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 波
摘 要:教师要通过一些尝试,优化语文教学。
关键词:学生;语文教学;优化
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冲击着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些旧观念,也对小学语文教师本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提出了挑战。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以学论教”,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新课程以创新的思路和方式,冲破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树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面对新的课程理念,作为教改第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适应新角色呢?这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认真领会课改理念
认真钻研新课改标准,领会课改理念,并灵活、科学、有效地渗透在教学实践中。要达到目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知识、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位的基本能力。这对教师要求很高,所以不能满足于已有的知识,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要这样才能驾驭当今新型学生,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引导学生贴近生活
生活实践是灵感的来源,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有所感悟,写出的文章才能动人、深刻,离开生活实践的思想是苍白的、空洞的,所以,必须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一方面,努力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借助国内外发生的事情,以及电视、报纸中的一些新闻,使之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引导他们留心身边的人和事,注重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努力挖掘生活的内涵,通过发现、感悟,为自己积累更多的写作材料。同时,结合阅读教学能力使学生把作家感悟生活的真谛化为自己的东西,并从中揣摩,学会一些感悟生活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观察、体验、感悟生活的兴趣,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大部分图文并茂,内涵丰富,一篇篇文章都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画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好素材。因此,要求教师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创造性因素,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例如,学习《穷人》一课时,桑娜抚养西蒙的两个孩子,我让学生设想:十年或二十年后将会怎样?学生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有的学生想到几年后,孩子都死了,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也有的同学想到:在桑娜的抚养和培育下,孩子都长大成人,给桑娜以回报;还有的学生想到,为了西蒙的两个孩子,桑娜舍弃了自己的孩子,或卖或死,有力地批判了沙皇统治的黑暗,赞扬了桑娜善良美好的品质等。通过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在发展语言中发展思维,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鼓励学生乐于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创设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疑点,创设问题的情境,让低年级的学生乐于探究呢?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画家”一般指的是人,而课文中的“画家”指的是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些动物为什么会当“画家”,它们是怎样画的?一系列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惊奇,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样设疑生趣,创设悬念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很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使整个教学过程纳入变有疑为无疑的解疑轨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自己想学。
五、设计开放性作业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但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创造者还应具有合作精神。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吸取营养。如,学了《院子里的悄悄话》一课后,我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进一步了解车轮的三个作用;学了《火烧云》一课后,让学生利用傍晚时间观察火烧云的变化,并根据自己的观察写一篇观察日记;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六、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的产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实施教改和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需要;是加强教师备课程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从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以来,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优化了整个教学过程。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往往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受年龄、知识、心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有时难以突破这些问题。传统教学中,对这些重点、难点内容,常常花了很多时间、精力,还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今,在教学中,把难以理解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信息,更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原理源于蝙蝠,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为此,我们可以制作课件,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总而言之,一名好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心目中的“英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认识到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