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刚淮
在假期校长研讨班上,培训学校的教授提出了一个讨论话题:“说说校长职业生涯中,哪种经历对自己成长促进最大。”各位校长结合自身实际,纷纷发言。有的认为实践出真知,实践锻炼对自己的成长帮助最大;有的认为学习作用最大,学习经历能使得自己带动学校一步步发展;也有的说课题研究对自己的帮助大,通过做教育和管理的课题研究,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校一步步成长起来……校长的经历不同,发言的角度不同,观点不一。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平台能切实帮助校长迅速健康地成长。
一、实践平台
教育和管理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脱离了实践,许多的理论思想再先进,也都是空中楼阁,无法指导和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行为和管理行动中去。作为一名校长,拥有教育和管理的实践舞台是最重要的成长机会。学校管理的实践包括教学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科研管理、环境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理念提升、师生关怀、校外交际等。这些实践经历看起来繁杂累人,但其中隐藏着丰富的教育管理规律,等待着潜入其中的人去发现、去提炼。如果校长缺少真干、实干、苦干、恒干的打算,做事浮于表面,凡事“大概”“差不多”就行了,那就难以了解学校管理的奥妙,由此作出的判断、决策和指挥也常常是混沌乃至错误的。这样的管理便是危险的。我们常说一名教师马马虎虎备一辈子的课,教一辈子的书,其教学水平便只会停留在他最初几年的教学经验基础上。
我们发现有些校长把上司的委任当作厚爱与知遇,倍加珍惜,更理解为自我学习成长的平台,积极探索,磨砺自己。持着学习锻炼心态的校长,以培养师生发展学校为责任,以探寻管理科学为方向,以提升自我、发展自我为目标,以此心态孜孜探寻摸索学校管理的真谛,他们对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理解是深刻的,他们的一年经历抵得上那些混日子的校长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经历。他们的发展不用说是健康快捷的,其在学校师生发展和学校建设上一定会取得良好的管理业绩。
教育主管部门应深刻认识到管理实践对于校长成长的重要作用,对校长做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分专题让校长汇报学校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改进措施,以此促进校长深入学校管理的各个条块调研和分析,以不断解决当下管理中的痼疾;二是适当调换校长到不同的学校,让他们熟悉不同师生背景和不同文化传统的学校,通过实践对照,以期促使他们在比较中发现教育和管理更加本质的规律,提炼出自己更为成熟的管理理念和实践经验。
二、学习平台
客观来说,现时的校长基本上都是从教师中选拔出来的,“教而优则仕”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选拔方式的好处是专家引领学校发展,内行人领导学校。但也有一个先天不足的问题,即教师缺乏科学管理的常识和经验。学校管理需要进行“调研—决策—执行—检查—评价—奖惩”的流程,学校管理的教师群体是知识分子,具有不同的心理特质,需要懂得必要的管理心理学;学校管理的学生群体是未成年的人群,所有管理、督促、检查、奖惩等需要具有爱和教育帮助的内涵。然而有些校长只是学科教学优秀而缺乏对教育宏观把握的视野,更不用说将教育和管理都能有机融合的智慧和经验了。因此,必须加强学习和培训,唯有学习,才能将教育和管理之间的壁垒打通,在校长的头脑中建构起学校管理的系统知识。
校长的学习,从学习形式来分,有自学(如研读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方面的理论著作、报纸杂志),也有集体培训(如校长入职培训、校长高级研修、校长国培班、教育家培训班学习等)。从学习内容来分,有进行教育管理方面的学习,也有对教育理论方面的学习,还有对自己任教学科的教学研究和学习。从学习方式来分,既有文本学习,也有现场观摩,甚至可以去见习和实践模仿。从学习地点来分,可以是校内学习,也可以参加校外学习,甚至可以到境外考察游学。现在国家和省市区都非常注重教师和校长的培训,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都非常多,组织的学习活动非常丰富。作为校长需要珍惜机会,虚心学习,孜孜以求,汲取营养为我所用,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有效地改进学校的管理。
三、研究平台
学校管理是实践性的岗位,同时也是理性化思考占据主导地位的岗位。学校的资源丰富、事务繁多均需要校长去指挥和协调。所以,校长最需要冷静思考,从宏观的角度来俯视教育和管理的现象,从中寻找到问题和规律,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这就要校长跳出学校看管理,以研究者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管理实践,以此总结反思自己的学校管理中的是非对错,从而不断改进,不断提升,让学校管理逐渐趋向正确的方向。
校长应以学校为实验田,以学校的教育和管理实践为研究路径,将常规管理科研化,将教育科学研究和管理探索常规化,这是非常理想的学校管理状态。其实,作为校长想要带领学校发展,不一定要在形式上进行怎样的搭建,更主要的是进行实际的推动和践行,碰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最切实的行动研究,比如有些学校就是通过平时的行政办公平台,切实地研究解决每周遇到的问题,就是通过一切的教育管理实践活动,致力于学校德育实效和教学效益的提升,学校因此而一步步发展为优质学校。
四、交流平台
校长拥有了一定的教育管理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产生一些教育新思想、新理念后,其实最需要进行碰撞和交流,希望能在与同行的交流中找到共鸣和新的发展思路。所以,校长之间进行适当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校长的成长来说,交流既是对教育管理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提升,又是校长开阔视野汲取营养的学习机会。校长的交流平台其实是一个抽象的立体的结构,不同的分类不同的组织形式往往目标指向不同,交流的目的效果也都不同。比如组织校长之间进行交流,同是校长身份,相同的语言就比较多,讨论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都是彼此之间的共同问题,各人的实践探索便具有彼此启发借鉴的价值;组织校长与教育管理的专家、教授进行交流,就能打通实践与理论之间的信息渠道,互相验证和辨伪,互通有无,从校长角度说,则能从专家、教授那里寻找到教育管理实践的理论依据,审视对照自己的管理实践中的错误与创新,还能从中释疑解惑,解决困扰自己多时的管理问题,思路视野为之开阔。
校长的交流平台可以是座谈会,人人都可以发言讨论;也可以是讲座论坛,由一些造诣深厚、经验丰富的专家、名校长作专题发言,围绕一些话题进行一些辩论;有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还经常性地举行一些管理类的征文竞赛,组织管理类的课题研讨会,联合电视台、广播电台进行名校访谈或者教育论坛,出版学校管理方面的论文案例集,出版内部教育报刊如教育通讯、区域教育杂志,建立区域教育管理网上论坛或者QQ群等,也会倡导和鼓励校长积极地撰写教育管理论文,投稿给正规的教育报纸杂志,进行更广泛的交流。我们放眼发现,在全国范围内教育名师、名校长的发展存在极不平衡的状态,有些区域能涌现出许多名家,有不少区域却常常寥若晨星,而细谈起来便会发现,有些区域的名师、名校长之所以多而且活跃,是因为他们所在的区域在教育和管理交流这方面的平台和机会很多,他们交流管理心得已然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了。可见,名师、名校长的交流意识固然有教师自身主观上的差异,也确实需要一定的交流平台和交流活动的推动。
五、竞争平台
竞争与合作是推进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推进人自身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校长的发展,也应该适当引进竞争机制,让每一位校长都具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通过竞争使得每位校长摆脱慵懒的束缚,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积极奋进的姿态以此推动其不断地提升自我,带领学校阔步向前。客观地说,校长也是普通人,有着正常人的各种积极和消极的思想、情绪、欲求等,但显然过于消极的因素对于校长的发展影响是不利的。尤其是在现行事业编制式管理的背景下,校长的聘任又是相马式的选聘,校长的成长进步跟其晋升并没有明显的正相关的联系,评价校长业绩的主管因素过重、选聘过程的不透明等因素,都使得校长之间缺乏健康明晰的竞争环境。对此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搭建公平合理的竞争平台,通过切实的机制来推动校长的发展。比如有的地方采取的校长职级制,以学校发展和校长发展的双重维度来衡量一位校长对学校发展的推动,以此客观评价一位校长的业绩,给以责、权、利相当的报酬待遇。有些地方采用面向全省、全国招聘校长的方式,以引进人才来打破平衡,搅活和带动本地教育的发展。笔者认为以上这些都是促进校长健康发展的有益尝试。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江宁分校,江苏 南京,2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