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峰 任海英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在新课改中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它更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儿童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的教育。它是由原来的品德课、社会课、历史课合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具有学科内容多、涵盖广、综合性强的特点。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也不断深化,有一些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转化难度,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呢?根据这些年的教学探索,我们整理归纳了一些帮助学生克服难点的小技巧,不妨试试。
一、学习方法
1. “六要素”学习法。所谓“六要素”就是我们所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意义)的模式。对于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关于历史性的知识可以采用此方法,特别是历史性故事的小段子。引导学生学用“六要素”学习法,根据要求进行罗列,对号入座。例如,“九·一八事变”教学,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东北驻军北大营和沈阳城;人物:中日双方军队;事件起因:日军炸毁铁路诬告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经过:日军发动进攻,中国军队未进行有组织地抵抗;结果:东北三省沦陷;日军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
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繁琐的内容也就变简单了。与其相类似的内容还有平型关大捷、三元里抗英、南京大屠杀等等。
2. 串联法。是指将相关联的事件串联起来,连续记忆。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同样是日本侵华事件,前后有着密切的联系,串联起来不仅有助于记忆,而且能使学生看到日本侵华事件的始末和本质,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3. 归纳法。指的是由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这种方法主要是对收集到的既有资料加以抽丝剥茧的分析,最后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同一时期、不同内容或事件的问题,在掌握中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存在的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归纳法。把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就可以清晰、有条理,学生也就一目了然了。
4. 对比法。通过比较使双方形成鲜明的对照,互相衬托,所以这种方法特别能突出事物一方面的性质。学生了解其差异性,并逐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四年级“会变的价格”的教学,哪些因素能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引起商品变化的诸多因素,如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质量不同等。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后,在购买商品时做到心中有数。
二、教学原则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不仅仅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同时也是多种认知、情感、能力的综合,虽然课堂上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认知,但是要促进情感内化,教学中还要注意遵循如下原则:
1. 趣味性原则。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识能力,但是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能力并不强,随着大量知识的涌入会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所以,要尊重儿童的天性,使知识的呈现过程趣味化、生活化,易于儿童接受。
2. 灵活性原则。对于教学大家都知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而实际上,对于学生学习也是一样的: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同样的方法,对于这个孩子适用,而对于另一个孩子却不一定行得通。所以,我们依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地使用教学方法,不能用以上方法生搬硬套,桎梏了孩子的思维。
3. 教育性原则。品德与社会课虽然综合展现了多方面的知识,但学习这些知识却不是它的首要目的。这些知识只是一些例子,它最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无论我们运用哪些方法,学习哪些内容也都只是一个承载形式,最终要看学生在这过程中是否受到了该有的教育,在自身品德修养上有否提高,否则,记忆再多的知识都是无谓的。
其实,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的东西最后还是要真正落实到学生平时的生活中,所以要注意课外的延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