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笔下凋零的两朵玫瑰花

2013-04-29 06:07马玲花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颠覆

马玲花

摘 要:福克纳的这两篇具有代表意义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和《干旱的九月》描写了当时的美国南方社会对女性思想和行为上的束缚和压制。这与正常女性内心的情感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冲突,因而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导致这两位女性主人公的行为出现了极度的偏差。

关键词:正常人的情感需求 南方淑女观 颠覆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福克纳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先后共有十九部长篇小说和近百个短篇小说问世。他的作品都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作为背景,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不论长篇或者短篇小说,女性形象在福克纳的小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福克纳的两篇具有代表意义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和《干旱的九月》① 塑造了两位虽然性格迥异,却无法逃脱南方淑女制的枷锁,最终走入相似的悲惨命运的女性形象。

一、南方淑女制中两个截然不同的典范最终走入相似的命运

在福克纳的小说中,艾米丽和明妮都是生活在他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的名为杰斐逊的城镇上的南方白人女性。在世俗的眼里,这两个人是截然不同的典范。一个身为贵族,举止稳重,不与外人来往,属于当时美国南方淑女的典型;另一个出身平平,举止轻浮,年轻时活跃在社交生活中,是与淑女的德行背道而驰的代表。

在《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主人公艾米丽在小说中是被城镇居民视为纪念碑的人物,是传统的象征,她的一举一动都与家族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艾米丽出身于没落了的格里尔生家族,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做一位符合家庭身份的贵族淑女,虽然家族败落,城镇居民对她仍然怀有敬意。年轻时,父亲教导艾米丽要维护格里尔生家族的高贵形象和尊严,要有高贵的举止,因此碍于父亲的管教,她不曾与外人来往,上门的求婚者都被父亲一一赶走,直到三十岁仍待字闺中。父亲去世后她便认识了北方工头荷默,不幸的是这段感情遭到城镇居民的非议。在艾米丽不顾家族及自己的尊严,排除一切艰难险阻欲与之成婚时却发现对方竟无意成婚,为了维护残存的尊严,她一怒之下用毒药毒死了爱人荷默,将尸体藏于阁楼上并与之共度余生。

在《干旱的九月》中,主人公明妮是以一个与传统女性背道而驰,完全颠覆传统南方淑女形象的堕落女性而塑造的。在她的身上看不到南方所推崇的传统淑女的贤良淑德。明妮家世平平,长相也一般。年轻时,修长苗条,亭亭玉立,总是兴致勃勃却有点过分活泼,曾一度傲居城镇社交生活的宝座。等到同龄人开始成熟后,门第等级观念让她开始失势落伍。男性变得势利,嫌贫爱富,开始追求兼备财富、美貌和品德的典型的南方淑女。他们认为这位活泼的明妮与端庄稳重的南方淑女相距甚远。她热衷于舞会等社交活动的行为被视为是轻浮的,没有一个男人愿意终生倾心于她。她与四十来岁的银行出纳员的感情引起了城镇居民的舆论。在她遭到遗弃之后,无奈忍受着邻居对出纳员事业成功的赞美。明妮习惯盛装打扮,穿着花色鲜艳的裙装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去看电影,试图借用银幕上美好浪漫的爱情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和对爱情的渴望。为了再度引起城镇男子的关注,明妮不惜自毁清誉,诬陷黑人威尔非礼,导致威尔最终被白人种族主义者麦克莱顿以私刑杀害。

二、正常人情感需求的缺失

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对于情感尤其是亲情、友情、爱情的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大量研究表明,大多数有心理缺陷的个人在感情生活中总会有某一方面的缺失,导致其行为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艾米丽和明妮正是因为缺少正常人所需要的情感而导致其行为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纵观全文,从艾米丽的童年到青年直至老年去世,作者从未提及过艾米丽的母亲,作者有意让艾米丽处于缺失母亲的状态。艾米丽拥有的只是父亲一味的管束,缺少了母亲温柔的教导。艾米丽父亲对于门第观念及其看重,他宁可用皮鞭将艾米丽的求婚者一个个赶走,也不愿意让女儿得到其他女孩子早已拥有的幸福。父母对于子女的影响从孩子一出生便已开始,父亲不近人情的行为直接影响到艾米丽,使她在面对征税官时完全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蛮横无理地回绝了他。身为贵族,父亲与生俱来的傲慢在艾米丽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父亲的离世对艾米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不仅是亲人离开所产生的悲痛,更是精神支柱的骤然崩塌。失去父亲的艾米丽在自己心里重新树立起信仰,虽然遭到周围人的反对,仍然执意与荷默交往。在得知荷默无意成婚时,艾米丽狠心将荷默毒死,这种狠心也是正常人所无法达到的。

明妮也是如此,全文没有提及明妮的父亲,只是提到了她久病不起的母亲和主持家务的姑妈。年轻时的明妮跃居社交生活的宝座,反而是因为缺少了像艾米丽父亲那样严厉的教导和保护。从小缺少父爱的明妮,再加上将近四十还尚未婚配,对于男性便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好奇与幻想,她试图通过那些色彩鲜艳,能突显身材并且新潮的穿着去吸引男性的目光,最后竟以诬陷黑人对她有非礼行为而成功地吸引了城镇男子的注意力。她的这个谣言最终断送了这位黑人的性命。试想在一个孩子的成长世界里,需要父母的悉心照料加以呵护,任何一人都无法取代另一个人的所扮演的角色。因为父母的分工是不一样的,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成为一些问题青年产生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问题青年出自于父母离异的家庭。

除了这两位女性在亲情上的缺失,友情的缺失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艾米丽没有任何一个朋友,父亲的门第观念让她失去了年轻人所应该拥有的一切。艾米丽的生活除了父亲,和那个伺候她饮食起居的黑人,再无他人。在得知荷默无意成婚后,艾米丽内心一定极度痛苦与纠结,在下定决心杀害荷默前一定是经历过艰难的抉择,如果她能够有朋友在身旁及时地给予宽慰和舒心,让她能够把内心的苦闷宣泄出来,不把愤恨埋于内心深处,或许她不会将爱转化为深深的仇恨,痛下决心将心爱的人用砒霜毒死。

明妮看似有很多朋友,但是这些朋友却是那些少时一起的玩伴,她们长大以后变得斤斤计较,对于明妮年少时抢走她们的风光更是予以报复,她们到处说明妮的坏话,败坏了她的名声。在明妮放出谣言说黑人威尔·梅耶斯非礼了她之后,她的朋友竟然是“目光灼灼,闪烁着暗黑色的光泽”,还要明妮详详细细地给她们描述非礼事件的具体细节。明妮在电影院受到刺激以后,她们将明妮送回家照顾时,竟然百忙之中在明妮的头发上寻找白头发并以此为乐。

在爱情方面,艾米丽和明妮的遭遇相似,她们的爱情犹如昙花一现。艾米丽在父亲去世之后,遇到了一位北方工头荷默·巴伦,此人性格开朗,用极快的速度认识了全镇的人,其中就包括一向不与外人接触的艾米丽。这是艾米丽的初恋,她压抑住内心的清高与骄傲,在他身上倾注了酝酿已久的感情,正如其他女孩一样,艾米丽也向往着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牧师、亲戚的一系列干涉并没有阻挡她迈向幸福的脚步,于是她一厢情愿地准备起了结婚的生活用品,然而事与愿违,荷默自己谈到过他是无意成家的人,喜欢和男人来往,所以艾米丽和他是不可能走进婚姻殿堂的。失恋的痛苦让艾米丽迷失了自己,她买来毒药将心爱之人毒死后藏于阁楼之上,四十年来与世隔绝,日日夜夜与尸体相伴。她的中老年是在封闭的、破落的房子里顽强挣扎着渡过的,并且努力地保持着她残存的尊严和骄傲。

说起明妮,城镇居民都会用“可怜的白人老处女”来形容她,是因为她将近四十还没有找到托付终身的人。年轻时,她是社交生活中的活跃分子,可是到了结婚年龄却无人问津,唯一的一次恋爱还是与一位四十多岁的鳏夫,此人是一名银行出纳员,身上常常散发着淡淡的发油或者威士忌的气味。与明妮分手之后,他调到孟菲斯的银行工作,每年圣诞节回来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单身汉晚会。每当他回镇里,邻居们都对明妮大肆渲染他的成功,期望看到明妮脸上的憔悴失意而又强颜欢笑的面容。这对于明妮来说犹如在伤口上撒盐。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明妮越来越需要通过明艳妖娆的衣着来吸引男性的目光作为内心寂寞的慰藉,然而她不论如何努力在形象上修饰都换不来昔日男性的爱慕与欣赏,于是她不惜自毁清誉,散布了黑人威尔·梅耶斯对其进行非礼的谣言,以期重新得到城镇男子的关注。正是她这一谣言,让威尔死于种族主义者麦克莱顿的私刑之下。

三、南方淑女观的颠覆

初读这两篇小说,我们看到的是艾米丽直接用毒药杀死了荷默,明妮间接用谣言杀死了威尔,这让我们觉得艾米丽和明妮都是罪无可恕的杀人犯,福克纳创作这两位最终像玫瑰花般凋谢了的人物就是为了让我们去指责谩骂她们的狠心与失德吗?余鸿纯认为福克纳笔下女性大致可分为:“纯粹的受害者、损人的受害者和叛逆的受害者。”② 在反复阅读这两篇作品以及以福克纳的其他长短篇为指导后,我们不难品味出福克纳对于这两位“损人的受害者”所倾注的同情与怜

惜,她们是杀人犯,不但谋杀了无辜的他人,更是谋杀了自己,她们的灵魂在做出选择的那一刻便已死去,那么是谁谋杀了她们呢?

“在任何社会中,妇女的地位都直接反映该社会的本质。”③ 一切都归咎于南方神话中的淑女神话。南方人对南方淑女神话固执的坚守,为女性套上无法挣脱的“枷锁”,束缚并压抑着她们的思想和行为。“南方”这个概念出现在19世纪初,它是南方蓄奴各州为保护自己的经济体制而联合在一起的,而这个概念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由战败的南方逐渐重新定义成为新南方人心中的一个“旧南方”的美好神话。它代表着南方昔日的光辉与荣耀,却也是南方人对现实的逃避。新南方人把它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一个指南,但是由于社会时代的变迁,这个传统的南方神话变得落后不堪,对人性造成了极大的摧残与毁灭。南方淑女神话便是对女性最大的限制和束缚。南方的白人妇女被奉为“玉洁冰清的圣女”,是受保护的对象。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她们从小就接受种族优越论的熏陶,对黑人极其蔑视。这一点从艾米丽一生雇佣黑人为奴,明妮不顾黑人生命安全诬陷黑人可以看出。

“在美国南方的历史背景下,淑女并不是那种比其他女人更具吸引力的人,而是那种身份和社会角色均以其特权地位为基础的白人女人。”④ 南方人以女性的家庭出身、长相,和他们所认为的端庄稳重的品德来定位南方的淑女。这样划分开来的话,艾米丽当然是南方淑女的典型代表,她有着高贵的出身,长相在年轻时还算标致,甚少与人交往显得稳重不轻浮,是男子争相求婚的对象。而明妮却是南方淑女的反面人物,她出身没有艾米丽那么高贵,却在年轻时活跃在社交圈中,是位被人议论为轻浮不自重的女性,所以终其一生没有真心爱慕她的男子出现。在当时美国南方的社会中,这两位传统与反传统的女子所经历的悲剧都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风气所造成的。正因为美国南方社会对于女性的束缚与压制和正常女性内心的需求形成巨大的冲突,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致使这两位截然不同性格的女性最终走上了同样的自我毁灭的道路。这是福克纳对于南方淑女观的颠覆创举,他让人们认识到这种所谓的南方文化早已与时代潮流脱节,南方女性的教育和管制是对于女性人性上的摧残,是把女性推向毁灭深渊的根源。

① 朱振武:《一支给艾米丽的玫瑰——福克纳短篇小说(评注本)》,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 余鸿纯:《旧习俗的殉葬品——试谈福克纳笔下的妇女形象》,《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③ 肖明翰:《试论福克纳笔下的妇女形象》,《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④ 庞旭:《论〈干旱的九月〉中的南方淑女神话》,《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猜你喜欢
颠覆
浅谈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大众文化发展
地下二手车2:谁在喊“颠覆”?
从九届夏季奥运,看媒体报道模式第三次被“颠覆”
《亨利四世》中的颠覆与抑制解读
强大的女性&羸弱的男性:《奥德利夫人的秘密》中的性别颠覆研究
奇观电影对影像本体论的颠覆与重构
电视辩论数次“颠覆”美国大选
浅谈初中化学的快乐教学
简单是如何加速“颠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