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寻根的精神突围

2013-04-29 00:44:03崔琳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3年6期

寻根文学是新时期历史转型中声势最为浩大的文学思潮。历史转型是新时期文学诞生的文化语境,然而,和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相比较而言,寻根文学才真正在历史转型中实现了文学的转型。在经历了对伤痕的深切抚摸、悲剧的深刻反思、改革的热情关注之后,作家们从政治思维惯式中抽离出来,把目光投向更加遥远的历史,并以文化话语与审美之维实现对政治话语的转型。回到1980年代的文学现场,追问历史转型与寻根文学的深层结构到底存在怎样的关联对研究1980年代的新时期文学非常重要。在寻根文学思潮中,韩少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他是公认的寻根文学的倡导者,从他的文学观可以窥见寻根文学的整个创作理念。崔琳的《文学寻根的精神突围》从重拾传统与现代性想象、文学的自我突围、文学的现代性突围三个方面对文学寻根的精神突围做了深刻分析。滕腾的《寻根文学的寻父意识》从父性的现实失落与历史追寻、寻父与寻根的精神同构、寻父情结的民族精神三方面对寻根作家的寻父意识进行独到论述。牛婉若的《寻根文学:民族寓言的现代性叙事》立足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民族寓言的想象和建构、集体无意识的探寻与表达、现代叙事的神秘与荒诞中观照寻根文学的特点。曲玲的《文学寻根:知青经验的成长追忆》从物质的贫乏、被挤压的爱情、错位的价值观三个维度揭示知青身份、知青经验在寻根文学中的特殊性。张枫的《韩少功的“寻根”文学观》辨析寻根文学是现代性还是反现代性,揭示寻根文学在中西碰撞中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辨析它是文化寻根还是文学寻根,探寻从闭锁的文学困境到开放的小说公园的新思维;从拒绝主义与流派审视韩少功超越寻根的“寻根”文学观。郝丹的《魔幻的“根”与“根”的魔幻——莫言“寻根文学”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聚焦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文本实践,阐发其魔幻现实主义的具体表征。这六篇文章在历史转型的文化视域中分析寻根文学的深层结构与创作主体的心理结构,拓展并丰富了寻根文学的研究空间。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吴玉杰

摘 要:1980年代中期,中国作家在经历了对“文革”精神创伤的狂热揭露与深刻反思后,又遭遇新的挑战,即传统文化断裂与西方文化冲击合谋下的现代性危机,“文学寻根”的潮流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应时而生。寻根作家们努力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来建构一种可以沟通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写作,以实现文学的自救与突围,他们的这种努力也确实促成了文学在摆脱意识形态笼罩后的多维度突围。

关键词:“文学寻根” 自我突围 现代性突围

1980年代中期“文学寻根”热潮的兴起,可谓其来有自,并非突然。这一时期,作家们在经历了对伤痕的揭露、悲剧的反思、改革的描写之后,逐渐沉淀下来,开始努力回归文学本身,思考如何接续中国传统文化,并在传统文化中寻求立命之根。另外,随着文化领域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造成了众多国人的盲目崇拜,但是一些冷静者却注意到对西方文艺思想的横向植入,难改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落后地位,而恰逢此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获得“诺奖”,这无疑给处于焦虑中的中国作家带来莫大的鼓舞与希望,他们开始注意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始试图在历史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平衡中找到自己的立命之所。基于此,寻根文学重新拾起自“五四”始出现断裂的民族文化传统,将探寻的目光纵向伸入民族历史的土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寻根”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反省,更是借传统文化资源来完成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现代性”想象。

一、重拾传统与现代性想象

中国的寻根文学本是以重拾传统来反拨“现代性”话语权威,为何又会出现对于“现代性”的想象,揭示这一悖论需要从寻根文学产生的背景环境说起。20世纪80年代,中国虽然已经开始了现代化进程,但是在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与西方社会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这就造成了中国作家的集体焦虑,并且此时他们仍然处于国家话语权威下的现代性进程之中,因此他们提出的回归民族传统文化以寻求文学之“根”,其目的是为了使文学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而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观照也必然是以现代意识为基点的。另外,“文革”后,中国当代文学的单一与落后已经被许多眼光敏锐的作家所发觉,他们努力寻找使中国文学摆脱贫困的道路;此时大量西方文学思想的涌入,使他们有机会放眼世界文学之林,狂热地模仿与学习。但是在经过盲目的模仿学习阶段后,“寻根”作家们发现生硬地移植西方文学形式,并不能实现与世界文学的平等对话,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寻找文学的立足之“根”势在必行;同时他们还发现要实现与世界文学对话的目标,也不能将西方文学一概否定,而是要借鉴其有益的观念与形式。也就是说,“寻根”作家们“一方面接受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同时又试图对抗‘西方中心论;一方面强调文化乃至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又拒绝任何的复古主义和保守主义”①。他们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悖论中曲折前行,进行着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世界性想象。

“文学寻根”的潮流虽然时间短暂,却取得了足以永载文学史册的辉煌成绩,其以丰富的理论建构与厚重的实践成果实现了精神突围。

二、文学的自我突围

文学的自我突围主要指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局限的自我突破,包括文学理念和艺术形式等方面。我们都知道,尽管“五四”时期曾提出过“科学”与“民主”的口号,文学有过短暂的相对自由的创作期,但是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由于战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文化专制统治等需要,中国的主流文学一直被政治所绑架。“文革”结束后,虽然文学开始重新关注“人”、关注社会问题,但是仍然停留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叙述话语之内,直到“寻根文学”的出现,文学才开始显示出自觉摆脱浓重的主流意识形态色彩,回归文学本质的渴望。这种渴望从寻根作家的创作理念、主题取向与艺术走向等方面均可看出。

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中写道:“作家们写住房问题,写过很多牢骚和激动,目光开始投向更深的层次,希望在立足现实的同时,又对现实进行超越,去揭示一些决定民族发展和人类生存的谜。”②在这里,他指出“寻根文学”超越其他文学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是“对现实进行超越”,主动与主流意识形态疏离,而寻根作家们的这种对现实的“超越”从题材方面来说,便是放眼民族传统文化,关注地域、民俗文化题材,如由此形成的以韩少功为代表的“湘楚文化派”、以贾平凹为代表的“商州文化派”、以李杭育为代表的“吴越文化派”、以冯骥才为代表的“津味小说”等。

在艺术走向方面,寻根小说也突破了原有的小说叙述模式与手法,将幻想、神话、寓言等因素融入创作之中,使文学走出现实主义的桎梏,艺术性大大增强。这里要着重提及的便是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随着莫言成为中国人期许已久的“诺奖”得主,该作品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可以说莫言的获奖,《红高粱家族》功不可没;但是换个角度说,莫言的获奖也可以看作是对“文学寻根”的一种肯定与鼓舞。我们都知道,莫言文学创作的灵感及很大一部分资源都来自其家乡——高密东北乡,《红高粱家族》也是以此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展开,并且在这部小说中莫言运用了强烈的感觉描写、多视角的叙述方法,并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使当时的中国文坛耳目一新。可以说《红高粱家族》是寻根文学的一部极具代表意义的作品,并且其也在某种程度上对文学寻根给予了肯定。

寻根文学在文学观念、创作题材、艺术形式等方面均可以视为对其之前文学潮流的“超越”,这种“超越”正如有评论家所指出那样:“他们所说的‘超越至少含有两重意味:在艺术内容上‘超越单一的政治性内涵,在艺术形态上‘超越独尊的现实主义成规。”③因此,从内容与形式的方面来说,寻根文学确实是实现了文学的自我突围。

三、文学的现代性突围

“文学寻根”不仅是对文学的突围,而且是对现代性的突围。“现代性”与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学紧密相连,因此要研究寻根文学,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现代性”;关于这一概念,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对之加以阐释。但是关于“现代性”的本质还是可以概括的。“‘现代性就是要摆脱古典,使现代成为‘现代的性质,使其不断追求的‘现代成为时代的价值标准,本身就以‘历史转折、态度变化的方式成为认识现代性的基本内容。”④“文革”后,中国进入“新时期”,实现现代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这样的主流权威话语影响下,中国文学也必然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使命,寻根文学当然也没能逃脱这样的命运,但是其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寻找文学之根的理论主张与创作实践中对现代文明弊端的揭露,又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历史反思,具有反现代性的性质。如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致力于从自己熟悉的地域、民族文化中寻找文学的出路,着力描写原本闭塞的商州地区,在现代文明侵袭后淳厚质朴的民风的消失,人们在变得聪明的同时也变得冷漠了,商州的开放在带走愚昧的同时也带走了朴实的人性。如有学者所说:“人是逐渐进化,逐渐实现自身的自我完善,社会也当然地向高度的文明发展。多数人以为,人的进化与社会进化是绝对成正比的,但实际上,这进化中存在着危机,智力的进化与体质感情的退化,不能不说也在成正比。”⑤贾平凹等寻根作家的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印证了这一观点。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性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在这种情况下,“寻根文学”对于现代性的反思与质疑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寻根文学”不仅实现了摆脱意识形态笼罩后文学的多维度突围,而且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文化热”的潮流,借助文化的力量使文学摆脱政治的束缚,实现了文学审美的回归。此外,文学寻根还极大地促进了自“五四”以来出现断裂的传统文化的重建与复兴,完成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虽然由于寻根作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暧昧与两难,导致了这一文学思潮的迅速落潮,但是文学的寻根却可以说是一个永远未完的话题。

① 蔡翔:《有关“杭州会议”的前后》,《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② 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③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④ 张立群:《先锋文学的现代性突围》,辽海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

⑤ 容少晖:《对寻根文学的再认识》,《中山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 蔡翔.有关“杭州会议”的前后[J].当代作家评论,2000(6).

[2] 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4).

[3]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立群.先锋文学的现代性突围[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2.

[5] 容少晖.对寻根文学的再认识[J].中山大学学报,1988(3).

基金项目:教育部“211”工程项目“社会转型期的文学与文论”子项目“国门大开与文学寻根”;2012年辽宁省教育厅重大人文社会科学专项项目“历史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想理论研究”,项目编号:ZW2012007

作 者:崔 琳,辽宁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