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蔚
危机下利润“受阻”
在2012年的现实情况面前,鲁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确实碰到了成本上涨过快、市场竞争激烈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了企业的效益。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90年代末期即在A、B股上市发行,鲁泰这22年的发展,可以说有着太多值得同行企业学习和借鉴的一面。据悉,鲁泰所生产的产品85%销往日本、美国、欧盟、中东、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自主品牌的高档色织面料出口率达70%,出口市场份额占全球市场的15%~16%。2011年,鲁泰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6.8亿元,出口创汇完成7.49亿美元,利润总额10亿元,且仍在呈逐年递升趋势。
但在2012年,这个规模以上大型企业,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公司总经理科技助理、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建祥给了记者这样一组数据:在生产经营状况方面,2012年鲁泰国外订货量和产品库存,与2011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鲁泰生产产品的平均销售价格比2011年下降了10%;产品所用主要原材料的购进比2011年减少,而且其价格以及最终产品盈利方面,减少了10%以上。
忧患意识谋发展
基于20多年在国内外市场上的良好品牌影响,以及近年来卓有成效的新产品创新开发基础,在经济危机到来之际,鲁泰的日子倒也并不难过。
张建祥告诉记者,虽说现在市场需求整体不足,但是在口碑和质量前面,鲁泰的产品不存在卖不出去的情况,而且订单的数量也没有下降。“2012年,我们工人到岗情况比较稳定,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面前,我们甚至在根据需求继续招工。但现在用工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行业共性问题也不能小觑,为了避免在这方面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已经在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自动化程度,争取少用工,同时还在向国外转移生产能力,减少劳动力成本上涨所带来的部分压力。”张建祥介绍道,“在税收方面,我们的压力也不大,作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方面享有减免10%的优惠政策,相比较同类企业,在税收压力方面我们是有明显优势的。”
他说,鲁泰对新产品开发非常重视,每年的研发费用约占销售收入的3%,且还在不断增加。而且,鲁泰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通过科技创新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不断完善产业链结构,实现了整条产业链的低碳生产控制。从1997年至今,鲁泰在色碱回用、PVA回收、液氨回用、中水回用及染色节水等方面共开发节能、环保新技术100余项。十余年间利润增长10倍,污染总量却下降了一半。一上一下,一增一减,鲁泰变革了传统企业粗放式增长模式,如今,已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新鲜尝试做品牌
品牌是一个企业生命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在发展过程中,鲁泰就确立了“世界一流,百年鲁泰”的远景目标。
以良好的品质做基础,领先的研发做支撑,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形势下,鲁泰倾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让更多的人感知到鲁泰的品牌文化,让“鲁泰格蕾芬”这一具有中国创造和创意特色的精品服饰品牌来改变人们的着装方式。
“创新”和“服务”是鲁泰品牌运营的重要支撑和源动力,也在推动着鲁泰整个品牌的发展。在2012年10月底的上海秋冬季面辅料展上,鲁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时尚秀,令人印象深刻。在这场秀上,参加走秀的并不是专业的模特,而是在鲁泰工作的普通员工,这种用普通人彰显面料的多元性和时尚感的做法,其实就是鲁泰在2012年激烈的市场中,打品牌、走品牌路的一个创新之举。
张建祥在介绍鲁泰这场秀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这场秀的演绎方式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选择。我看过很多的时尚秀,那些秀虽然华丽,但是却脱离现实,很多服装都是穿在模特身上才好看,观众也通常把这些服装当成艺术品在欣赏,并不会把它当成一件商品买回家。我们选择这样的展示方法,就是要让普通人也穿出属于自己的时尚感。”
争取把握话语权
鲁泰以振兴中国纺织为目标,旨在把纺织做精、做强,抱着这样的想法,已经兢兢业业地做了二十余年。
在张建祥看来,纺织行业必须完成转型升级,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
“所以我们鲁泰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发展规划。一方面,继续做好产品创意设计,争取流行时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两型化企业的发展号召,努力构建‘低碳时代的‘低碳经营模式,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通过科技创新逐步实现产业升级,不断完善产业链结构,实现整条产业链的低碳生产控制。”张建祥说。
根据他的预测,2013年,无论是在出口方面、还是内销方面,纺织服装市场都将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但是在任何时候,危机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他表示,首先应该保持信心,继续增加研发投入,并适时推出一些更新、更具差异化的功能性的面料,脚踏实地地创造实实在在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做到审时度势,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步伐,使得企业在2013年走的更平稳,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