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届盛会助推非遗事业

2013-04-29 00:44:03
收藏参考 2013年6期
关键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博览会成都

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国际性的,世界范围内举办的以展示和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国际文化盛会。它由国家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两年一届的非遗节,通过展示、展演、展销等形式,向世人呈现来自世界各国和世界各地精彩纷呈、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始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

非遗节基本情况

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07年5月23日至6月10日举行。据统计,参会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68个,国家有关部委9个,国内代表团68个,参加各种演出活动的表演队伍100余支,共开展了11类270项节会活动。

首届非遗节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各项活动紧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开,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开幕大戏“天府大巡游”组织了11支国际、21支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生态表演队伍,2100多名表演人员在市中心载歌载舞,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性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主题晚会《守望家园》的11个节目包括了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4个项目,是一场国家级水准的张扬民族文化个性的文化盛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举办的非遗节博览会有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23个省区市和84个单位布展,111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满了3万平方米的展场,特别是236个项目传承人的现场展演,以及由四川省各市(州)、成都市各区(市)县每天轮流组织在公园主题广场开展的60余场主题日演出活动、在公园剧场每天上演的戏曲曲艺演出以及闭幕式晚会《天府的记忆》,使博览会动静相济,成为了一个荟萃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活态精神家园;成都市各区(市)县的8个分会场活动、12个配套活动,市内各剧场、舞台的113场优秀剧目演出活动,5场古琴艺术进校园活动,11场深入社区、学校、SOS儿童村、荣军院的慰问演出活动,使非遗节广泛地融入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有63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民间组织派出200余名代表出席的特别会议,和有10名国际专家,30多名国内专家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成都论坛,有力地提升了非遗节的国际性和学术性。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于2009年6月1日至6月13日举行。这是自“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四川省举办的首个大型国际活动。据统计,参会国家41个,国家有关部委8个,国内观摩代表团127个,参加各种演出活动的表演队伍190多支,参加表演展演活动人员7000余人。

第二届非遗节以“多彩民族文化·人类精神家园”为主题,围绕展示个性魅力,增进交流合作,推动传承发展,特别结合四川实际,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展示灾后文化重建成果,展示灾区人民真诚的感恩情怀和重建美好家园的坚定信念,推动灾后重建特别是文化重建。此次节会举办了开幕式暨天府大巡游、国际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优秀剧(节)目剧场演出和慰问演出、主题分会场活动和系列配套活动、闭幕式晚会等6大类370多项活动,内容丰富,参与广泛。

来自31个国家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驻成都的各国领事馆领事,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全国各地、四川省各市州127个代表团,以及5万多名各界群众出席开幕式,观看天府大巡游。13支国外、32支国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表演队伍,3000多名表演人员。通过《神州风采》、《异国风情》、《华夏奇葩》、《天府情韵》、《蓉城锦绣》五大篇章,倾情演绎了绚丽璀璨的民风民俗,充分展现了四川和成都文化的个性魅力,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丰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举办的博览会上,1678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满了3万平方米的展场。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90个项目;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有26个省区市进场布展;有630多名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演,博览会重点突出了四川省“5.12”汶川大地震6个重灾区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和闽南、徽州、热贡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成果。31个国家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和40余名国内专家学者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题,集思广益,形成并向国际社会发表了《成都共识》。6月13日,《成都共识》刻碑永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成都市各区(市)县的5个主题分会场活动、16个配套活动,市内各剧场、舞台的56场优秀剧目演出活动,19場深入社区、学校、SOS儿童村、荣军院的慰问演出活动,使“非遗节”广泛的融入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参加第二届非遗节的31个国家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一致认为,非遗节已经成为国际间推进非遗保护,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鉴于两届非遗节的圆满成功,建议非遗节永久落户成都。2009年,经文化部正式行文批复,成都取得非遗节的永久举办权。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11年5月29日至6月11日举行。此届非遗节是在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颁布实施的背景下,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成都之后首次举办。据统计,有来自7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国际嘉宾和表演人士参与。

第三届非遗节以“弘扬人类文明,共建精神家园”的主题,开展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传统戏剧精品剧目展演、中国古琴艺术大展、分会场和惠民慰问演出、闭幕式晚会等七大类286项活动。来自国内外的7000多名代表,1900多个非遗项目参加了本届非遗节。

非遗成果与特点

在首届非遗节平台上,国际国内1000多个项目参加非遗节博览会,100多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队伍参加各项演出活动,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国际民间组织的政府代表和专家学者齐聚成都,展示、沟通、分享各民族文化智慧和文明成果。

非遗节作为国际上首个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宗旨的节会活动,其定位及时准确地把握住了当今世界的文化脉搏,“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节会主题,表达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尊重文化多样性,建设各种文化和文明平等交流,互相促进,和谐相处的世界,这是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心声,引起了国际国内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此届非遗节紧紧抓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形态,突出原生态和活态特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得到了生动呈现。除了剧场演出的戏剧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专业演员演出外,其他表演队伍基本上都是天然去雕饰的原生态,90%的表演人员是农民。在非遗节博览会,最受欢迎的是传承人现场展演和主题日演出活动的原生态表演。

在努力组织开展各种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节会活动的同时,首届非遗节把特别会议、成都论坛和主题晚会、闭幕式晚会作为另一个重点,努力追求节会的群众性、艺术性和国际性的和谐一致,有力提高了节会的学术品味和文化品味。

四川省是多民族文化资源大省,通过非遗节,全面生动地展示了全省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保护成果,有力的宣传了四川,提升了四川的文化形象,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奠定了成都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国际文化品牌的坚实基础。

第二届非遗节可谓是高规格、高标准、国际化的。此届非遗节注重展示四川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文化重建成果,举办了以“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论坛;把“5·12”大地震重灾区非遗抢救保护成果展作为博览会的重中之重;在地震重灾区的崇州、都江堰设立非遗节分会场;组织来自地震重灾区的表演队伍和节目参加巡游表演和各种演出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直接参与主办此届非遗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31个国家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7个国家驻蓉领事馆外交官应邀出席非遗节相关活动,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国外代表团,自1972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尚属首次。

国际论坛围绕“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并发表的论坛成果《成都共识》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成为了国际社会在非遗保护领域的指导性文件。参加非遗节的各国大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一致认为,非遗节已成为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增进各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了解與沟通,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国际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积极评价,彰显了本届非遗节的国际化特色,国际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第三届非遗节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国际非遗博览园的开园迎宾,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非遗主题博览园。此届非遗节国际性大幅度提高,五大洲均有代表参加,有21支表演队伍参加本届非遗节。本届非遗节举办各类活动286项,除巡游、论坛和有全国各地1000多个非遗项目参加,集展示、展演和展销于一体的国际非遗博览会外,还有20场梅花奖赛事演出。特色商品展销是本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巨大的亮点。此届非遗节活动丰富、形式多样、贴近民众,直接参与节会活动的人数达570余万人,拉动各类消费61.5亿元。

猜你喜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博览会成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评审对旅游地有何影响?
英语文摘(2021年11期)2021-12-31 03:25:32
第六届中俄博览会引领中俄经贸合作新趋势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3 00:50:00
“2.14抢先购”万款情侣对戒博览会盛大开幕
中国宝玉石(2019年1期)2019-03-23 05:52:14
穿过成都去看你
青年歌声(2019年2期)2019-02-21 01:17:20
数看成都
先锋(2018年2期)2018-05-14 01:16:16
欢迎参加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韩国
成都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的研究报告:重新认识知识、学习与教育
【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