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
报载,河北省平山县两河乡两河村的两所幼儿园因生源问题产生矛盾,一家幼儿园负责人伙同他人用注射器将毒鼠强注射到酸奶中,并将酸奶和拼音本等物装在一起,于4月24日放到了通往另一家幼儿园的路上,两名女童捡到后误食死亡。警方迅速侦破此案,5月1日,疑犯杨文明、史海霞因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被刑拘。
我们可以从本案中清晰地看到,这起恶性竞争引发的投毒案,简直可以说是农村各种社会问题的集大成:贫穷、留守儿童众多、基本公共服务缺乏以及道德的沦丧。
这就是当下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农村。实事求是地说,很多地方、很多人仍然没有脱离贫穷,也是事实。更加不堪的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并没有同步,或者说,原有的社会生态被打破了,而新的社会生态却没有建立起来,于是一个社会赖以良性运转的基本规则与基本机制缺失,种种乱象便如野草般丛生。
作为社会最核心、最基本的单位——家庭,在当今的农村社会,被活活地拆散了,于是全国产生了五千八百多万的留守儿童。本案中两名不幸去世的孩子,就是留守儿童。如果他们跟父母一起生活,悲剧或许就可以避免。由一个个不完整家庭组成的社会,怎么说也是不正常的。更为可悲的是,有的人此刻在为这两名女童的命运而嗟叹,而彼时,却为了既得利益,跳起来极力反对清除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的障碍。
传统的农村社会,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有自己的公共生活、公共利益、公共服务以及公共道德。孟子“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的描写,固然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也不可否认具有写实的一面。然而在以家族为核心的传统共同体瓦解之后,原先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消失,而政府与社会又没有及时地填补这一空白,公共服务因而严重缺乏。两女童的悲剧,与此不无干系。
更令人痛心的是道德的沦丧。传统的共同体也有着维护公共道德的功能。我注意到,两名凶手与受害者的母亲,都是同村人,其中一位还跟受害者的母亲是小学同学,本应是“出入相友”的共同体成员,却成了施害与受害的对立双方。没有共同体的约束,再加上市场经济下利益的驱动,公共道德瓦解,一些人的道德底线已经降低到不能再低的程度。可怜的村民们,还未享受到市场经济的福利,却先遭受了市场经济下道德滑坡的荼毒。
这起恶性案件,令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农村的残破,这里所说的残破不完全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更多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农村需要重建完整的、良性的社会生态。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向农村注入更多的资源。农村的衰败,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城市的成长,资源过度地流出。因此当下城市反哺农村,是正确的选择,但不能总是停留在口号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