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2013-04-29 00:44刘振林
课外语文·下 2013年2期
关键词:全词下阕原词

刘振林

【摘要】宋代词人苏轼,豪放派。他的词作极具男性风格,大气磅礴,意气奋发,是青少年世界观形成时期的楷模之作。继《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后,他的又一经典作品《江城子·密州出猎》出现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北宋王朝重文轻武,国力渐弱,经常遭受强辽和西夏的侵扰。神宗八年,苏轼时任密州太守,一次偶然的围猎活动,激发了作者少年时期就有的立志报国的豪情壮志,诗作一挥而就。从语文教学角度而言,拟以反复吟读为主,通过朗读——译读——背读——写读等四读环节,全面深入学会这首词。同时,掌握一词四读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朗读(体验情感);译读(领悟情感);背读全词(积淀情感); 写读全词(升华情感)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陶冶爱国情操。

2.品味粗犷、豪放的语言风格。

3.掌握吟诵欣赏词的技巧方法。

二、教学重点

掌握古诗词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想

朗读——译读——背读——写读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抢答导入

他是谁?

他和他的父亲、弟弟都是著名的散文家,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我们已经学过他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我们常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来劝慰受挫折、有痛苦的人;常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话别远方的同学朋友。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二)朗读全词(体验词人的情感)

1.朗读的核心是理解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源于文本的字里行间。为此,分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①请划分词的朗读节奏。

②词的上阕、下阕各写什么?

③“狂”字表现在哪些方面?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④“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怀?

⑤文中运用三个典故,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⑥你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让小组成员议一议 。

预设结果:

①节奏划分示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②上阕写狩猎情况,抒发少年人的豪情狂态,下阕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

③一狂:出猎而须“报”知人民跟随去看。二狂:看而须“倾城”。三狂:猎必射虎。四狂:自比孙郎。表达了词人潇洒豪迈感情。

④表达了词人豪放开朗的心胸。

⑤“亲射虎”展现了词人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有美少年的狂气和豪情;“遣冯唐” 以魏尚自喻,“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2.交流讨论结果(预设结果)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①学生甲朗读,乙评价。

②学生乙朗读,甲评价。

③全班齐声朗读。

(三)译读全词(领悟词人情感)

1.把词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一、三小组翻译上阕,第二、四小组翻译下阕。

译文预设: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2.有感情地朗读译文和原词。

A.第二小组学生朗读上阕原词,第一小组学生朗读上阕译文(要求:①朗读时,一句原词一句译文。②两小组朗读情感要保持一致。)

B.第三小组朗读下阕原词,第四小组朗读下阕译文(要求同上)。

C.第四小组学生朗读上阕原文,第三小组朗读上阕译文(要求同上)。

D.第一小组学生朗读下阕原文,第二小组学生朗读下阕译文(要求同上)。

(四)背读全词(积淀词人情感)

理解是背诵的基础,规律是背诵的效率。

1.寻找背诵规律

提示:词的押韵情况

2.根据押韵情况,试着背诵。

3.有感情地背读全词

A.个别背读全词。

B.齐声背读全词

(五)写读全词(升华词人情感)

1.词的内容,依靠丰富的想象,在原词句的基础上增加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尤其是充实细节描写;保持原词的情感;计时写作,提高写作效率。

写作示例1:

老夫我今天姑且要又像少年一样的疯狂,顽皮了。我于是决定去打猎,我骑在马上。让左边的侍卫牵着一条凶猛的黄犬,右边的侍卫用手向上托着一只苍鹰,看那苍鹰健壮的身体就可知它捕猎的厉害了。在我身后跟着一群穿着汉羽林军的服装的将士,大家一块儿骑着马飞奔,走过的地方因为人太多所以把地上的灰尘都卷得满天飞舞,谁也看不见谁。

为了报答全城人出动的情义,所以我决定要像孙权射虎一样射一个。我喝了一些酒,胆子也突然变大了,心里想虽然说我鬓边添了一些白发,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派人来让我回去再做贡献。我拿着弓,把它拉得满圆向着敌人的方向射去。

写作示例2:

雪停了,太阳的光芒终于穿透厚密的云层,洒在了白雪的土地上,金色的光芒射入了密林之中……

忽而,强劲有力的马蹄之声划破了林子的寂静。渐渐地,声音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响亮,以至于惊飞了树上的鸟儿。极目远望,一群骑兵正在山冈上策马狂奔。洋洋洒洒,气势非凡,如闪电般迅速,如霹雳般惊人。细看,领头人正是太守!他剑眉入鬓,目入朗星,虽已两鬓斑白,但依旧英武豪迈,意气风发。头戴锦帽,穿着貂皮裘,苍鹰停在他的右肩上,黄犬跟在他的左边,与马并排飞跑。他握紧缰绳,注视着密林,活像一位将军,神采奕奕。队伍后面不远处,全城人都出来了。他们有说有笑,都来观看太守狩猎这一盛事。

寂静的密林顿时活跃起来。太守回头望了望百姓,心中不免感动万分,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心中坚定了信念,决不能辜负他们的盛情。一定要拿出当年孙权马前射虎的胆识和气魄。想到这里,他拿出弯弓,向猎物射去。“嗖”的一声,猎物应声而倒,紧接着连射三箭,箭无虚发。士兵、百姓无不拍手称好。他乘兴又同士兵一起射了许多猎物,将这些犒赏了三军。

暮色将至,天空泛着一抹橘黄。士兵们觥筹交错,好不热闹。可他却端着酒杯,望着国都,感叹到:什么时候朝廷会像冯唐赦免魏尚一样,将我重用,让我建功立业呢?正在这时,偶见天空中飞来了一群大雁,他突然释怀舒畅,一饮儿尽,笑道:“大雁飞来,定会有飞回日。”

夕阳下,马蹄印仿佛被拉长,一直向国都延伸……

2.评改:让完成写作的学生相互交流评改。

3.推荐并展示优秀作品。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

5.诗词学法小结:朗读(体验情感) →译读(领悟情感) →背读(积淀情感) →写读(升华情感)

(六)课外作业: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儿狼”一句,写成短文。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虽然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甚远,但只要理念先进,方法新颖,也能让学生受益匪浅。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精心导入,诱发学生兴趣。

通过设置抢答题形式导入新课,新颖别致,既温故,又引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和方法。本节课,在朗读、译读和写读等环节上都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注学习进程,并给予适时的指导,甚至作为一位参与者直接介入其间,启发学生的思维,矫正合作中的偏差,帮助合作者获得学习收获,展示合作成果。这样,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和习惯就会不断成长成熟。

3.注重学习方式的引领与学习技能的训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词四读”这种学习诗词的方法,是本节课教给学生的核心东西。一节课仅学一首词,其目的就在于此。其次,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技能均得到了训练。

4.十分巧妙地引导“背读”,极为创新地设计“写读”,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对词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同时,拓展延伸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并试图让学生在精品咀嚼中陶冶情操,思索人生,构建完美人格,接受文化滋养,培养全面素质。

(责任编辑:龙大为)

猜你喜欢
全词下阕原词
访杜甫故里有感(外一首)
思念的五月
三姐妹
不吹不黑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当成语中的“心”变成“薪”
半阙词
说“长”道“短”
完形填空微技能导练
梅花引•荆溪阻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