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关于鲁迅及其作品的研究前人已有博大精湛的科研成果,笔者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本细读方法,以《故乡》和《社戏》中对比性景观描写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民间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核,进而分析鲁迅对民间文化形态的复杂态度,以求对鲁迅这位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智者有新的认识。
关键词:对比性 景观 民间文化形态
鲁迅的名篇《故乡》和《社戏》,其内容和构思颇为相似。两者均以第一人称“我”展开叙述,主要写“我”(迅哥儿)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激愤,通过现实生活与虚幻回忆的对比,揭示了人物的情感和精神面貌。本文笔者通过对作品《故乡》和《社戏》中鲜明对比的景观描写(即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的分析,说明鲁迅对民间文化形态重塑的热切渴望,阐释其张扬“踔厉”{1}之气的深刻内涵,进而说明鲁迅在20世纪的中西文化剧烈冲突和融合的广阔背景下,以现代意义的思想观念,从对自然乡野民间文化形态审美的发现中,致力于中国国民性格重塑和中华民族心理的建构,从而体现鲁迅民间文化的立场和态度。
一
民间文化形态这一概念是由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他在《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解释》文中对此一概念做了系统的阐述,指出民间“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自由自在是它的最基本的审美风格”,“同时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的糟粕交杂”{2},这三条定义就民间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言。上海大学王光东教授在其文《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中明确提出“中国现代文学中存在三种主要民间理念,及三种民间观在不同历史情境和不同作家创作中又有不同的表现,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意义”{3}。笔者在此基础上,重读鲁迅名篇《故乡》和《社戏》,以作品中对比性景观描写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核,以小见大,从而阐析鲁迅对民间文化形态的立场态度,以求对鲁迅这位“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智者”{4}有更深刻的认识,《故乡》《社戏》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观描绘(即不受文明“玷污”的民间文化形态中的自然景观):
由此可看出:“迅哥儿”和小伙伴在月夜划船的轻快愉悦,少年闰土月夜刺猹灵动活泼的生命力。《社戏》的前部分用大量的笔墨抒写“我”和小伙伴们无拘无束的人际关系,这为后文月夜划船图的描绘做了极为自然的铺垫:故乡“平桥村”是“外祖母住的村庄”,在“我是乐土”,“因为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和小伙伴“掘蚯蚓”“钓虾”“煮罗汉豆”,虽说“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伯,有几个还是太公”,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在这民间文化氛围中,人们的观念尤其是小孩子的心中没有君臣、父子的伦理道德观念,因而“打了太公”也不会被认为“乱”,也无所谓“序”,更没有“犯上”之说。《故乡》中小闰土和“我”是好朋友,不会存在“老爷”和奴仆的鸿沟或“高墙”。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为民间文化形态做出定义:“一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二是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过程。”{5}月夜划船和月夜刺猹的自然景观,是孩子们未受封建伦理教化污染的心灵的外在方式,是人类纯真天性、挣脱伦理道德的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的体现。
二
鲁迅在描绘人和自然的亲近中,似乎寻找到了可以寄托和安放的处所,即民间自然界中没有“序的”乡野之地——平桥村和野外的西瓜地,这是人类自由精神的栖身之所在。但,它仅仅是鲁迅暂时的幻想,对于鲁迅——20世纪中国最忧患的智者来说,它又是难以成立的,因为鲁迅知道人无法摆脱传统伦理制度的束缚,“古国的灭亡,就因为大部分的组织被太多的古习惯教养得硬化了,不再能够转移,来适应新环境。”{6}。人的生命亦然,重复着以往循环。陈思和教授认为不存在着一个纯粹的民间文化形态:“它既然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主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7}民间必然接纳国家意志对文明影响,但同时也滋生出相抗衡、消解苦难、追求自由自在的理想的文化品格,所以,民间,它既包容污秽、苦难、野蛮,却又有着顽强生命力。为了让读者意识到旧传统道德力量的无处不在,鲁迅在《故乡》《社戏》后面部分同样描写两幅令人烦躁不安的社会生活景观,与前面如诗如画的民间自然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社戏》中有三幅充斥喧嚣的看戏图,地点分别是北京和赵庄,代表了弥漫着伦理道理文化气息的大都市和城镇,人“满”“挤”“红红绿绿的动”令人神志迷糊。这种民间社会景观(看戏图和重逢图)和上文仙境般的民间自然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十几年后的重逢,令“我”“寒噤”,中年的闰土仿佛一个迟钝的木头人,精神风貌的变化更令人悲哀:让儿子磕头喊“老爷”,说到孩提事,却道是“是孩子,不懂事”,把希望寄托在“香炉和烛台”(神灵)上。月下刺猹的小英雄已荡然无存。自由盎然的生命被旧文化和社会风俗所轻而易举地否定、枯死,旧的传统伦理文化打破人的天然的自由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谐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筑起了“高墙”。鲁迅后来在其杂文《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序”和“理”的强制下,中国的“照相师”(礼教的代言人)把中国人一个个定格成“驯良、拘谨”,一副“死气相”,“没出息相”。正像把活泼灵动的少年闰土“定格”成“木偶式”的中年闰土一样,少年双喜和少年水生们也将会被“定
格”成木偶式的中年双喜和中年水生们,读者在《故乡》和《社戏》意象的感动下,获得的是深切体认关于传统伦理文化与人类精神现象的理性升华。
三
鲁迅体验思考着这种畸形的国民性格而深感悲哀,因此,他要呐喊反抗,给国人指出了一条改变可悲现状的途径,那就是呼唤“野气”的回归,即“立国先立人,救国先救人”“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8}”。其中“踔厉”之意为“精神振奋”,也即“野性”“野气”之义也。所以鲁迅在《故乡》《社戏》中反复地描绘了那富于诗美的月夜划船图和月夜刺猹图。如《故乡》结尾处再次呼应开头描绘了“海边的沙地”“金黄的圆月”,
并且引发出这样的启示:“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社戏》也含蓄地道出了作者对“野气”的热爱:从地点的变化来看,从北京、赵庄到平桥村,前者为充斥着“序”和“理”伦理文化的社会民间形态,后者即为民风古朴的自然民间形态;前者拥挤喧嚣,后者清爽宁静。文中写道:“我”走出“冬冬”“”作响的戏园,逃到“夜气很清爽”“沁人心脾”的户外乡野大自然,其心情顿时由沉闷“昏昏然”,而转化为清爽惬意,仿佛回归净土之感觉。鲁迅从他丰富人生体验中悟出保持“野气”——独立个性与人格的珍贵,并把此悟化为文学描写形象地传达给读者。鲁迅后来在致萧军、萧红的信中,曾告诫对方不要故意改掉自己身上的“野气”{9}。“山野”即不受传统伦理文化所熏陶的民间文化环境,如《社戏》中的平桥村,《故乡》中野外的西瓜地,这是鲁迅在民间乡野的土地上寻找的可以让人性自由释放的寄托之地,更重要的是,它借乡野以表达自己的“发扬踔厉”之气的思想意念,从活泼自由的下层民间乡野生活中看出并揭示美的感受,从而说明真正的人的价值,在于对生命自由、人类本性的向往与追求。
上海大学教授王光东在《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一文中道:“中国现代文学中存在的三种主要民间理念:即启蒙文化视角下的民间观,与政治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的民间观,从民间立场理解“民间”的民间观”,“从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看民间,更多关注的是民间的愚昧无知、腐朽麻木;从政治革命立场出发所发现的,可能是民间社会蕴含的现实斗争的巨大力量;从民间价值立场看民间,看到的更多是民间所蕴含的自由精神以及对他们自在生活逻辑的尊重和理解。”{10}依据此点来看,从《故乡》和《社戏》中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景观的描写,可清楚洞察到鲁迅对民间文化的立场和态度:如果说看戏图和重逢图体现了鲁迅作为启蒙思想家、革命家对民间的立场,那么月夜划船图和月夜刺猹图则体现鲁迅对民间和谐文化形态重塑的渴望。所以文末一再出现清新美好的图画——野外的西瓜地、野外的少年。
综观《故乡》《社戏》文中的景观描写,它们又更深刻地体现了鲁迅为代表的现代知识分子对民间态度的复杂性:当他们从启蒙立场理解民间时,对民间持二元态度,既强调批判民间的愚昧,又吸取和肯定民间蕴含的积极和健康成分。这种二元态度,带来了他们理论和小说的两种民间世界,即自由自在的自然民间形态和愚昧麻木、等级森严的社会民间形态,如月夜划船图和看戏图的对比,月下刺猹图和重逢图的对比。作品中出现的两种民间形态,实际是从启蒙的不同视角认识民间文化的结果,前者寄托了启蒙者的社会理想及对民间文化部分内容的认同,后者在现实层面深刻感受到民间文化形态中包容落后的传统封建文化内容,民间文化的两面性交织在一起无法简单分开。鲁迅站在复杂的民间立场,一方面从下层民间自然生活中看出并揭示出美的感受,另一方面则又觉察民间的道德意识的不合理性,站在民间文化的立场上写出人类的乐观与情义、坚强与纯净,以及生命的自由意识,蕴含了丰富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
{1}{8}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48,53.
{2}{5}{7}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12,13.
{3}{10} 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164.
{4} 孙郁.20世纪最忧患的灵魂[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3.
{6}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7.
{9} 鲁迅.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十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79.
作 者:覃勇霞,硕士,广西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地方文学、影视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