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训练策略谈

2013-04-29 15:41王静
关键词:体裁规律整体

王静

阅读既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又是使用语言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知识越多,越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如果说语文是体现教育诗性的优美诗句,而阅读教学则应是吟诵这优美诗句的美妙乐音。

阅读是有其自身规律的,掌握了阅读规律,就能够提高阅读能力,增进阅读效率。由于阅读者有不同的阅读目的、方式、习惯和定势,阅读的对象又是千姿百态,各不相同,因此阅读行为的过程不可能千篇一律,尽管如此,我们完全有可能去认识其中共性的带规律的东西。归纳起来,一般阅读行为的完整过程大体包括选择、准备、理解、整理、运用五个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过程,与一般阅读行为过程大体上是一致的,但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人们的认识规律提出的“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训练程序,是已经被证明的行之一些有效的规律和方法。它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既要把握整体,又要深入局部,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宏观微观,和谐统一。对此,在论述阅读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有这么一句话:“讲读课文要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这种“由总而分,由分而总”的教学顺序就是体现这一规律的。

怎样把握文章的整体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把握整体,要靠个人用心诵读,揣摩体会,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把握整体,没有固定的模式,应该因文而异,有的可以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入手等等。从文章固有的内容和特点出发研究全篇文章,是把握文章整體的基本途径。

下面介绍几种把握文章整体的具体方法。

1. 从文章体裁入手,把握整体。体裁是文章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文章构成的一种规格和模式,它反映了文章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阅读文章,可以从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和规律着眼,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比如记叙性文体,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部分组成,被称作记叙文的“六要素”。抓住这“六要素”进行阅读也就抓住了记叙文的“要点”,也就把握了文章的整体。再如议论性文体,一般都具有一种“三段式结构”,即引论、本论、结论,这三者被叶圣陶先生称为议论文的“精魂”。这三者有层次的展开,从而形成议论文的“基本模式”。阅读时把握了这一“基本模式”,就会很快从引论部分提取文章的“中心论点”,从本论部分找到为阐述中心论点所持有的论据和论证方法,最后将从结论部分找到全文的精髓和要点,最终也就把握了文章的整体。对说明文则要抓住文章所说明的特征来把握整体。不同体裁的文章反映事物的内容和方式均有差别,就是同一体裁的文章由于作者构思立意、表现手法、运用语言的不同,每篇文章又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阅读文章还要根据每一篇文章的独有特点来把握其整体。

2. 从分析文章标题入手,把握整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指出文章的内容范围,有的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的标题隐含着文章的中心思想,概言之,标题与文章内容总是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内在联系。凡是以文章的主体内容命题的文章,都可以从审题、解题入手,对标题从不同角度加以扩展。通读文章,注意对标题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全篇文章基本内容与特点的把握。但是应该指出的是,孤立地分析标题,望文生义,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分析标题要和通读文章内容结合起来,纵贯全文,掌握文章的脉络,理清作者的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对文章的整体有全面的把握。

3. 从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入手,把握整体。有些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往往跟作者的身世经历有一定的联系,有些文章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又是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只有弄清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为文的意图,准确地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借助于有关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时代背景等资料,也有助于把握文章的整体。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创设一个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当然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我相信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有许多高效阅读教学的模式涌现出来。

猜你喜欢
体裁规律整体
Adult bees teach their babies how to dance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巧解规律