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题要求同学们对文本材料进行独立分析、探讨,提出质疑,发表个性化的见解。从高考试题的实际情况看,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都要考查探究题。考查重点是多角度、深层次探究“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等。下面,根据探究题的命题角度的不同,将其分为四个大类,并结合实例提出解题技巧,希望对同学们解答探究题有所帮助。
一、个性化解读类探究题
[试题特色] 个性化解读类探究题,要求我们就文本的某个观点、见解、事件、人物等,结合文本内容并联系现实人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受到的启示),在合乎情理的前提下,尽情彰显个性,着眼于创意阅读能力的考查。
[经典例题] 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2012年高考·辽宁卷)
[解题技巧] 第一步,确定立场。赞同、反对都可以,但最稳妥,也最容易形成答案的一种解题思路是,看作者在此问题上的思想倾向,依照作者的思路解题,这样在“结合原文”方面,也会做得更好。第1自然段,“事业成功的种子往往播撒在苦难的土壤之中”“这场灾难—……使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自我心灵的充实和人类社会的精神景况”,说明作者是赞同“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这个观点的。第二步,利用原文相关叙述,形成支持自己观点的若干理由。第三步,有层次地出示答案。如果你反对这种观点,则只有到现实生活中找例子来分析了。还有一种思路,辩证看待这个问题,强调“苦难”是外因,关键看人对其抱有怎样的态度,只要分析具体合理,也应该得分。
[答案精选] 认同这个说法。苦难的确成就了克罗齐。青年时期经历的大地震给他带来了心理创伤,这推动他在人生之旅和学术之途上更为关注人类的心灵和精神;中年之后的克罗齐又因社会动荡和战争苦难进一步历练,更加成熟。
二、人格精神类探究题
[试题特色] 人格精神类探究题,要求我们就文本主要人物的人格精神或人格精神的某个侧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探究,着眼于多角度探究、概括、分析能力的考查。
[经典例题] 谢希德的“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012年高考·全国课标卷)
[解题技巧] 第一步,根据题干“‘诚表现在很多方面”的说明,回到原文,确认“诚”体现在哪些方面(从不同的层面看),根据原文内容,可以看出“国家、事业、亲人”三个方面。第二步,确认自己要探究的一个方面,并形成明确的观点,如“对祖国无限忠诚”。第三步,结合原文,概括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两个以上的理由。
[答案精选] 对祖国无限忠诚。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②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
三、深层意蕴类探究题
[试题特色] 深层意蕴类探究题,要求我们就文本人物精神、事件本质、现象成因等深层次内容进行探究分析,侧重于对探究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的考查。
[经典例题] 选取一个角度,结合文章对“杜鹃这种鸟就这样被美化了几千年”的原因加以探究。(2012年高考·湖北卷)
[解题技巧] 第一步确认探究角度,从原文内容看,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杜鹃鸟本身有相思的含义,二是文学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三是契合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三个方面中选择一个方面作为自己的观点。第二步,围绕观点,在原文的相关段落内,寻找可以作为理由的语句。第三步,对原文语句进行有序整合,分条写出答案。
[答案精选] 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杜鹃鸟这一文学形象蕴含丰富:杜宇望帝的传说表达了爱国思想;“姑嫂鸟”故事表现了求真求美的理想;唐人诗句“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表达了思乡之情。这些丰富意蕴,寄托着中国人对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追求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契合了中国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四、生命启示类探究题
[试题特色] 生命启示类探究题,要求我们在准确把握人物精神本质、关键词句内涵、作者观点主张的前提下,结合社会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启示等,侧重于考查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经典例题] 小说以“最后的黄豆”为标题,寓意何在?这对现实人生有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2012年高考·辽宁卷)
[解题技巧] 第一步,先根据原文情节,发掘“最后的黄豆”的深层内涵,即作为黄金的物质财富、象征爷爷一生艰苦创业、执着追求的精神财富;是祖孙两代人感情的见证,祖爷进行家教的独特的方式。第二步,就艰苦创业、执着追求等方面选择一个观点;第三步,结合文意结合文章谈自己受到的启示,一定要融入自己的观点与理解。
[答案精选] 寓意:一是“爷爷”通过一生奋斗留给“我”的物质遗产,是现实世界中的财富;二是“爷爷”留给“我”的人生教训,启发“我”对物质有清醒认识,是精神财富。启示:就人生追求而言,单纯的物质追求并不会让人幸福,相反可能带来生活中的不幸。
[实战演练]
一
名 片林荣芝
一年一度的老同学聚会,在聚仙楼举行。老同学相聚,分外兴奋,大家一边喝酒一边畅谈。
酒兴正浓,有人提议每人讲述自己的一个难忘的故事,大家一致响应。老程呷了一口酒,便津津乐道地说开了:“大家都晓得,名片在当今交往中的作用和地位。名片的力量,往往不可估量。”
“我在市政府工作,是市长秘书。这个秘书倒不如说是勤务员更贴切。因为市长是个大学高材生,能写会道,报告文件他都自己干。这样一来,我只能帮他做些服务性的工作,比如开开车门,提提行李,听听电话之类。”
“有一天,市长要到外地出差,我当然要陪同前往。上车的时候,看见市长提着个公文包,我便主动为他提,还为他开车门。”
“市长刚上车,才想起忘记了带名片,我便跑回办公室帮他寻找名片。回来的时候,市长却躺在座位上呼呼入睡了。我不忍心唤醒他,只好把他的名片暂时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岂料,车开出不到二十公里,便与迎面疾驰而来的一辆面包车相撞了……”
“没伤着人吧?”这时,大家打断了老程的话,焦急地问。
“这么快的车速相撞还能没伤人?”老程叹了一口气,接着说下去。
“事故发生后,我当场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才有了一点蒙蒙眬眬的感觉。当时,我张不开嘴说话,只感到头好痛,全身麻木。”
“我在蒙眬中听医生和护士在说话。”
“有位护士说:他是市长,我们得全力抢救市长。医生说:对!先得全力抢救市长。还有些医生说:市长的生命关系着几百万人的生命,市长的生命就是我们的生命!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救活市长!”
“听完这话,我心里好激动,又好难过,总想开口说些什么,但张不开口,就连打个手势也不行……”
“噢,他们把你当作市长了!”老同学们插嘴说。
“对,他们的确把我误认为是市长了,”老程点点头,继续说道:
“当我睁开眼睛时,围在我周围的医生和护士都兴奋地叫道:市长醒过来了!市长醒过来了!”
“我听了他们的呼叫,连忙转脸往右边的抢救床上看,只见市长还静静地躺在床上,只有两个护士为他止血打针。”
“我感到问题严重,立即大声疾呼:我不是市长,那边的才是市长!他还未醒过来!”
“啊?他才是市长?!医生和护士全都惊讶了。”
“对,他才是真正的市长,你们快抢救他呀!”
“医生和护士这才猛醒过来,马上一拥而上抢救市长……”
“后来怎么样?市长救活了吗?”同学们急切地追问。
“救是救活了,但落得有点残疾。”
“怎么会这样呢?”同学们感到十分惋惜。
“都怪我出事前没把名片交给市长,让医务人员误会了,”老程十分难过,“本来市长的伤比我轻得多,只是耽误了抢救时间……”说到这里,老程竟哭了……”
[问题]
1.小说中医护人员,不根据病情,而是根据“名片”确定抢救病人的顺序,试探究其中的原因。
答:
2.“名片”引发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小说内容并联系当今的社会生活进行探究。
答:
3.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是什么,请予以探究。
答:
二
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周有恒
20世纪30年代,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只身离开家乡山东威海闯荡香港,在清水衙门当警察。梁振英于1954年8月出生,有一姐一妹。二十岁之前,梁振英与家人住在七号差馆宿舍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那里没有独立卫生间,一层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小时候,为省一毛钱的电车费,梁振英和姐姐、妹妹都是走路上学。上中学时,为节省每顿一块五毛钱的饭钱,梁振英总是步行半个小时回家,用十分钟时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再匆匆忙忙赶回学校上课。从上幼儿园起,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但懂事的他只是默默承受,从不抱怨。稍大一点儿时,他就开始分担家务活,帮助母亲买菜、择菜。为了贴补家用,帮附近的塑料玩具厂加工塑胶花。当时梁振英才十一岁,下午到学校上学,其他时间则要干活,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往返家里与工厂,要么与家人一起做塑胶花。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
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他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毕业后考入英皇书院,后又进入香港工业学院攻读建筑测量系。取得高级文凭后,梁振英于二十岁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在留学英国的三年多时间里,梁振英靠半工半读维持学习及生活费用。他每周打工三个晚上,每次六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是凌晨了。为了节省车费,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步行十多公里。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当时梁振英是当地香港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经常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每个星期天还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1977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
学成回港的梁振英,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起初,他加入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成为一名测量师。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华人董事。当时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梁振英年薪已高达上千万港元。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3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2000年,与英国DTZ及新加坡的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合并,梁振英测量师行易名为戴德梁行。这家布点遍及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2006年,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区主席。此时,离他事业起步刚好三十年,梁振英已从一无所有的小青年变成了颇具经济实力的香港企业家。
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动香港十个专业团体五万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内地交流。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身为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的梁振英,就开始与内地结缘,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开始谈判。1984年,中英谈判碰上新界的租约问题。当时,新界的全部土地楼房,不论地区、新旧、用途,地契年期全部在1997年6月27日届满后,由中、英两国共同解决。由于当时内地还没有房地产市场,缺乏经济和合约上的知识,中央想找个香港人咨询意见。有位官员记起梁振英,就请他帮助写意见书。梁振英立即动笔撰写。几个月后,这份意见书中的建议成为中方意见,并成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关于土地契约》的主要内容。
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的同时,梁振英亦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1985年,梁振英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出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1993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小组港方组长;1996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1997年出任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召集人。此外,他还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梁振英不无自豪地回忆道:“参与回归的全过程,为香港回归效力,亲历国家和平统一的阶段性成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最难忘的经历。”
[问题]
4.梁振英从寒门弟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他成功原因的理解。
答:
5.梁振英青少年时代对生活的困难抱怎样的态度?你受到怎样的启发?
答:
6.作者创作这篇传记的意图是什么,请予以探究。
答:
参考答案
1.“名片”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同用不同的态度接待,采用不同的方法救治,应该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原因。①医护人员自身的原因,没有守住医护工作者的道德底线,让等级观念支配了自己的行为。②社会环境原因,现在生活当中,处于“领导”位置的人群,利用社会赋予的权力,“杠杆”社会人际关系,他们的言行,他们的喜怒哀乐,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生活,至使人们对权势人物产生一种依赖、畏惧心理,以至于事事顺从、奉迎。③社会传统意思原因,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漫长的国家,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特别是封建“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2.①从社会观念来看,小说中的医生、护士的言行中,表现出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抢救病人,不以病情轻重排序,而按官位高低安排,既是严重违背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行为,又是封建意识存留心间的表现,既影响社会和谐,也阻碍社会进步。②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看,治病救人,是其本职工作,面对病人,不能讲身份高低贵贱,危重病人,要义不容辞地进行抢救,不能因为地位低而被冷落,甚至造成病人残疾。然而,小说中反映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却屡见不鲜,它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医务工作者则应该深刻地反思。
3.①作者借同学聚会这个场景,由自己的同学当市长秘书的老程讲自己亲历的故事,给人真实感,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现实生活当中的人们存在着严重的封建等级观念。②作者写医护人员对待不同身份、地位的病人的不同态度和救治措施,塑造趋炎附势者的群像,并采用对比的手法,讽刺他们身上存在的势利观。③作者通过故事,让人们看到一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在改革开放了三十年之后,封建等级观念,还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意在唤醒人们,建立平等、公平的社会人际关系。
4.①梁振英小时候家庭的贫困生活锻炼了他吃苦耐劳、执著追求的品质。为其顺利成长及整个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②优秀的学业为其后来成为颇具实力的企业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成为测量师。③具有管理才能。工作不久就被擢升为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的董事。自己创立公司后,公司很快就成了亚太国际公司,他升任亚太区主席,④爱国热情促使他早在内地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时就利用自己在香港的影响力鼓励专业人士加强与内地交流,他也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特别是他在涉及香港回归的一系列问题上成为中国政府的得力智囊,从而使他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
5.态度:①默默承受,从不抱怨。他认为清苦的生活是第一堂人生课,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②积极面对贫穷的生活,节约花费,走路上学,上学时回家吃饭;年龄不大就分担家务帮工厂做活赚钱补贴家用。启示:①“苦难”,是人生的必修课,面对“苦难”,不抱怨,不止步,如梁振英那样,勇敢地向前走。②“苦难”,是前行路上的齿轮,真正的强者,伴着苦难一步步走向成功。
6.①积极评价梁振英勇敢面对贫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爱国爱港的崇高精神。②通过生活片断,探寻梁振英从寒门弟子到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的历程,揭示他成功的内在因素。③从梁振英这个人物,让读者理解当代香港人不怕困难、积极向上、敬业爱国的精神风貌。
(作者:焦文林,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河南太康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