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家中的天使

2013-04-29 08:18:36王露吴征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叙事学女性主义

王露 吴征

摘 要:在《我的安东妮亚》中,维拉·凯瑟发挥其高超的叙事技巧,通过男性主人公吉姆的视角刻画了勤劳独立、自信乐观的女性形象,揭露了男权社会中男性对于女性的桎梏,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我的安东妮亚》 女性主义 叙事学

作为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女性主义作家维拉·凯瑟密切关注女性的命运,她不满男权社会中女性 “家中天使”的角色,女性主义成为其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虽然她不愿意被称为一个女权主义者,但是她的作品和她的生命历程都反映了较强烈的女权主义倾向。

家中天使是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作品中的传统女性形象,她们仪态端庄、性格温顺服从、品德高尚。凯瑟的作品《我的安东妮亚》中的拓荒女性一改家中天使形象,在男性主宰的社会中,她们既要担负家庭责任,又要承担社会责任,她们不再是温顺、怯懦、依附于男性的家中天使,她们要走出家门,和男人肩并肩地与艰苦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在男性社会中争取自己的话语权。

《我的安东妮亚》讲述的是发生在随家人移民到美国的波希米亚女孩安东妮亚和土生土长的美国男孩吉姆之间的故事。与传统小说的叙事手法不同,在《我的安东妮亚》的序言中,凯瑟并没有安排小说的女主人公安东妮亚直接亮相,而是以安东妮亚的童年密友吉姆的出场作为小说的开始,通过吉姆的有限视角向读者讲述了发生在他与女主人公安东妮亚间的故事。在序言里凯瑟就向读者交代了叙事人中年的吉姆是一家铁路公司的法律顾问。尽管他在事业上春风得意,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却并不幸福。不满足于自己百无聊赖的生活,他回到内布拉斯加草原开始了追忆之旅,最后与童年老友安东妮亚重逢,重新获得生活的意义。小说题目“我的安东妮亚”也直接向读者透露出吉姆讲述的故事不单单是主人公安东妮亚的故事,而是吉姆眼中的安东妮亚的故事。

作为叙事者,吉姆的视角已经被他的性格、职业、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因素所影响。所以他是以男权社会代言人的身份来看待安东妮亚的,对她进行品头论足。吉姆所处的父权制社会对两性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的定位,使女性处于社会中的从属地位。凯瑟通过对人物刻画的巧妙构思,深刻地批判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所遭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

《我的安东妮亚》中有关安东妮亚的故事和有关她的回忆都是经过吉姆的视角有选择地叙述。他以一副拥有者的姿态,在他的叙述中把安东妮亚阐释成“我”的安东妮亚。这充分表现出,作为移民女孩、拓荒女性的安东妮亚在男权社会中想要自主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非常艰难。在吉姆的眼中,刚刚到达内布拉斯加草原时的安东妮亚就像美丽纯洁的天使,满足男权社会中男性对于女性的要求。但是,掌握话语权的吉姆·伯登在一厢情愿地塑造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时,剥夺了她们作为普通人去选择的自由,无视她们生活中的艰难。父亲去世后,安东妮亚不得不像男人一样下地干活。“她整天把袖子高高卷起,她的两臂和喉咙口像水手似的晒得黑黑的,她的颈子从两肩之间茁壮地耸出来,犹如草根泥上戳出来的一根树干,人们在所有古老国家的农田中常能看到这种马的颈子。”①此时的安东妮亚已经与初来大草原时那个漂亮的波西米亚小女孩判若两人。然而,安东妮亚却丝毫不以为然,甚至引以为傲:“我现在能像男子汉那样干活了,我阿妈再也不能说所有的活都是安布罗西干的了……我可以同他干一样的多的活,上学嘛,那是小娃的事,我要帮忙把这块土地变成一个好农场。”“如今安东尼亚吃饭时爱像男人那样高声说话,而且她在饭桌上老打呵欠,并不住地把双臂伸过头顶……已经把优雅的举止丢了个精光。”此时的安东妮亚在吉姆的眼中再也不是那个美丽的天使,完全打破了他对女性的期望。安东妮亚的外表和行为上所表现出的男性化特征使得吉姆讨厌至极。吉姆不止一次地抱怨“一切看着都不顺眼”。

男权社会已将女性的位置牢牢地定位在了家里,她们应该屈服于男性的征服欲望,在家中操持家务、依附于她们的丈夫或是父亲、兄弟,对他们言听计从。安东妮亚无视男权文化传统对女性的歧视,她像男人一样干活,并为此感到骄傲。年少的安东妮亚与软弱的传统女性不同,是一个乐观自信、独立自强的新女性。

在镇上哈林家帮工的时候,安东妮亚开始学会打扮自己,并且在业余时间疯狂地迷恋上了跳舞,向大家展现出其热爱生活和追求自由的性格特征。但安东妮亚的行为遭到了哈林先生的严厉斥责。起初吉姆对于安东妮亚的态度是赞美的。吉姆得意地认为她富有“蓬勃的生气”并且“富于决断和行动自由自在”。她就像“童话故事里的白雪公主”。但此时的安东妮亚对于哈林太太的忠告不屑一顾,为了可以自由自在地去跳舞,就连失去工作也在所不惜。吉姆眼中的安东妮亚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听话的安东妮亚了,她不再对别人言听计从,而是学会了反抗。慢慢的,吉姆对安东妮亚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安东妮亚不顾哈林太太的警告,轻率地到臭名昭著的卡特家当佣人。卡特深夜回家企图强奸安东妮亚,结果却发现了顶替安东妮亚住进家里的吉姆,恼怒中对吉姆拳脚相加。此时的吉姆认为所有的屈辱都是安东妮亚造成的。“我觉得我再也不想见到她。我恨她差不多到了恨卡特的程度。她已经给我招来了这令人作呕的一切。”此时的安东妮亚在吉姆心中再也不是草原上的纯洁天使,已经成为了招蜂引蝶的女巫。吉姆对安东妮亚的评价和态度上的变化体现出男权社会中男性掌握着社会中的话语权,对女性进行居高临下的审视,对女性的行为有着苛刻的要求与诸多限制。

被情人抛弃后,安东妮亚独自抚养私生女,这在当地是非常丢脸的事。但是安东妮亚并没有让孩子躲躲藏藏。当吉姆路过黑鹰镇的照相馆时,他看到了安东妮亚女儿的照片。安东妮亚用她的勇敢行为表明了她对生活的坚韧态度和对女儿无私的爱。当吉姆拜访她时,他发现“她面容的庄重中有一种新的力量,从她的脸色看起来,她依然健康和热情”。此时的安东妮亚在吉姆的眼中呈现出一个意志坚强的伟大母亲的形象,吉姆表达了对安东妮亚由衷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这也是作者凯瑟通过吉姆之口表达出对女性的坚毅和伟大母爱的赞美。

二十多年后,当吉姆再次看到安东妮亚时,虽然安东妮亚的外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岁月始终无法磨灭她对生活的热情。“正是她,还是那样一身是劲,她的这种性格受了摧残却丝毫没有减退。”如今的安东妮亚已经结婚并且养育了十一个孩子。她拥有了自己的农场,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热爱草原上的生活,并在这块土地上不懈地耕耘着。

通过吉姆的不同时期的叙述眼光, 维拉·凯瑟就这样将安东妮亚一生的坎坷经历展示在读者面前。在故事的开端,她是一位无忧无虑的小姑娘,在父亲死后她变成了一个像男人一样拼命干活的假小子,到镇上后成为了叛逆少女,随着故事的发展,后来我们又得知她勇敢地做了未婚妈妈,到最后她真正成为了女拓荒者,并继续在内布拉斯加的荒原上努力耕耘着。

安东妮亚不断地打破男性社会的种种限制,像男人一样去开垦荒地,不受他人约束,勇于追求自由,被情人遗弃后坚强地抚养女儿,并且最终拥有了自己的农场和幸福的大家庭。不幸的命运和世俗眼光没有让安东妮亚失去奋斗的意志。她在艰难中顽强地振作起来,最终赢得了男权社会中男人们的敬佩。

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凯瑟特别关注男性社会中女性的命运,以及女性在两性关系中担当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在《我的安东妮亚》中,叙述人吉姆·伯登的叙事充分暴露了男性借助社会赋予的话语权,剥夺了女性的主体地位,使她们成为失语的他者。在《我的安东妮亚》中,凯瑟运用其作者的权威,在叙事中充分暴露男性叙述人的自私和狭隘,抨击了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压抑和桎梏,展现了作者凯瑟强烈的女性意识。凯瑟一反传统文学作品中懦弱、言听计从、依附性强的女性形象,塑造了性格坚毅、勇敢顽强的女拓荒者形象。

① 维拉·凯瑟:《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妮亚》,资中筠、周微林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文中所有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参考文献:

[1] Cather, Willa. My ntonia [M]. New York: Simon&Schuster, Inc, 2004.

[2] Murphy,John J.My ntonia:The Road Home[M].Boston:Twayne Publishers, 1989.

[3] Sergeant, Elizabeth Shepley. Willa Cather: A Memoir [M].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63.

[4] 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5]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6]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HEUCF121203);2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752026);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514074)

作 者:王 露,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吴 征,硕士,哈尔滨工程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猜你喜欢
叙事学女性主义
一部女性成长与救赎的见证录——《证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阐释
后经典叙事学在国内的传播研究
福建茶叶(2019年11期)2019-01-08 18:38:10
叙事学经典/后经典划分争议20年考辨:后经典叙事学存在合法性论略
多丽丝·莱辛《野草在歌唱》的叙事学研究
文学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8:32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浅析女性主义翻译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11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语文知识(2014年7期)2014-02-28 22:00:18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