带影响下一节课。
(二)课间十分钟调动学生的课间积极性
当下课铃音响起教师就应停止讲课不管你是否讲完,你应面带微笑大声的告诉同学下课了,属于你们的时间来了,也许只因你的一句理解的话,学生会感动,学生会默默的说这老师真好,爱上你从而爱上你的学科,学生会认真的学习他喜欢的老师的科目,教师可以在课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跃起来,让学生放松,缓解紧张疲惫的心情,下课就应忘记课堂,痛痛快快的玩个够,去室外尽情的奔跑,尽情的喊叫嬉戏。不要让这枯燥感染这些嫩绿的树苗,课间应学生总够的阳光与水分,让学生充分吮吸这十分钟,十分钟的快乐会给你一个欢快的课堂。
(三)课间十分钟的安全教育
“课间”十分钟是学校安全工作容易出现盲点的时间,而这段时期恰恰是突发事件发生的高峰期。课间十分钟的放松身心,奔跑、嬉戏十分重要,但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身体健康才是获得知识的根本,所以加强小学课间安全教育也是不容质疑的,教师在下课时应提醒学生不要做危害身体的事情,不故意拥挤,上下楼梯靠右走,上下课通过楼梯过道时,不要打闹、不要攀爬树木、篮球架、在玩体育器材时要注意安全,由于小学生心理特点对什么都好奇又好胜,不管什么都想比出个高低,看谁最厉害。而由于记忆特点老实说什么都忘得快,所以班主任老师要每天强调,说出它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强化小学生记忆,明确告诉学生这个是你不应该做的,千万不要去做。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小学生的安全都是十分重视的,所以你千万不能忽视要加强安全教育宣传,给学生看一些图片,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自己意识到那是危险的事情。课间为了加强安全教育老师可以让同学轮流当小组长,让同学自己抓安全,管理打闹和一些不安全不文明的行为!组织同学一起游戏,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这样也还可以提高学生管理和组织能力。
二、陶冶情操的作用
课间十分钟其实很短暂但是很重要,十分钟你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解决私人问题,十分钟会让人心情愉悦。
(一)阅读书籍
班级可以放一个书架,放上一些同学们都喜欢的书籍,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书籍,有教育意义得书籍,如《古诗三百首》、《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好孩子画报》等,还可以订一些与学习内容同步的报刊,同学们感兴趣的书籍这样同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阅读会使同学们增加知识,开拓眼界,丰富想象,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放轻音乐
音乐是生活中的调味剂,优美的音乐让人心情愉快,激发人的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正如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一样:“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欢快的音乐会给你带来美的享受,身心的放松,享受音乐的同时你轻闭双眼可以缓解眼部疲劳,音乐可以消除烦恼,增加美感,丰富课余生活。
(三)课间活动
久坐对身体会带来危害,另外现在小学生肥胖人数也不断增加,就是因为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吃的多了,而越来越懒,不爱运动所以导致肥胖人数增加,课间应倡导学生去室外做一些适量的活动。如跳绳、踢毽子、丢沙包、跳皮筋、散步,还可以做一些集体活动,适量的活动可以降低肥胖率,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展的渐进期,适量的课间活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从而达到健身的目的。课间跳一跳,蹦一蹦,身体更健康。一节课40分钟坐下来很累,关节都僵硬了,课件活动可以活动关节肌肉促进骨骼生长从而促进小学生的生长发育。
课间活动在室外可以接受日光照射,人每天都要吸收充足的阳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太阳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有利于小学生身体发育。
三、人际交往的作用
课间十分钟有促进人与人相互交往的作用 增进人与人的了解,增加感情。
(一)师生之间沟通
课间十分钟为师生交流搭建了平台,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给孩子一个亲近老师的机会,他们会回报你更多的惊喜。课间老师可以和同学一起做游戏,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要带给孩子压力不要以老师的身份跟孩子交流,要以朋友的身份亲近学生,课间活动是观察学生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课间老师与学生便不应是师生关系,而应是朋友关系,课间教师应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课间师生的交流可以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以便与更好的教导学生和帮助学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教育。课间是对学生最好的了解时间教师可以利用组织课间活动的机会,对学生的自控能力、人际关系、团体精神等综合素质进行观察,这样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干预和矫正。真正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用一颗平等的心去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就很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同学之间沟通
课间给小学生提供了与同学交往的机会,使学生学会了怎么样与人交往,使小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交往要相互尊重,你怎样对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课间是属于学生的一片天地由学生自己做主,给学生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交流课上的疑问或一些感兴趣的事,同学之间的交流可以解决不能跟老师或家长说的烦恼,把不开心的事跟同学说一下发泄出来可以放松自己,缓解心情。和同学在一起还可以取长补短,以最优的一面展现自己,课间可以促进学生之前的交往,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结,调节学生的精神面貌,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海平.《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浅探》2007.12月版第1页。
[2]卢志东.教育论文:《单亲孩子的心理状况和亲子关系的培养》2006-4-6原著。
[3]胡德海:《教育学原理》, 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刘捷:《论离异家庭环境导向及对其子女心理的影响》广西公安管理千部学院学报,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