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化呈现策略

2013-04-29 11:52张俊
关键词:蚯蚓小车科学

张俊

摘 要: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优化呈现策略,包括:目标呈现要简明,突出人本化;内容呈现要简约,突出生活化;环节呈现要简化,突出主体化;材料呈现要简单,突出结构化;表述呈现要简练,突出个性化;评价呈现要简明,突出多元化。

关键字: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优化;设计;呈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1-0077-02从实践层面入手,对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进行优化呈现,系统性地研究相关探究活动,多样化、个性化的对小学科学教学目标、内容、环节、材料、表述和评价等要素进行修正、重组、创造,可以促进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使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得到提升。

一、目标呈现要简明,突出人本化

科学课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要求既要做到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目标明确、正确、完整,又要尽可能简明、有针对性,不同的教学目标应有机整合。

比如《空气与生命》教学目标之一“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等方式知道空气是人、动物、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了解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可以这样描述:“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操作等方式能准确说出空气是人、动物、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能简单表述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知道”换成了“能准确说出”, “了解”换成了“简单表述”,从而具体描述这种行为,让目标可操作。

二、内容呈现要简约,突出生活化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最大的功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选择主要学习内容,选择那些关乎学生终身受用的核心知识。“生活是儿童学习的教科书,也是儿童学习的场所。”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走进生活,激活学生对生活的“元认知”,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习科学。

如“风的观测”一课,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风向,怎样利用风向标来判定风向。当一位学生提出“在没有风向标的时候该如何判断风向呢?”我没有直接告诉,而是让学生到课外生活中去寻找答案。使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实际现象都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内容。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述: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所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三、环节呈现要简化,突出主体化

科学学习本身是一件简单而有趣的事情。我们没有必要设计太多的学习环节,设置太多的学习问题和陷阱让学生去钻,没有必要搞得太复杂、太深奥。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通过不失时机地设疑,营造强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积极的探索,这对促进其手脑结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例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时,在提出为什么用热水可以使瘪了的乒乓球鼓起来问题后,学生自然联想到上节课固体的热胀冷缩的内容,认知水平较好的学生还会联想到球内有空气,乓乓球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后把瘪的地方顶起来的。当然,预测和猜想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当学生通过实践研究发现自己的预测或猜想是错误的时候,也就为其下一步进行成功的预测或猜想创造了条件。

四、材料呈现要简洁,突出结构化

小学科学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追求“做中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投身实验,真刀真枪地搞科学,老师搜集了很多的材料与实验。但科学课上往往一节课有两三个相关的探究活动,很多科学教师都发现如果同时把材料都发给学生,会干扰探究目的顺利达成。因此,在科学课中实验和材料并非多多益善,我们所需要的是有结构的材料,适宜而有效的材料。

如探究“水和食用油的比较”时,我注意了材料呈现的时机。第一环节学生运用感官观察水和食用油时,每组桌上只摆了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学生可以专注的、尽可能多的运用观感进行观察。第二个环节让学生借助材料进行观察时,我才出示筷子让学生想想“可以怎样帮助我们比较这两种液体”。学生很快就想到可以通过搅动以观察液体旋转流动的速度,还可以蘸了液体后提起来观察液体下滴的状态。由于材料出现的有层次,学生对每次新出现的材料都保持了很大的探究兴趣,大大减少了与本次实验无关材料对探究目标的干扰,学生探究的有效性极大提高。

五、表述呈现要简练,突出个性化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一个全面的表述和详实的结论既全面,又不重复,不罗嗦,不模糊。

如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时?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如下的结论:①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长短与小车的位置有关。小车的位置越高,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就越远;小车的位置越低,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就越近;②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长短与坡度有关。坡度越高,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就越远;坡度越低,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冲出去的距离就越短。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表述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实验现象和过程的一次再理解与认识的过程。

六、评价呈现要简明,突出多元化

我们要改变以往评价的单一化,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乎自然规律的综合评价,评价内容由单纯的知识评价向知能并重、学习过程结果并重的全面素质评价转换;评价主体由教师向全员评价转化,贯彻自评、互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

如《蚯蚓》一课的教学:上课时,我让学生自行观察带来的蚯蚓,蚯蚓到处爬,不容易观察。于是,我向学生提出问题:“把蚯蚓放在什么地方,怎么放,我们才容易观察?”接着,让学生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些学生提出:“将蚯蚓固定进行观察”、“把蚯蚓压死再观察”等,我肯定这不是理想的方法,但又不马上加以否定,于是再让这位学生或其他学生评价这种方法好不好,有什么优、缺点,最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对蚯蚓进行观察……就这样,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呈现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总之,提高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通过对小学科学教学目标、内容、环节、材料、表述和评价等要素进行深入思考,精心设计,、优化呈现,能促进科学课效率的提高,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蚯蚓小车科学
大车拉小车
自制小车来比赛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刘老师想开小车
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设计与实现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挖蚯蚓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