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梅
生成性课堂,简单地说,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以及生生互动产生和形成的课堂。它是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教师要树立交往互动的教学本质观,培育教育智慧和教学机智,大胆突破提前预设的场景、程序、效果,充分把握和发挥课堂生成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独特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构建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为和谐统一“提前预设”与“动态生成”这对看似矛盾体,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努力。
一、突破预设教案,随机动态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我理解:课堂教学是需要“预设”的,一定的预设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但是课堂教学又不能拘泥于预设,应设置一定的空间,给予一定的弹性。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在课前预设基础上通过激励、引导、提升,生成出师生之间的热烈交流,以及学生对课堂的更深理解、对学习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生成是语文课堂的活力所在。从预设到生成的过程,就是师生发挥潜力、表现个性、愉悦心灵、提升素养、抒发诗意的心灵历程。
事实上,在课堂中往往是教师课前备课很充分,预设似乎很好,但在实际教学中,预设往往跟不上变化。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与学生对话时,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跳出我们预先设定的框架,令我们措手不及。所以,每一节课都是对预设的突破,能否现场生成,其实就是在考验教师是否具备驾驭课堂的智慧。生成的课堂也许较预设的课堂会“乱”些,但它更加尊重学生的思维,因而也往往更加受到学生的欢迎。
例如,在教学《 严监生 》时,我的教学预设是:抓住中心句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体会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贪婪本性,从而引起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然而,教学中,有学生出人意料地要求通过课本剧表演,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没犹豫,当即同意。只见那位学生兴奋地走上讲台,通过传神的表演呈现了严监生的形象,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一个预设的改变,却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体会了课文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并且生成出了师生关系的平等对话,使课堂气氛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所以说,当课堂上出现课前未曾预设的内容时,教师应推动机械的预设教案走向随机的“动态生成”,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个发现者,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和认知的升华。
二、接纳教学意外,顺势动态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因此,教师应该接纳和珍视教学中的意外情况,把它建构生成为“高效的教学环节”,从而开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意境。
课堂上的意外亮点,集中体现在学生的发言上。课堂上的倾听,往往能让教师抓住个别学生的智慧火花,及时转变思路,引导全班一起学习,脱去预设的僵硬外衣,演绎出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例如,在一次语文课上,教室里突然飞进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它惊恐万状地落在讲台上,瞬间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秩序。学生们开始小声议论:有的说“把它关进鸟笼”,有的说“怪可怜的,快送医务室吧”……我没有打断学生的议论,而是让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下,学生们立刻兴奋起来,他们各抒己见,不仅训练了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当他们宣泄完对小鸟的关注后,接下来的学习效率反而更高了。相反,如果无视这堂课的意外情况,学生分心了,教学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
诚如苏东坡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无法预约的,才是更加精彩。教师要善于巧借“东风”,合理利用意外送来的“及时雨”,敏锐地捕捉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抓住学生这种稍纵即逝的灵感,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更加丰富、灵动,带来“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神奇感受,从而收获更多意外的惊喜。
三、激发独特体验,自觉动态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而不是一味地迷信教师、迷信教材。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预设一个课堂框框,对学生采取统一要求,致使原本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变成严格执行教案的固定程序,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压抑,体验不到学习的真正快乐,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也随之消失殆尽。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异的,他们有自己的智力强项,也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所以,受限于个人的年龄心理、认知水平、生活阅历等不同,必然会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体验不尽相同。因此,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中,不要死抱“预设”,而要努力去激活学生的独特体验,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随着文本产生思维交锋,对课堂上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体验到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享受,从而对学习内容有新的发现、对学习方法有新的创新。例如,在教学《 三个儿子 》这一课时,我注重避免预设说教式做法,不灌输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涵,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在尊重文本价值的情况下谈独特感受”的策略,引领学生与课文进行“真实的对话”。我让学生思考“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课文中,在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只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第三个儿子主动帮妈妈提水,只有他知道替父母分忧,所以他才是妈妈“真正的儿子”。这个答案,在学生心里引起了共鸣,他们也由此明白了课文的主旨: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要学会体贴孝顺父母。
实践证明,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步骤时,要把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才能实现学生独特体验与课文价值取向的和谐统一。
四、发挥作业效益,拓展动态生成
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之一。一直以来,作业的内容、形式都由教师统一规定,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等方面,导致作业陷入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学生是完成作业的主体,不同的个体对事物的体验、兴趣是各不相同的。在布置作业时,我坚持围绕“作业为检测有效教学而布置”这一要求,避免封闭性习题的答案唯一,努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运用多种思维方法,获取多种结论。
例如,在教学《 三个儿子 》这一课后,我分层次设计了这样的课后作业:(1)分角色朗读。(2)演故事(要求丢开书本,理解每个人物的内心、语气、动作)。(3)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三道题,(1)和(2)为选做题,(3)为必做题。学生自愿组合,或读书,或排演。这样的安排,就把原先程序化的作业变为生动有趣的活动,把抽象的文本转化成一个真实的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作业,既为课文的学习提供了生活的体验,又提升了情感和价值观。
所以,在布置作业环节上,教师可以突破课本的预设,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语文能力的发展,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只有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二度开发”,对一些习题进行变动或调整,编制出适合学生需要的、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才能把课堂教学的效果延伸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生成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总结,培养自己的美德、理想和情操。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唤醒学生学习激情,而不是灌输;更多的是引领学生深入体验,而不是强制。通过灵活驾驭课堂各个环节,把规则的预设转化为灵活的生成,使提前预设与动态生成紧密结合、和谐统一,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断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作者单位:漳州市长泰县农场中心小学,福建 漳州,3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