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麟芝 都兴宙
摘 要:“的个”连用的情况在近代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本文将对“的个”连用的例文进行分析整理,阐述二者连用的条件,并对“的”和“个”的词性和意义进行判断。
关键词:“的个” 语助词 近代汉语
“的”“个”无论在近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都很高,历代学者对二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笔者在查阅近代汉语白话文学作品时发现多处“的个”连用的情况,这一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系统分析,厘清“的个”连用的性质、意义等问题,希望为近代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一些材料。
经过系统检索,我们发现在近代汉语白话文作品中,“的个”连用有603处(除去重复),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的个”+谓词性成分
“的个”后加谓语动词或主谓短语。
(1)洞中有三个妖精:大的个名辟寒大王,第二个号辟暑大王,第三个号辟尘大王,这妖精在此有千年了。(《西游记》91回)
(2)慌的个张姑娘连忙双手护住,说道:“姐姐,动不得!这是我奉过公婆吩咐的!”(《儿女英雄传》29回)
(3)喜的个铁公子心花都开,因说道:“这水小姐也不是个女子,听她说的话,竟是个大豪杰了,我就去也不妨。”(《好逑传》6回)
例(1)中“的”用在形容词“大”后构成“的”字短语,作主语。例(2)(3)中“的”相当于普通话的“得”,谓词性成分作补语。三例中的“个”,没有实际意义,应为语助词。
二、“的个”+名词性成分
近代汉语文学作品中“的个”加名词性成分的情况十分常见。“的”的用法可以大致分为三种,而“个”的词性则需要依照名词性成分的有定和无定来确定。
有定和无定是一对重要的语法范畴。黄南松认为:“宾语有定、无定,还需作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说宾语所指无定。……如果某个句子的宾语所指在发话人看来是特定的、可以与其他所指相区别的并且他预计对受话人来说同样如此,我们便认为该宾语所指是有定的,如果不是这样,便是无定。”简单地说,名词性成分对说话双方而言有明确的指代对象就是有定,反之则是无定。
任永军在《论近代汉语“个”前“一”的隐现问题——以<醒世姻缘传>为例》(2011)整理了《醒世姻缘传》一书中“个”的使用情况。该文章将在“的”后出现的“个”看作是隐省了“一”的量词。
(4)如此待了这们几年,你妗母陪嫁的一个丫头,叫是小荷香,你大舅就合他偷上了。(《醒世姻缘传》44回)
“一个”作为量词短语在汉语中只有不定冠词的作用,即不能用于有定的宾语前。例(4)中宾语是“丫头”,说话者知道这个人,但是听话者却不知道,所以宾语是无定的,用“一个”限制,“个”是量词。但是不能说每个“的”后出现的“个”均为省略数词“一”的量词。
(一)“的”为结构助词
(5)(虎怪)厉声高叫道:“你是那里来的个猴和尚,敢在此间大呼小叫的做甚?”(《西游记》20回)
“那里来的个猴和尚”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是”的宾语,“的个”用在动词“来”和中心语“猴和尚”中间,“的”是强调动作地点的结构助词。虎怪虽然面对着“猴和尚”,却不知他从哪来,因此宾语所指不明确,“猴和尚”为无定,“个”为量词。
(6)行者看见道:“和尚,你穿的是什么衣服?”和尚见他丑恶,道:“爷爷,不要打,等我说。这是我们城中化的布,此间没有裁缝,是自家做的个一裹穷。”(《西游记》36回)
“的”是用在动词和名词之间的结构助词,强调动作的施事者。“一裹穷”指穷苦人穿的简陋的衣服,明确指代和尚身上穿的那件,为有定,因此“个”不能看作为量词,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语助词。
(7)再说,你也是大高的个汉子咧。(《儿女英雄传》5回)
“的”在描绘型定语和宾语之间,为结构助词。“汉子”是成年男子代称,不能确定具体某人,所以是不定的,“个”可以认为是省略“一”的量词。
(8)安公子说:“哪,哪,我的手还捆在这里,怎的个走法?”(《儿女英雄传》6回)
“怎的个”在《儿女英雄传》中集中出现70余次,意为“怎么、怎么样”或者“什么、什么样”。
在近代文学作品中还发现了“怎的(地)”的用法。
(9)列公,天下事最妙的是云端里看厮杀,你我且置身局外,袖手旁观,看后来这位安水心先生怎的下手,这位何玉凤姑娘怎的回头,张金凤怎的撮合,安龙媒怎的消受,那作书的又怎的个着笔!(《儿女英雄传》22回)
这句话里同时使用了“怎的”“怎的个”,意思上都是“怎么、怎么样”。前面四处都是“怎的”,最后一个并列的分句中用了“怎的个”,可见“个”在这里是语气助词,有延长语气的作用,给读者一种神秘感,让人期待。然而我们还发现两处“怎么样的个”的用法。
(10)(鸳鸯)谁收在屋子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但是一时怎么样的个死法呢?(《红楼梦》111回)
综上,“怎的个”“怎的”“怎么样的个”后加宾语,意思相似,“怎”意为“怎么样”,“的”为结构助词,“个”是语助词。
(二)“的”表示完成,相当于普通话的“了”
《汉语大词典》收录“的”:14.用在动词后面,犹今言“了”。
(11)我与赵保这样不明不暗,总算是件丑事,再说他杀的个尼姑,心地太狠,不如趁着他没在此处,我用凉水把卢珍灌醒过来,听听是什么口气。(《小五义》185回)
(12)想那六軍不发原是为国家大事,才弄的个“君王掩面救不得”。(《红楼梦影》6回)
(13)哪里晓得他是用的个金蝉落马计,一枝梅见薛文耀来得切近,出其不意,便从马腹下翻起,一刀直向薛文耀挥去。(《七剑十三侠》83回)
三句宾语均不能明确指代对象,为无定。例如尼姑是对归入佛门的女子的称谓,指代一群人,并不能确定赵保杀的是哪一个,因此“尼姑”是无定的,“个”为省略数词的量词。
(三)“的”表状态,相当于“着”
《汉语大词典》收录“的”:13.用在动词后面,犹今言“着”。
(14)飞云子道:“此中变化,言之不尽,便是云某说来,也是略言大概。总之,它按的个东南西北中的五行,由五行按八卦,分了生死门户,临时破敌,在先将众人派定,某人破何处,某人在那个方位,指示明白,随后方能前去。……”(《施公案》430回)
“按的个”就是普通话的“按着”,“东南西北中的五行”作为专有名词,是有定的,因此,“个”为语助词。
(15)赶到背后,见章琪行李上,扣的个小蓝布包袱,口中大叫道:“那挑行李的,为何将俺寄在庙里的小包袱偷了来?往哪里去?”(《粉妆楼》38回)
(16)手中拿的个字简道:“奉姨奶奶之命,叫先生即刻拆看。”(《七侠五义》95回)
(15)(16)两例中“小蓝布包”和“字简”代表的范围很大,并不能明确它们的指代对象,因此它们是无定的,“个”应为量词。
另外,近代文学作品中还有“他娘的个”“他妈的个”“他娘的”“他妈的”的情况,是现在普通话和很多方言仍在使用的詈语词,可以用在动词和名词之间,或为可独立成句的叹词,表达气愤的语气。
(17)太太笑道:“……就是那个丫头,也是他娘的个拐棒子。”(《儿女英雄传》44回)
(18)我瞧他那个大锣锅子,哼哼哼哼的,真也像他妈的个“元宝猪!”(《儿女英雄传》32回)
(19)那客人道:“可不是个借据!他却拿老子的性命抵钱用了,这不是放他妈的狗臭大驴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97回)
(20)华忠说道:“他娘的!这点道儿赶不上,也出来当奴才!大爷不用着急,靠我一个人儿,挺着这把老骨头,也送你到淮安了。”(《儿女英雄传》3回)
前三例用在谓语动词和宾语之间,后一例“他娘的”作为一种人们共同使用的叹词出现,四例表达意思相同,因此“个”为补充音节的语气词。
三、结语
近代文学作品中较常出现“的个”连用的情况,本文从句子结构和后加成分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发现“的个”后可加名词性成分和谓词性成分。在谓词性成分前“的”可为助词或“得”;“个”为语助词。在名词性成分前“的”有三种用法,而“个”的词性的判定根据名词性成分的有定、无定情况来确定。名词性成分是有定的,“个”是语助词,反之则是量词。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3]钱乃荣.现代汉语[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任永军.论近代汉语“个”前“一”的隐现问题——以《醒世姻缘传》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蔺璜.试论宾语位置上名词性成分的有定性[J].语文研究,2006,(4).
[6]黄南松.论部分宾语的有定性[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
[7]陈平.现代语言学研究理论·方法与事实[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8]朱玉宾.“动词+个+补语”结构略论[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2).
[9]傅书灵.《歧路灯》中的动态助词“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6).
[10]米建霞.近代汉语通用个体量词“个”的历时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9.
(纪麟芝 都兴宙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