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我曾有过一段参加高中数学竞赛的“职业生涯”,巅峰时期的我排名在全美高中生的第25名左右。当时美国大约有1500万名在读高中生,这意味着我的数学能力是十万里挑一或是百万里挑一的。我至今还记得那种意气风发的感觉。
头脑上的优势能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其中之一便是能让你充满自信。我很爱读书,但我并不是书呆子,喜欢社交,朋友们也很多。同样,我认为自己能胜任任何学科的科研工作,并能利用自己十万里挑一的数学水平解决大多数科研问题。后来,我不再满足于在各种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大奖,取而代之的是,我比任何人都更加积极地参加跳级测验。现在回想起来,高中四年充满了乐趣,尽管我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优秀,但我依然在大多数领域做到了出类拔萃。这样的成绩和自信,使得我日渐成为了性能卓越的考试机器,学术王国似乎也离我越来越近。
不管怎样,这种自信都能带来积极的效果,而在各类竞赛中获奖也让我领到了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些都是我日后求职的砝码。毕业后,我如愿获得了光鲜亮丽、报酬颇丰的工作。
通常情况下,聪明的头脑是上天的恩赐,然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1.我认为生活中只有脑力活动和学术研究才是正事,而像友情、运动之类的事则无足轻重。
人们经常过分重视自己的长处,而过分地轻视自己的短板。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想法真是很糟糕。一叶障目,似乎是很多天资聪颖的年轻人都会犯的错误。
2.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瞧不起那些比我笨的人。
我在学生时代经常以智商为标准,将周围的人分为三六九等。当时,我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后来,在同班同学中我的真心朋友越来越少。我试着不为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后悔,但我真的希望那时能有个人给我泼泼冷水,让我保持冷静。
3.我认为我有着十万里挑一的数学水平,于是我也拥有了十万里挑一的智力水平。
可是,智力测试表明,我的智商与99%的正常人一样“正常”。现实生活也告诉我,在社交和道德要求上,我有时甚至连普通人也算不上。我耗费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学会直面这个现实。一个人只有不断经历这种心理落差才会成熟起来——尽管我脆弱的自尊心一度被刺得生疼。
4.我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我必须表现得越来越好。
当被冠以“聪明人”的称号时,很多人都会认为那些难题到你手里便会迎刃而解。如果遇到难题,周围的人便会将目光集中到你身上,并将你看做那只“会下金蛋的鹅”。只要你稍微流露出一丝为难之情,人们就会说:“哎哟,我还以为你很聪明呢!”如果你失败了,人们也会更容易流露失望之情。头脑灵活的人往往自尊心也很强,让他人失望有时真是不能承受之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会找各种借口不去做这些事情,藉此给自己留一点颜面。如今,当我以年轻人的口吻写下这些东西时,我认为那时的自己不懂得什么是诚实,一度为了顾全面子欺骗了很多人。
5.和姑娘约会时,我经常受挫。
我曾认为自己和别人在智商上的差异,就像正常人和傻子的差异一样——OK,OK,OK,这样说确实很那个什么,但有时我的感觉就是如此。尤其与姑娘面对面坐着,要我找到双方都能继续的话题,真的很难。可能在那些擅长约会的人眼里,我才是个傻子。我也是很久以后才明白,为什么很多女孩子跟我约会过一次以后,就再也不理我了。
6.我大多数的成功似乎都要归功于我的先天智力,而非后天努力,这让我缺乏安全感。
以前我自以为智商高,干什么都在行。最近有研究表明,相比那些认为智力需要后天培养的人,自恃天生有才的人在做事时更容易放弃。这种观点用来形容20多岁的我实在是太贴切了。通常情况下,遇到难题时,我顶多会再试上一两次,一旦觉得自己做不好,便会半途而废。因为你自视甚高,遇到挫折时心理上便会产生极大的认知失调,会全面影响你的思考能力。聪明才智给我带来了鲜花和掌声,但也让我变得患得患失:面对困难时,我的第一反应总是放弃。
偶尔,我还会有负罪感,因为自己的东西似乎来得要比他人轻易得多,这也意味着我必须更加努力才配得上自己享有的资源。这种负罪感在我的脑海中存在了很多年,每次我想放松的时候,就会出来折腾我的良心。
现在我已过了而立之年,生活中的问题基本都在掌握之中。但我花了十年才做到这一点——十年,我完全可以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树,还可以尝试很多新事物。整整十年,我都在自大和缺乏安全感铸就的摇摆生活中不知所措。所幸这十年没有白费。
头脑聪明确实会给你带来许多优势。但这些优势有时会阻碍你成为全面的人,甚至会歪曲你对现实的理解。如果你身边有自视甚高的朋友,请给他当头一棒,并告诉他,这是来自一个陌生朋友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