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笑妍
相比于服装行业的转型与沉思,中国饰品行业的发展形势颇有点一枝独秀的味道。近两年正是饰品业摘掉“加工类”和“服装附属品”的帽子转向品牌化运作的“春天”。CHIC饰品馆也通过对未来行业形势的预判,做出了各种变革:引进“边缘化”品类,拓展多元化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中外交流。
饰品行业的上扬style
“今年饰品馆从馆外迁到了主场馆里,有80多个品牌参展,其中特装展位达到40多个。”CHIC饰品馆负责人张志强说,“随着消费者时尚观念日趋成熟,配饰与服装的完美搭配已经成为他们着装的主要关注点,配饰行业也开始做自己的品牌。开专卖店、挑选商场中的好位置、参加展会,今年饰品企业表现得很积极。”
“2011年首次参加CHIC的效果极好,甚至突破了我们的预期,所以今年我们的场馆面积从原来的70平方米扩展到了307平方米,我们对CHIC和品牌都很有信心。”哇咔(天津)服饰有限公司发展计划部经理郭玫介绍说,“公司2008年创立了哇咔品牌,经过两年的市场考察,2010年,品牌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哇咔将自己定位为内衣界的快时尚品牌。秉持快时尚的“设计”、“速度”和“价格”三大核心竞争力,在近两年时间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哇咔的快速更替制造出了一种饥渴消费模式,为品牌创造了更多商机。仅2011年,品牌的店铺数量就从十多家增加到了50多家。也获得了国内主流商业企业如万达集团、凯德集团、大商集团等的高度认可。
“现在是服装行业的销售低迷期,然而却是我们品牌的上升期。但良好的势头并没有使我们盲目冒进,现在我们正在逐步提高店铺的质量门槛和产品供应链的优化整合。”郭经理说,“这次CHIC上307平方米的展馆布置将以一比一的实体店铺模式装修,展现出哇咔最真实的一面。”
多元化合作初展蓝图
“按照以前的办展思路,像香水、购物袋这种‘边缘化品牌,我们都会拒绝,但今年有好几家品牌参展。”张志强说,今年品牌的多元化引进是饰品馆的一大亮点。香水生产厂家广州芭蒂希亚有限公司今年将第一次带着自主品牌芭蒂希亚参加CHIC。其参展目的不仅是推广品牌,更是谋求与国内服装品牌的合作,巴蒂希亚想把自己在国外学习到的经营理念与国内市场进行一次对接。
“如今,国外一线服装品牌生活体验馆的经营模式已经比较普及,各大品牌纷纷推出自己的副产品,如鞋、包、化妆品、香水等,以丰富品牌和店铺的形象。”张志强说,芭蒂希亚预判国内也将兴起此种发展思路,此次参展就是为了测试国内对香水的认可度,看是否能达成此类合作意向。
今年同样第一次被引进的品类还有购物袋。在大众的认识中,购物袋是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产品,而今年首次参展的几个购物袋生产厂家则在材料、技术和设计上推翻了这一原有印象,企业意图以新颖的形象谋求更大的经营格局。
海外品牌分化参展
CHIC饰品馆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国外品牌增多,不论是国外的直营品牌还是中国的代理机构,今年的参展热情都空前高涨。“以往国外品牌大多是以国家为单位抱团参展,集中在海外馆里。而今年随着国外品牌对中国市场和CHIC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他们渐渐发现在中国的合作机会非常多,所以开始进入各专业展馆,这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张志强说。
国外品牌来中国的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化,摆脱了试水心态。张志强说:“今年饰品区的国外直营品牌有七八个,占总数的十分之一。”
青岛中远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今年将带来三个品牌分别是:加拿大的帕扎(PAJAR)、意大利的杜德(DUDE)、巴西的哈瓦那(havaianas)。其中,哈瓦那人字拖鞋已亮相中国一、二线市场,从北京、上海、大连到广州,哈瓦那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王云霞表示,这是他们第二年参加CHIC。
“中国市场对国际品牌的接受程度很高,尤其是对高价位品牌的接受度比我们预期的要高很多。”王云霞说,“公司所在的分行业大环境非常好,有利于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所以公司对未来的投入有着巨大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