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江
如今,“动手操作”已成为组织教学时经常采用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诚然,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的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效性还亟待提高。
一、明确操作活动的教学目标
笔者曾观摩了一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可能性》一课,其中有这样一个操作活动的案例。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掷骰子走地图的游戏吗?
生:玩过!
师:好的,今天我们再玩一回好吗?
生:好!
师:我们把全班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定为“红队”“蓝队”“黄队”,每个队选一名代表上前来掷骰子,看看哪一队先到达终点。
红队代表先掷骰子。红队的学生都兴奋地喊道:“六,六,六……”而其他两队的学生却争相喝着倒彩:“一,一,一……”热闹非常,就这样一个队一个队地轮流着掷着骰子。大约经过五分钟的时间,终于蓝队到达了终点,游戏暂告了一个段落。
师:好了,刚才我们一起玩了掷骰子的游戏,这一轮是蓝队胜了。如果我们再玩几轮,那么是不是一定还会是蓝队胜呢?
生:还是蓝队胜!
生:不,是红队可能胜!
……(争吵了一会,才被老师强行压住。)
生:不会哪个队一定能胜的,三个队都可能会胜。
老师非常高兴,好像抓到了一根救命草,赶紧问:“为什么?那每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呢?”
生:因为骰子上的1~6每个数字向上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所以三个队的掷骰子获胜的机会也是相等的。每个队获胜的可能性分别都是三分之一。
师(终于松了口气):“说得太好了,请为他鼓掌!”
这个案例看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可是其中出现的一点小小的尴尬,不禁让我们反思: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感受到这种游戏规则中可能性是相等的吗?可能性的几率问题必须要在收集较为丰富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得出这种几率是否相等。而上述操作活动中只通过一轮的游戏结果,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可能性几率是相等的,所以要加以改进,应该通过多组同样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分组掷骰子,记录每个数向上的次数,这样可以方便快捷地收集到较为丰富的实验数据,然后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可能性几率的问题。所以操作活动不能盲目地“动”,而应考虑其目的。
二、调动操作活动中的思维参与
笔者曾听过《认识三角形》一课(研究三边关系):教师拿出一根3厘米长和一根5厘米长的小棒,问学生:“如果老师想给这两根小棒再配一根小棒,使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应该配多长的小棒呢?”还没让学生去思考,教师就让学生从信封里依次拿出1~10厘米长的10根小棒,按顺序分别与3、5厘米的小棒围一围,观察哪些长度的小棒与3、5厘米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些不能。最后再讨论交流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关系。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只是一名操作工,一点也不用动脑筋,没有自己的思维参与,导致操作活动价值的缺失。
如果其稍加改动,操作会更为有效:当教师提出“应该配多长的小棒”问题后,让学生多猜想几个长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猜想的长度在纸上记下来,然后再用小棒围一围,去验证自己的猜想,看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当实验与自己的猜想出现冲突时,学生会主动地去思考原因何在,由此探究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关系。
动手操作并不是简单的“动手活动”,而应该伴随着数学思考,努力把外显的动手活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关注数学的本原,回归数学的本质,使动手操作充满思维的力量。这样的动手操作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三、发挥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的创造性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学习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了,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呢?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好,下面我们就来动手试试。然后就指导学生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最后教师根据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种操作活动只是根据教师的提示完成相关的操作动作,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笔者也看过同样一课成功的案例:
师:“刚才我们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种方法对较小的平行四边形还比较适用,但对于较大的平行四边形,如: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操场等等,如果还用‘数的方法,你们感觉会怎么样?”学生都说很麻烦、不实际。这时候,学生就都有想找到一种通用的方法的欲望。教师问:“我们能否不改变平行四边形表面的大小,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呢?”学生想操作的欲望非常强,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地进行动手操作,通过剪、拼等各种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再交流研讨两个图形间的关系并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由于发挥了学生操作时的自主创造性,学生转化图形的方法也比较多。这样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使操作活动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