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3-04-29 19:15李思娟
新课程·下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实用性探究式教学趣味性

李思娟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趣味性;实用性;兴趣

一、创设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如,在学习《关注三角形的外角》这节课中,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足球比赛中的视频,学生惊异于本节课竟然和足球赛有关,兴趣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了。紧接着提出问题:将球传给B处的球员还是C处的球员?选择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学生学习完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后,就可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了,从而发现数学也和生活息息相关,进而诱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增强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无论是概念背景或例证,还是应用题内容的选择或练习题的设计,都应注意贴近实际,富有趣味性。如,在学习《打折销售》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周末和家长一起去商场,亲自感受打折销售这一活动。由于有了之前的亲身经历,学生上课时兴趣极高。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所学内容。可见课堂教学不应是单一乏味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寓教于乐”,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使得学习内容既有趣味性,又有实用性,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吸引力,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和学法,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下,教法和学法更加的灵活多样。如,在学习《池塘里有多少鱼》这节课时,我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将池塘模拟成口袋,将池塘里的鱼模拟成口袋里的棋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来估算口袋里黑棋的数量。首先在组内探究实验原理,达成一致后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最后打开口袋验证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在组内明确的分工下,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实验,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知,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形、声、光结合起来,生动、形象、鲜明、感染力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通过结合形象的画面来讲解,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学习《黄金分割》这节课时,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将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古希腊巴台农神庙、达·芬奇的旷世名作《蒙娜丽莎》、维纳斯女神雕像、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等精美图片配上音乐展示出来,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他们惊叹于数学中原来也有美,并且数学中的美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上完课后学生还兴致勃勃地找我讨论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黄金分割”现象,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授学生以“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促使其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见解,这些见解如能得到及时的赞扬和鼓励,学生就会有莫大的成功感和自豪感,这些积极情感反过来又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时,学生掌握了勾股定理的基础知识后,如何灵活运用就成为学习的难点。我与学生一起将运用勾股定理的题型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可以用勾股定理直接求出第三边,另一类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以及另外两边的关系,将勾股定理与方程的思想相结合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掌握了这样的方法,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而充分体验了在学习上取得的满足感,进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源于其学习成就感,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提高其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王明志.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激发[J].丹东师专学报,1999(04).

猜你喜欢
实用性探究式教学趣味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