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楠
一、激趣铺路,引发写作
1. 难度适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在给学生制定写作目标时,不同年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难度要适中,一、二年级为“写话”练习,以课堂教学为凭借,以日常生活为源泉,让学生放胆地写,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图画代替,等学生有了兴趣,可以写一句完整通顺的话后,再适当地提高要求。三、四年级的小练笔可以是片段练习。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投搞,参与班级征文活动,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在班级墙报上或作文选中出现时,那开心、自豪之情无以言表,从而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写作兴趣。
2. 优化评改多鼓励、少批评。优秀的作文自然老师批阅起来很开心,然而一部分学生的习作像是“流水帐”甚至“不堪入目”。对于这样的习作,教师大多是训斥一顿,返回去重写。其实仔细阅读品尝一下,会发现其中也有优秀之处,或是一个好词,或是一个恰当的引用……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作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既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习作不“畏写”,从而提高作文能力。教师的评语也应多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和尊重学生的想法,千万不要一盆冷水浇灭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习作指导生活化,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1. 抓好时机引导习作。在我教一年级时,这天下午间操过后,我正拿着粉笔讲字的占格,却发现几个男孩儿伸着头向窗外望,此时我生气极了!一阵轰隆隆的雷声,我不禁从窗外放眼望去,天暗了下来。“要下雨了,孩子是发现天暗了才向窗外看的”。我心中暗想。于是转念一想:何不带孩子们一起观察要下雨时天气的变化?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天气变得如此暗了吗?我微笑地问。“要下雨了,”孩子们小心翼翼齐声地回答。“要下雨了,外面的景象有什么变化?”学生听我这样一问,都纷纷得站起来向窗外望,有几只小手举了起来。“刚开始天空还很晴朗,不一会儿,乌云就来了,还刮起了大风。”一个孩子站起来说。“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我及时地表扬了他。其他学生一听我表扬了他,就都积极地把手举起来发言,我班的于洋说:“这叫乌云密布”。听他一说,我赶紧让同学给他掌声。这时举手的人更多了。“老師,我知道刚才晴天的时候可以说是万里无云。”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把要下雨前的景象说得很完整。孩子们说话间雨就下起来了,我紧接着让孩子们观察下雨时的景色,有了刚才的表扬,孩子们说得更起劲了,就连我们班平时语文课上最不爱发言的孩子也急得不得了。什么“倾盆大雨,瓢泼大雨,黄豆一样的雨点”都从孩子们的口中一一道出。雨下了大概有10多分钟,乌云渐渐散开了,雨渐渐停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刚才下雨时的所见所闻。
这时,我问“谁能把刚才同学们说得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景色连起来说一说,孩子们一个个把手举得老高。这让我感觉到孩子潜力是无穷的,足以震撼大人的心!
2. 亲身体验引导习作。小学生年龄小,对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思考能力。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起点低、程度低。老师让他们写话,有的孩子只能写一句。学生不会写的原因主要是不会观察生活,对生活缺少感受和体会。这就需要加强指导,告诉学生怎样去观察生活,并且不断地帮助他们,让他们睁开眼睛把大自然的一切都装进自己的心里。我就带他们到校园里去寻找,去发现。于是我想到了带领同学们一起做一次水生豆芽的小活动,起初我并没有告诉同学们活动结束后要完成习作任务,只是让大家第二天把黄豆带来,学生们充满了疑惑。第二天,先让他们观察带来的黄豆并说出他们的样子,有的学生摸一摸,闻一闻,有的甚至还用牙齿咬一咬。接着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开始了水生豆芽的活动,孩子们先观察水生豆芽的过程,然后用“先……然后……又……最后”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生豆芽的过程,只见孩子们瞪大眼睛观察,争先恐后地说。
3. 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进行习。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有查阅书报,还有上网、调查、访问等。搜集资料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在写作方面对学生也有很大的帮助。如何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选取精华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也是写好习作的重要环节。小学生对事物了解的少,知识面窄,有些时候就要进行查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